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台灣的理由?就是為了錢」
華麗職業棒球啦啦隊背後的陰影
奧馬新聞 | 記者黃惠貞 報導
自從筆者撰寫關於職棒啦啦隊服裝爭議的專欄後,為了更深入了解當事人的立場,也訪問
了幾位現役與退役的啦啦隊員。他們不約而同指出,除了服裝暴露問題,待遇問題(如薪
資等)也亟待改善。這次的後續報導,將聚焦於由前啦啦隊員、現任及前任經紀公司人士
,以及球團相關人士所揭露的應援團勞動現實。
① 經紀公司之間的「報價戰」
「球團每年選擇啦啦隊經紀公司時,會採用公開招標制度,選擇報價最低的公司。所以啦
啦隊的日薪才會跟10年前幾乎一樣。」
曾經經營過啦啦隊經紀公司的A某表示,球團在與原有經紀公司合約到期後,通常會選擇
另一家「更具成本效益」的新公司來節省開支。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負責同一球隊的經紀公
司經常更換。
A某補充說:「2020年COVID-19疫情之後,曾有一段時間球團不再支付原本提供的編舞練
習費、服裝費等,可能是因為球團財務困難,首先就從啦啦隊的相關費用砍起了。」
然而,一位要求匿名的某職棒球團行銷人員則表示:「我們並不是無條件選擇報價最低的
公司。其實各經紀公司都有自己長期合作的球團,我們通常是為了保持延續性,會選擇熟
悉的公司繼續合作。」
② 啦啦隊員之間的「位置競爭」
待遇不佳的另一個原因是「供給穩定」。曾擔任啦啦隊約4~5年的B某說:「年紀更輕的
孩子們不斷加入,(因為需要與他人競爭位置)即使球團或經紀公司要求我們接受『熱情
工資』(低薪或無薪工作),也只能接受。」
由於想做的人太多,導致「無酬出賽」的現象頻繁發生。另一位最近因為待遇差而辭職的
前啦啦隊員C某透露:「經紀公司旗下啦啦隊很多,但比賽場次有限,日薪又低,大家都
想參與演出。有時經紀公司甚至會說:『想上場可以啊,但你要無償出賽。』這種話我真
的聽過。」
她補充道,雖然大多數人會反對這種不合理要求,但也有人為了提高知名度,被迫接受無
酬出場的條件。
同時,目前仍經營啦啦隊經紀公司的D某指出,這個產業裡其實存在「薪資上限」的概念
。他說:「想當啦啦隊的人很多,但這樣的結構對於沒有知名度的新人特別不利。你可以
把它想像成『薪資帽制度』(salary cap):知名度高的啦啦隊員進來,就得給她們比較
多的錢,而球團給的整體預算其實每年差不多,於是剩下的資源就只能分給年資淺、知名
度低的啦啦隊。」
啦啦隊員想出國發展,也是一種想擺脫這種惡性循環的掙扎。D某說:「啦啦隊員想去台
灣發展,都是為了錢。那邊待遇好太多了,還可以從印有啦啦隊照片的應援卡、周邊商品
等獲得額外收入。但要能去台灣,得先在韓國變有名。所以結果就是,有名的人可以去國
外發展、接廣告持續走紅,沒名氣的則是很快退出──這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
模糊不清的合約條款,也加深不安定處境
啦啦隊員一致認為,模糊不清的合約條款也是造成處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筆者實際取得
的一份經紀公司合約中,就無法明確判定啦啦隊是否具有「勞工」身份,也未明示每日日
薪金額。
「球團先要改變」─「不能只改善啦啦隊待遇」
要改善啦啦隊待遇,應該從哪裡著手?他們一致強調,首先要改變的是身為「絕對強者」
的球團意識。
前經紀公司關係人A某表示:「球團對待啦啦隊與整個應援文化的態度必須先改變。否則
受害的永遠是啦啦隊員。」
前啦啦隊C某也說:「如果球團能負責任地在選擇經紀公司時,挑選營運透明的公司,那
麼啦啦隊也會更有責任感、更加努力地工作。」
不過,某職棒球團的相關人士則坦言:「隨著最低時薪提高,球團的整體預算確實也有提
高,但要一次大幅增加實在不容易。」他補充說:「還要考慮其他職務的公平性。例如現
在啦啦隊的日薪比保全、安全人員都還高。雖然我們知道這樣的待遇仍算偏低,但也不能
只為啦啦隊調整預算。」
問題核心不是金錢,而是「優先順序」
歸根究柢,啦啦隊的待遇問題並非單純的「金錢問題」,而是「優先順序」的問題。如果
球團真的重視「球迷體驗」,就該從尊重與保障這些參與創造體驗的人開始思考。是時候
對撐起職業運動的無數「非選手勞動」投入更多關注與提問了:那張笑著的臉背後的結構
,現在這樣的運作方式,真的無妨嗎?
https://news.nate.com/view/20250516n28639
留言
1
「年薪都說能賺到五倍了,有誰不會去?為什麼要罵她們?」
2
「選手們如果給得更多也會去,那有什麼問題?」
3
「沒什麼好罵的,不過就是啦啦隊出國工作,國家又不會因此滅亡。」
4
「啦啦隊也想像藝人一樣紅,不需要我們擔心,少管閒事。」
5
「誰逼著她們做薪水低的工作了?大家都知道薪水低,還不是想翻身搏一把?聽起來好像
被逼著免費表演似的…」
6
「當然是為了錢啊!改善待遇?不如去找別的工作吧!最近看來啦啦隊都只是在搖屁股而
已,應援的時候也只在意鏡頭,以為自己是藝人一樣,真的好好地應援吧,呵呵。」
7
「誰拿著刀逼她們當啦啦隊的嗎?自己也知道這工作性質,想靠這行一炮而紅不是嗎?」
8
「靠匯率詐騙過活的島國。台灣。實際上還不如泰國和越南,嘖嘖。」
9
台灣有非常多人是為了看啦啦隊而去球場的,這也會影響到觀眾人數,所以啦啦隊薪資才
會高。
但我們國家大多數人還是為了看比賽本身去的,也有不少人覺得就算沒有啦啦隊也沒差,
那也沒辦法啊。
如果連最低薪資都拿不到的話當然該改善,但本來就是把啦啦隊當成一個成名的跳板而已
,這樣的情況下,球團也沒什麼理由特別去聽啦啦隊的要求吧。
10
我們國家去看棒球只是為了看啦啦隊的觀眾比例,大概連1%都不到吧。
反觀台灣,專門去看啦啦隊的比例相當高,所以連球場外的廣告包裝也是選手和啦啦隊各
佔一半
啦啦隊如果換隊,粉絲還會跟著換隊。
原來是為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