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oinoi (光羨慕是沒有用的)
2025-06-20 16:02:21跟考生講解一下獨招的邏輯好了
大家都以為考得好、所以分數高、所以排名前面、所以錄取。
台灣的教師甄選獨招可不是這樣玩的
這樣玩,萬一錄取到學校不喜歡的老師怎麼辦?
為了確保學校能錄取到想要的老師,
學校的做法是:先確定我要誰,再調整分數讓他變第一名,所以錄取。
要達成這樣的順序,勢必就要讓面試跟試教的占比非常高,這樣才能調整。
因為這兩個部分沒有正確答案、沒有成績複查,
學校想怎麼調整妳分數就怎麼調整。
相反的,筆試因為有正確答案、可以複查,且考生也大概知道自己考多少,
調整空間很小,所以學校通常不會在筆試這塊動手腳。
當然,硬要調整也可以,就是題目都出申論題就好了,一樣我要給你幾分就幾分。
還有一個做法是最後總成績不計算筆試分數。筆試只拿來篩選能進複試的人。
這樣學校就可以在進複試的老師裡面,挑一個最喜歡的,調整他分數,讓他當第一名。
讓筆試占比很小,或甚至讓筆試完全不占比,都有學校搞,反正目的都是一樣。
很多人都以為內定就是筆試都還沒考,學校就已經有想要的人了。
其實這種情況古早以前有,現在很少了。
學校還是最喜歡從一群可以進複試的老師裡面,挑選出他們最愛的一位。
挑選出最愛的一位以後,再調整他試教跟面試分數,讓他第一名錄取。
至於學校通常比較喜歡什麼樣的老師?
除了查水表要完全沒有負評以外,
基本上就看各學校要怎樣的,沒有一定,不過越新鮮的肝一般來說是越受歡迎。
性別年齡資歷都是學校要的,就一定是你錄取。
跟你試教、面試表現一點關係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