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打詐新四法」讓假名人投資詐騙消失

作者: lycppt (清)   2025-05-04 11:19:59
自由時報
「打詐新四法」讓假名人投資詐騙消失 詐團換招「斜槓交友」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5/03/5031408_1_1.jpg
刑事警察局。(記者邱俊福攝)
2025/05/03 18:08
〔記者邱俊福/台北報導〕「打詐新四法」中要求社群網路平台,必須指定在台法律代表,
嚴格執行落實刊登廣告實名制,且配合限制瀏覽與移除下架後,猖獗的假投資名人詐欺已逐
漸消失,詐騙集團改偽冒知名金融公司、金融從業主管,斜槓到各大社群、各大新聞平台下
方留言,再以「藍字」可點選連結方式,介紹未投放廣告的粉絲頁,甚至用沒有出資廣告的
粉絲專頁,投放「Reel」短影片的限時動態設下陷阱;刑事警察局今天呼籲民眾注意此新詐
欺手法趨勢,避免落入詐團圈套。
刑事局說,張姓男子在網路遇見自稱券商業務經理網友,藉故攀談後加入私人LINE,不斷彰
顯自己金融專業身分,再招攬張男於網路平台APP買賣虛擬貨幣,結果傳送給張男的虛擬貨
幣APP平台,其實是由工程師在網路背後操弄假數據、假獲利與假出金的詐欺APP,意圖詐騙

所幸張男加入該假業務經理傳送的APP後,想起警政署曾推出的假投資廣告,發現自己的投
資情節與警政署「冷靜想想」防詐系列影片相同,因此特別於上班時間,打電話至券商查證
,發現根本沒有這名自稱韋姓的「業務經理」或職員,趕緊停止假經理的投資邀約。
刑事局提醒,此類詐騙手法,歹徒往往會扮演網友、投資顧問、客服人員等多種角色,並透
過不同LINE帳號與被害人聯絡,社群平台已成為詐欺投放假餌的主流,民眾面對吸引人的投
資邀約,特別是鼓吹「網路保密」、「限時限量」、「買到賺到」「保證獲利」、「超高報
酬」、「穩賺不賠」等各式吹噓話術,都要特別冷靜想想。
尤其是,誘騙民眾另加入LINE投資群組,填輸入資料及下載App,並指導民眾操作買賣股票
、期貨、外匯及虛擬貨幣等投資標的,一定是詐欺,被害人一開始也許真的可以提出現金,
但只要投入大筆金錢後,一定會遇到各種理由延遲出金與要求再投資,目的就是要騙取被害
人大筆金錢,民眾一定要特別謹慎小心。
☆民眾如遇同居關係暴力情形,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
助。☆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50314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