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utmyass (灑利與爵克)
2025-08-12 18:15:04※ 引述《oldmangoes (喝一杯憂鬱的咖啡)》之銘言:
: 如題啦
: 文博會賣的那些所謂文創商品
: 鬼滅之刃賣的那些周邊商品 人物卡片
: 除了買回家擺著好看 拍照上傳炫耀外
: 到底有什麼實質功用?
: 跟風的行為 一陣子退流行後
: 這些無用的東西都會擺到生灰塵
: 佔位置 的垃圾
: 到底 買這些要幹嘛?
:
這樣說好了,
文化創意的東西本就非實用取向,
也不是立竿見影的解方,
要實用你應該去逛五金百貨或全聯寶雅,
文創不是消費來填飽肚子,
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水電修繕,
更不是求職升官的墊腳石。
但文化創意的好商品,
包含平面、立體實物,書刊或影像聲音,
這些富巧思、設計感的東西累積、散播開來,
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群人甚至一整個國家的美學和氣質,
刺激創意的發想、激盪,
小至生活用品、拍照繪畫的美感,
大至房舍街景、視覺設計的營造,
都與藝術人文息息相關。
我買過雷亞Cytus II的收藏卡和收藏冊,
那就像是重溫童年集郵的樂趣,
自己翻閱整理的過程也開心。
我買過芙莉蓮、保科宗四郎的模型,
閒暇時桌燈一打,拿出紙筆,
就能素描它的光影變化。
我買過國內圖文作家的LINE貼圖送小孩子,
也買了那小孩子自己手繪上架的貼圖;
我買了何蔚庭的七分鐘短片DVD,
拍出了自己的短片,
也和朋友進過水源劇場看四把椅子劇團演出,
寫了自己原創的劇本。
最近在漫展買了桂正和的新作,
雖然是短篇漫畫,
筆下人物、線條、分鏡、故事,
依然是令人驚豔萬分,
忍不住把小時候自己畫的幾本中二漫畫
又再拿出來溫習。
文化與創意內容,就好像地殼下的地函,
極為深層,緩緩蠕變,
蘊含著的對整個社會的推動力、改造力卻是無與倫比的。
端看人們如何去看待它、使用它。
當然有些高價炒作的商品不在本篇討論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