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烏山頭水庫開發掩埋場,抗爭十年惡夢重演

作者: AKATSKI (OUSAWA)   2025-06-12 14:25:58
烏山頭水庫開發掩埋場,抗爭十年惡夢重演,東山居民:誓死守護家園
上下游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22835/
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 2025 年 06 月 12 日
位於烏山頭水庫上游的台南東山區嶺南社區命運多舛,20 年前,業者在此開發「事業廢
棄物掩埋場」,居民抗爭十年擋下污染。如今有新業者買下土地,欲以「建築土方堆置場
」重新闖關。
業者為取得開發資格,昨(11)日進行現場會勘,因案場沒有法定聯外道路,遭區公所退
件。儘管危機暫時解除,但居民表示,該地位處水庫集水區,供應民生及農業用水及南科
淨水,為保護環境,將持續抗爭到業者撤案為止。
遭廢止掩埋場捲土重來 台南東山居民再掀抗爭
本次開發案場位於台南市東山區大埔段,為山坡地保育區內農牧及林業用地,預計開發面
積約 10.35 公頃,過去原為「永揚事業廢棄物掩埋場」(以下簡稱「永揚案」)開發場
址,預計掩埋灰渣、爐渣等事業廢棄物。
因業者偽造環評文件及居民同意書等,遭法院判處偽造文書定讞,成為全國首件因環評造
假遭判決的開發案,並遭撤案。該地幾經轉手後,由聚全營造取得經營權,更名為「東原
土石方資源堆置處理場」(以下簡稱「東原案」)申請開發。
開發案建築線需緊鄰計畫道路,本案不符資格
因開發需要申請「建築線認定」,昨日市府與業者進行現場會勘,釐清「東原案」是否具
備劃定建築線的資格。東山區公所農建課課長陳冠州指出,「永揚案時代沒有建築線規定
」,可直接進行開發,如今法規要求,建築線需依附在「計畫道路」或「現有巷道」上,
才具備開發資格。(註)
根據昨日現勘結果,「東原案」業者主張的道路不符規定。台南市都發局都市計畫管理科
股長葉文龍解釋,業者欲將案場聯外道路認定為「現有巷道」,然而,這條道路其實是
20 多年前「永揚案」施工時才開通並非市府認定的道路,不符標準。
陳冠州表示,除非業者願意將該巷道納入案場範圍,並直接銜接計畫道路,才有機會劃設
建築線。亦即,業者必需購買道路所有權,且將目前的林業用地或農牧用地變更為「特定
事業用地」,並通過環評審查,才能取得開發資格。
新業者申請土方場 里長質疑掩埋意圖
因應「東原案」闖關,昨日嶺南里里長陳慶銘召開記者會,除了有近百人集結表達關切,
東山區 16 里的里長也帶來合計上千份的里民連署書;隨後居民頂著 35 °C 高溫,齊往
開發案場外舉牌、陳情,誓言抗爭到底。
陳慶銘表示,6 月 2 日接獲公文,才知有新業者申請開發。他坦言公文來得措手不及,
市府也沒有事前告知,此舉「非常惡劣」。再加上業者並未出席現勘活動,僅指派規劃公
司參加「沒有溝通誠意」。
陳慶銘指出,場址接近烏山頭水庫集水區,且位處斷層帶,當年業者透過立法委員向經濟
部施壓,成功解編嶺南村水源保護區的身分,並藉由發放鍋具拐騙村民簽名,謊稱是參與
過環評說明會,村民事後才驚覺受騙。
全村花了十年抗爭,才把掩埋場擋下來,他也從 30 出頭的年輕人,如今冒出白髮,感嘆
若再要出面抗爭,「情何以堪」。希望藉由陳情、連署,呼籲台南市政府為里民的著想,
不可一意孤行。
針對新業者改為申請建築土方處理場而非廢棄物掩埋場,陳慶銘質疑,若只是一般土資場
,為何要選擇遠在東山山區的地點?而且全國事業廢棄物禁止掩埋,利益相當龐大,案場
地處偏遠,居民根本無法監管。
掩埋場恐污染灌溉水源,十年抗爭血淚史
「永揚案」自救會會長陳顯茂表示,掩埋場設置在水源區,不僅距離烏山頭水庫集水區僅
約 300 公尺,污水更可能直接排入灌溉水源龜重溪。
陳顯茂回顧,「永揚案」動工不久後,村民便在場內發現爐碴,懷疑早在填土階段便已掩
埋廢棄物。眼見家園將毀,他號召村民成立自救會展開抗爭。但永揚案有地方黑道涉入投
資,背後還有民意代表撐腰,甚至有記者遭業者威脅,沒有媒體敢報導。
即便如此,自救會仍堅持到底。寒冬中,他們在台南縣政府前靜坐 40 天,全村 260 人
分組輪班,24 小時不間斷,進行「馬拉松式靜坐」抗議。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永揚案」
,村民更徒步苦行,走遍台南 31 個鄉鎮,訴說烏山頭水庫將遭污染的危機。
直到台南社大等環團以及時任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陳椒華協助下,終於找到業者偽
造文書的證據,2011 年「永揚案」遭撤銷。陳顯茂感嘆,十年抗爭讓他遍體鱗傷,沒想
到惡夢又可能要重來!但他強調,已經守護下來的家園絕不會放棄,「如果要再拼十年,
我也不怕。」
業者恐嚇村長,老農誓死守護家園
陳顯茂的太太洪龍鳳表示,業者曾上門威脅陳顯茂,示意「左邊口袋裝了錢,右邊口袋裝
了槍」,逼他選邊站,讓一家人的生活承受極大壓力。她期盼台南市政府能言而有信,不
應讓已撤銷的掩埋案死灰復燃。
在這場長期抗爭中,村中年長的農民也表態堅決。88 歲的陳文夫至今仍會爬上龍眼樹採
摘,年年烘龍眼乾,家裡還種著酪梨。他說抗爭結束後這些年,日子過得平靜又幸福,怎
料又有人打這塊地的主意。他誓言以死抗爭,絕不退縮,守護這片養育他的土地。
同樣也是八旬高齡,盧何卻依然記得當年在寒冬中靜坐、苦行。前幾日聽到掩埋場可能重
啟,讓她十分憤慨,她說自己行動不像過去那麼方便,但如果業者敢來開發,「我會跟大
家作夥行」。
曾協助揭發偽造環評 陳椒華再挺東山村民
曾經協助揭發「永揚案」環評造假的陳椒華,當年兩度遭人刺破輪胎,甚至被鐵棍打傷流
血,後來都證實是永揚董事長教唆傷人,「我算是擋人財路,可見掩埋場利益多麼龐大。

根據當年的水文監測,該地區地下水將直接往烏山頭水庫流動,地表水則經龜重溪進入村
內,若掩埋場藏有有毒廢棄物,將直接威脅民生用水及農業灌溉安全;同時,水庫還提供
南科每天 6.4 萬噸的淨水,影響重大。因此,得知案子重啟後,陳椒華立刻發起連署,
「情感上、責任上,我都會盡己所能阻擋此案。」
紀錄片導演:抗爭是為了守護全台灣
曾以紀錄片《家鄉保衛戰》記錄嶺南居民十年前抗爭歷程,東山女兒黃淑梅不曾想過故鄉
居然會陷入同一場噩夢。她強調烏山頭水庫連接嘉南大圳,是灌溉雲嘉南米倉的生命線,
「我們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家園,也在為全台灣守住糧倉。」
黃淑梅質疑,如今營建土方內多含廢五金,更可能暗藏事業廢棄物,「根本是合法掩護非
法。」政府只將土地當成經濟開發的踏板、不珍惜國本,才會造成土地抗爭遍地烽火。
區公所當場宣布退件,環保局承諾「環評不會過關」
儘管開發案因不符合建築線規定,暫時被退件, 不過區長張政郎補充,依規定業者仍有
補件重送的權利,但他強調:「我們絕不希望東山未來的發展,因為這種設施帶來環境與
水源污染,盼市府嚴格把關。」
台南市議員李宗翰表示,環保局長曾對他承諾,若案件進入環評程序,「絕對不會通過」
。居民則立誓,若業者仍執意闖關,將不惜重啟抗爭,學者也已發起連署,請大家一起守
護烏山頭水庫。
註:「計畫道路」必須是市府規劃建設的道路;現有巷道則需通行超過 20 年,沿線至少
有兩戶門牌,且有居民設籍達 20 年以上,才能認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