作者:
zatti (you love Mozart)
2025-09-22 16:08:07所謂出家意味著離開家庭、親屬關係和俗世的職業,進入一個專門的修行環境。
可是看看我們的法師釋昭慧 她在大學任教、當系主任
也就是行政 教學 研究通通得做 還要加上繁重的社會運動
跟上各種社會議題 看一堆資料、新聞、認識一堆人,回應新聞話題,從事組織工作等等
怎麼不太像法師?
畢竟她還擁有法師的名號,有人知道她的daily routine是什麼嗎?
她還算出家狀態嗎?
註:
http://m.fodizi.tw/qt/qita/10217.html
何謂出家?
出家」是梵文「波吠爾野」(Pravrajv?)的音譯,也可譯做「林居者」,指離開世俗生
活、修沙門淨行,原為印度吠陀時代,婆羅門教的遁世制度,佛教興起後也沿用這種制度
。《增一阿含經》說:「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
釋迦弟子。」釋迦牟尼佛初出家時,曾發四個弘願:願濟眾生困厄,願除眾生惑障,願斷
眾生邪見,願度眾生苦輪。由此可見,出家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眾,佛教強調凡
是脫離家庭到寺院當僧尼者,都應以此四願為己任。從出家的性質劃分,有三種:
1、身心俱出家:身體住於山林寺院,是身出家;心裡不再戀慕世俗的五欲之樂,不計名
利的得失,是心出家;身心一致,安心樂道,便是身心俱出家。這是出家的正軌,也是出
家的本分。
2、身出家心不出家:身體住於山林寺院,但他們的內心與外表不一致,渴想著五欲享樂
,這是為了生活而出家,乃至為了社會的聲望與地位而出家。這是佛所呵斥的,卻又是末
法時代常見的一種。
3、心出家身不出家:這是聖位菩薩,他們身體不住於山林寺院,但心裡不再戀慕世俗的
五欲之樂,不計名利的得失。不過,這絕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也不是出家的
通軌,不能成為出家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