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ARUTO (鳴人)》之銘言:
: 〈沒有唐山媽? - 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 黃樹仁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93期 (2013/12) Pp. 1-47
: 第六、晚近基因研究顯示,原住民基因佔臺灣漢人基因平均比例很低。顯示歷史上
: 原漢通婚佔漢人婚姻比例不高。我們推論,臺灣漢人家族在臺歷代母系祖先中,確
: 實可能包含原住民,但原住民女性並非漢人在臺母系祖先的多數。
: 直接說結論好了
: 漢人與原住民通婚的比例低
: 而且清朝其實大部份時間還是允許攜家帶眷到臺灣
: 意味著你我他的臺灣漢人的母系祖先還是漢人居多
: 只有青鳥才整天吵自己是原住民的後代
: 但真原住民才不支持民進黨咧
: 所以別再幻想自己有平埔族血統了
農業基本上是一種高資本的資本主義行業
種子發芽到收穫需要半年一年,意味著你要收穫前足以有空吃一年的長期存糧
以現代語言意味:你至少要存款要有一年年薪
稻米是嬌嫩的高勞動行業,需要很多步驟不斷精心呵護
土地周邊有外族與別的競爭村社,要防盜,要防止水資源與公共資源的爭奪
開墾要和朝廷買墾號,很貴,小資出不起
這種高資本、重勞動的產業性質,表示沒有任何小資本散戶可以獨立完成
閩南人來台灣拓殖,是以宗族為單位(家族企業)
有能力來台灣拓殖的都是有錢家族,因為上述的高資本性質
這些有錢人經營的家族農業,會僱用大量的臨時勞動力
也就是所謂的「羅漢腳」
這些羅漢腳通常和有錢人簽訂勞動契約,等於當代的工廠外籍勞工
但因為氣候與勞動條件惡劣,基本上可以熬到勞動契約結束三不存一(三個會死兩個)
剩下的一個,要忍耐存夠錢,買到自己的土地,從此獨立成為地主,錢沒有亂花掉
然後要找得到對象結婚繁衍後代,基本上十不存一
所以台灣基本上所有本省人都是閩南有錢家族的後代
每一代的羅漢腳幾乎都會死絕,非常少人成功獨立,更別說找得到對象結婚
今日之所以大量「家道中落」成為平民,主要是因為閩南人的習慣法有弱點
沒有發展出歐洲與日本的「長子繼承制」
而是傳統自然的「家產平分制」或「家產隨便分制」
這種制度可以從數學簡單計算,就算成功開拓家業,富裕絕對不會超過三代
規模經濟的大農場極難出現
所以資本主義積累其實和長子繼承制有密不可分的隱密關係
只有這種民法習慣的才會搞得出資本主義
因此,閩南台灣的大家族,主要都是經商才有辦法在三代敗光家產前成為大家族
比如爭取樟腦開採的特許權
然後成為大家族後,三代以內,很快就會發生繼承權分家問題,高度不穩定
所以閩南人在台灣的擴張,和原住民平埔族是沒什麼關係的
「唐山」是台灣的有錢人對家裡「外勞」的稱呼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但是每一代唐山都幾乎會死光或自然絕育
然後每一代都會輸送新的外勞唐山過來
台灣的血統問題就是這樣,不用再扯原住民了
台灣本省人就是全部都是閩南人的後代與自然人口擴張
民族問題不用扯血統,很簡單,閩南人本來就不是漢人
閩南人屬於南島係百越,自古以來就是蠻夷,不是周天子那票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