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yGirl 2025-08-04 03:33:31其實那個不是通膨15%
商品成本增15%售價會增加15%嗎?
還要算上滯銷成本
萬一漲了15%商品的銷售量標準差會上升
庫存成本也會產生風險
可能就不是漲15%了
還要再考慮到商品銷售的轉移
例如漲了15%原先想買就不想買了改購買其他商品
像是電影票漲了15%你可能就不會想看電影改去玩別的
葡萄酒漲了15%你可能還會考慮
加上庫存成本萬一漲到2倍可能就會有人不想買了
因為你還有錢所以漲個2倍你還會想買
有的人入不敷出葡萄酒漲個2倍他就會開始想到
葡萄酒有什麼好喝的?
就會改買其他飲品
產生了消費習慣改變
就會有季芬財產生
人的一生會經歷無數的消費習慣改變
從你小學零用錢到大學生活、交往後、工作後、結婚生子、搬家、生病、科技進步等等
很難說一個政策會不會導致國民的消費習慣改變
關稅後銷售量難以估計很難精算最佳售價、銷量和最大利潤
所以一次漲15%會很難估算也不像以往從1%慢慢漲到15%可以慢慢抓
只能說這種關稅調整已經超過傳統的國貿經濟學模型
幾乎是在比各國政府的業務能力
往往就是一個談了不愉快就產生了最差的關稅
數學模型完全無從解釋
※ 引述《newbrain ()》之銘言:
: 這次平均關稅大概猜15%
: 就通膨15%
: 但部份是賣家吸收
: 重點是台灣吃飯通膨超過50%
: 房子通膨超過100%也是過得好好的
: 而且通膨超過一年
: CPI基期就reset了
: 其實也沒那麽可怕吧
: 為什麼美股反應那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