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說
傳統的魚麵把魚漿跟面混合
所以有魚腥味
台灣人吃不慣
所以麵體改成用拉麵
魚肉分開煮
魚漿有腥味是你魚不新鮮才會有腥味吧
不然魚丸怎麼辦
而且這樣還可以叫魚麵嗎
怎麼不乾脆叫海鮮拉麵就好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209990
呂芳旗說,甘泉魚麵最早起源於中國武漢的魚麵,武漢魚麵將魚漿與麵混合,因有濃郁的
魚腥味,剛開始引進台灣時多數人都吃不慣,後來改良將日本拉麵、魚片分開烹調,湯頭
摻入咖哩、味噌調理,魚片則選用日本北海道深海的多麗魚,肉片細嫩鮮美入口即化,再
加上新鮮蔬菜調味,品嘗過的客人都讚不絕口。
※ 引述《nesibe (有容奶大)》之銘言:
: 如題啊
: 感覺10到15年前的甘泉魚麵還行
: 感覺桃園分店滿多的 中壢車站附近的更是學生聚集地 中原夜市裡印象也有一家 六日常
: 常滿座
: 麵條算Q 而且印象顏色偏黃的?
: 近年好多分店都變成白色普通細麵 口感變爛就算了
: 湯底感覺也越來越不行 實際料越放越少
: 應該最早可能也是粉
: 但現在可能更稀釋惹 粉我猜一碗量加到兩碗裡
: 稀釋又省成本
: 什麼時後變難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