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三立
2.記者署名: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滴不進是你軟」教團批《中學性教育手冊》戲謔逼下架 教育部回應了
4.完整新聞內文:
全國中小學將於9月1日開學,但教育團體今(19 日)痛批教育部推廣的《中學全面性教
育教學指引手冊》內容偏頗,甚至出現「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滴不進是你軟
,滴在外是你短」等性暗示句子,質疑教材設計失當,呼籲教育部立即中止推廣。對此,
教育部則發布聲明澄清,強調推動全面性教育(CSE)的宗旨是保障青少年健康與權益。
手冊並非要求學生自我揭露,而是以新聞案例、生活情境引導思考,教師須引導辨識並非
鼓勵自曝隱私,另也提供研習資源強化教師知能。
教育團體今日上午開記者會強調,真正的性教育應回到「自我悅納」與「尊重他人」的核
心,協助學生具備風險覺察、拒絕技巧,以及延後發生性行為的能力,而非透過戲謔語言
與不具教育價值的設計「大膽談性」。他們檢視手冊共有十大缺失,一旦手冊進入校園,
恐導致隱私外洩、校安或性平事件通報暴增,並與國際間強調正向性與生殖健康的精神背
道而馳。
對此,教育部稍早回應,推動全面性教育(CSE)的宗旨是保障青少年健康與權益。手冊
並非要求學生自我揭露,而是以新聞案例、生活情境引導思考,教師須引導辨識並非鼓勵
自曝隱私,另也提供研習資源強化教師知能。對於外界批評課程鼓勵情慾探索,教育部回
應指引同時重視風險管理,例如保險套正確使用、法律責任討論及意願表達與溝通單元。
至於教材中引用的性暗示語句,教育部解釋,手冊係依 UNESCO《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
要》設計,引用學生日常可能接觸的資訊,目的是培養辨識能力,教師需依學習狀況選材
,避免誤用。影片僅作為引發動機的輔助,非唯一教材,手冊亦搭配衛福部統計及跨領域
教學,以確保科學基礎。
教育部指出,性教育課程不適合僅以分數檢驗,而是鼓勵多元、適性的評量方式,由教師
依主題與年齡設計。手冊並未與課綱脫節,而是依據國際綱要並融入十二年國教精神,強
調結合生活實踐,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針對「忽視風險覺察與拒絕技巧」的批評,教育部表示,指引第六至九單元均涵蓋相關內
容,透過討論與互動,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知識與能力。國際研究也證明,全面性教育不會
使青少年提前發生性行為,反能降低性病與非預期懷孕的風險。
教育部表示,感謝各界支持全面性教育,並承諾將持續以 CSE 八大核心概念為架構,廣
納師生、家長與社會意見,依照校園實務與在地需求滾動修正教材,同時加強教師培訓,
確保尊重隱私與專業守則,共同營造尊重、多元、友善且安全的校園環境。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06255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