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直噴馬執政22k多爛拉低薪資
說被22k害到
來我們來看看當年吃東西的價格
https://i.imgur.com/qdmgpf0.jpeg
福隆便當2009年55元
https://i.imgur.com/Et318Ay.jpeg
到了馬執政最後一年
60元
快8年只漲了5塊
我們就來比現在一個福隆便當多少錢就好
80元(另一家10月將漲到90)
https://i.imgur.com/qXnsbvl.jpeg
馬執政時若你薪水22k
但是你吃兩個便當110
過了8年你從吃110變成吃120
一日三餐你從330變成360
360x30=10800伙食費
這還是每一餐買2個便當,一天吃6個便當的情況下
現在2025年,幾乎吃的一年漲5塊
有個爛部長搞到缺蛋
一顆蛋本來加蛋8到10塊
被他害的現在都是加蛋15到20塊
還有垃圾側翼在那洗地說蛋本來就貴
現在一個便當動不動90到120
一個就等於2016年時的1.5倍
你光吃一個福隆便當,一天就要花240
如果是像我最上面講的買兩個
一天就要花480
一餐一個,一個月等於240x30=7200
一餐兩個 ,240x2x30=14400
這還只是單就吃,還沒算到喝跟房租或房價
而22k的政策本意是政府幫企業出22k
垃圾企業變成開22k,去怪馬九政策很爛根本沒道理
以實質購買力來講,單以便當來算,不計入其它通膨
我以55元漲到80來請AI試算
根據您提供的資訊,我們可以透過便當價格的變化來估算通貨膨脹率,並以此計算2009年
22K薪資在2025年的實質購買力等值。以下是詳細的計算過程和假設:
### 關鍵數據:
- **2009年便當價格**:55元
- **2025年便當價格**:至少80元(此處採用最低值80元計算)
- **時間跨度**:2009年到2025年,共16年(2025 - 2009 = 16)
- **2009年薪資**:22,000元(22K)
### 計算原理:
我們假設便當是代表性商品,其價格變化能反映整體通貨膨脹(這是一個簡化模型,實際
通膨可能受多因素影響,但基於單一商品估算較直接)。
購買力的變化可以透過價格上漲倍數來計算:
- **價格上漲倍數** = 2025年價格 / 2009年價格 = 80 / 55
- 此倍數代表2025年需要多少錢才能購買與2009年相同數量的便當。
### 計算步驟:
1. **計算價格上漲倍數**:
\[
\text{價格倍數} = \frac{80}{55} = \frac{16}{11} \approx 1.4545
\]
這表示便當價格在16年間上漲了約45.45%(即1.4545倍)。
2. **計算2009年22K在2025年的等值金額**:
\[
\text{等值金額} = 22,000 \times \frac{80}{55} = 22,000 \times \frac{16}{11}
\]
簡化計算:
\[
22,000 \div 11 = 2,000 \quad \text{(因為} 11 \times 2,000 = 22,000\text{)
}
\]
\[
2,000 \times 16 = 32,000
\]
因此,2009年的22,000元,在2025年的購買力等值約為**32,000元**(或32K)。
### 驗證:
- 2009年22,000元可購買便當數量:22,000 / 55 400個。
- 2025年購買相同400個便當所需金額:400 ? 80 = 32,000元。
- 這證實基於便當價格,2009年的22K在2025年需要32K才能維持相同購買力。
### 注意事項:
- **簡化假設**:此計算僅基於單一商品(便當)的價格變化。實際通貨膨脹應參考消費
者物價指數(CPI),涵蓋多種商品和服務。例如,台灣主計總處的CPI數據可能顯示不同
通膨率(2009-2023年平均年通膨率約1-2%,但2024-2025年數據尚未完整公布)。若使用
官方CPI,結果可能略有差異。
- **價格變動**:您提到2025年便當「至少80元」,若實際價格更高(如90元),則等值
金額會上調(例如,90/55 1.636倍,22K等值約36,000元)。反之,若通膨被低估,
結果可能偏低。
- **其他因素**:薪資成長、生活成本變化(如房租、交通)或經濟結構改變,也會影響
實質購買力,但此處未納入。
單就便當的通膨換算,當年22k的購買力等於今年的32k
你把房價房租都納進來只會比32k更高不會低
以一個便當90來算將會變成36k
馬執政好與壞
你看賴才幹一年就爛成這樣
還馬公道者必蔡英文
讓馬顯得像仁君者必賴清德
補上2024年受薪薪資 平均數 及中位數
https://i.imgur.com/cqFC3r0.jpeg
再補上2009年受薪薪資中位數
https://i.imgur.com/bJjffiG.jpeg
再補上2023年其實實質薪資購買力是下跌的
再算上房價飆漲帶動的GDP,你就知道房價物價漲的有多脫離現實
https://i.imgur.com/lbgi9CR.jpeg
覺得數據不對的可以自己上網查.......現在辜狗很方便
再附上房價漲幅
https://i.imgur.com/diVPLu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