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ur (英國研究真有趣)
2025-06-26 09:46:161.媒體來源:中時
2.記者署名:栗筱雯
3.完整新聞標題:玻璃瓶飲料「微塑膠」超乎想像 問題在瓶蓋!2動作牢記
4.完整新聞內文:
很多人選購瓶裝飲料時優先選擇玻璃瓶而非塑膠瓶飲料。然而法國食品、環境暨職業衛生
安全局(ANSES)日前發布的測試研究結果顯示,部分玻璃瓶飲料的塑膠微粒(微塑膠,
microplastic)含量是塑膠或金屬瓶飲料的5倍到50倍。這個結果令外界大感意外,研究
人員認為問題關鍵出在瓶蓋。
綜合美國《紐約郵報》、德新社(DPA)22日報導,法國ANSES食品安全實驗室針對法國市
售不同類型飲料檢測容器內塑膠微粒含量時意外發現,玻璃瓶飲料的塑膠微粒含量高於其
他材質的容器5倍至50倍,與預期結果截然相反。玻璃瓶裝飲料並不少見,可樂、汽水、
檸檬汁、茶飲、啤酒都有。
負責這項研究的是ANSES食安實驗室位於法國北部城市布洛涅(Boulogne-sur-Mer)水產
食品安全部門。研究結果顯示,所有飲料均含塑膠微粒,但玻璃瓶裝飲料的含量比塑膠瓶
、紙盒、金屬罐裝飲料更高。
法國食品環境暨職業衛生安全局最新研究顯示,玻璃瓶裝飲料的塑膠微粒汙染程度高於其
他材質包裝的飲料。
訂閱影音:
中時新聞網
僅葡萄酒汙染程度偏低
玻璃瓶裝飲料每公升液體平均找到約100顆塑膠微粒。每個玻璃瓶與塑膠瓶之內發現的塑
膠微粒,平均各有4.5顆、1.6顆。好消息是,以瓶蓋封裝的葡萄酒,塑膠微粒含量非常少
。相較之下,啤酒、檸檬汁與其他軟性飲料每公升的塑膠微粒含量分別為60顆、40顆、30
顆。
瓶蓋才是禍首
研究論文指出,團隊研判瓶蓋是主要汙染源,金屬瓶蓋有油漆塗料,「從飲料分離出來的
塑膠微粒,大多與瓶蓋的顏色相同,成分也與瓶蓋外層油彩相同」。研究團隊推測,飲料
倉儲、存放過程可能相互摩擦,產生了「肉眼看不見的細微刮痕」,這可能會瓶改表面產
生塑膠微粒,之後輾轉進入瓶內。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食品成分與分析期刊》(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開封前 先吹瓶蓋再沖洗
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確認飲料之中塑膠微粒汙染濃度,並評估容器或瓶身材質對於汙染程
度的影響。研究團隊並未調查毒理學參考資料,因此無法確認瓶中發現的塑膠微粒含量與
那些健康風險有關,但研究人員建議大眾購買瓶裝飲料飲用前,先吹一吹瓶蓋,然後用水
、酒精沖洗瓶蓋,這兩種手段能讓塑膠微粒汙染量減少60%。
《印度快報》報導,歐洲玻璃容器製造商聯合會(European Container Glass
Federation,FEVE)回應ANSES這項研究結果時強調,玻璃加工過程不會形成塑膠,飲料
的塑膠微粒通常來自於瓶蓋、封口等外部組件,尤其涉及金屬塗漆表面、內部塑料襯墊、
密封組件。FEVE強調,瓶內塑膠微粒與玻璃容器本身無關,而且玻璃不會與瓶內的食物或
飲料產生化學反應,玻璃瓶還可完全回收,不含有害添加劑。
塑膠微粒對於人體健康的全面影響還不清楚,但此前有研究表明與發炎、荷爾蒙失調、
DNA損傷、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和某些癌症有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625005203-260408?chdtv
6.備註:開封前,先吹一下再沖洗,免得吃進更多塑膠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