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在日胸腔醫分析「大S病逝2關鍵」:日本

作者: Juanr (肚臍丁)   2025-02-04 15:41:17
岔個題
我之前剛好真的在醫院做外國人來台灣醫療(我們叫國際醫療)
台灣的收費沒有收到什麼10倍這麼誇張
根據項目不同(手術費、麻醉費、耗材、護理、檢驗等等),沒健保的外國人(無台灣國籍、無台灣健保)的整體消費大概落在台灣人的費用1.3-3倍不等
*那種ABT 台裔美國人 只要有台灣身分證號就會被算成無健保國人,價格還是便宜一點的,不會再被加乘*
台灣其實推國際醫療很久了
久遠一點的從派駐醫療團到邦交國,到近期推醫療旅遊,大概有10年+歷史
在疫情前,中國大陸還可以自由行時,那時候真的接到手軟
不用特地申請醫療簽證,想要做個簡單的醫美、健檢
甚至人工生殖
都可以非常方便自由進出
加上東南亞華僑有一大票來台灣的死忠粉絲
東南亞國際醫療最興盛的是泰國,其次馬來西亞跟新加坡
前兩者價格非常具競爭性
泰國更是做到各種語言的翻譯都有
手術可以兩天安排完,然後就出院返國(聽其他病人講的)
新加坡相對貴很多
馬來西亞應該就是比較便宜
主要的客源有印尼華僑、緬甸華僑、柬埔寨華僑,越南菲律賓都有
扯個題外話,他們真的有錢到滿誇張的,而且我至今摸不透他們到底為什麼這麼有錢XD
我那時候有個緬甸病人,在三級警戒硬是要來台灣
在醫院隔離兩週(還是三週我忘了)
後來抱怨來台灣一個月就花了一百多萬
我怎麼算 她隔離的那段期間頂多花3-40萬
後來才發現根本都是去百貨公司買的:)
這個人愛台灣醫療偏偏又很摳
百貨公司幾十萬她完全沒意見直接刷
醫院收的錢錙銖必較
(我們的確有加乘,但實際加乘倍數很複雜也沒辦法細算給他,另外台北的醫學中心基本上都有默契
詳細的加乘倍數不會直接公告
而是會採用個案報價)
連藥錢都覺得被多收
堅持要醫生寫藥名自己去外面買
結果跑了好幾家藥局都買不到,乖乖回醫院買
另外緬甸的華人家庭非常可怕傳統(這是後話)
回到台灣醫療
台灣醫療目前各間的強項不太一樣
大家有興趣可以查一下
比如小兒肝臟移植,北榮就是權威
國際病人跑來問我們大概也會建議他去其他醫院(因為醫生不收我們也沒辦法繼續後續的動作)
長庚唇顎裂、質子治療也是賺很多
另外像生殖醫學,台北超多生殖診所,也都是大醫院出去的
主要病人來源除了中國(他們要取得醫療簽證)、港澳、美國、東南亞,其他大概很少特地飛過來
癌症治療說實在的我們沒比較差
癌症很看個人體質,而且病情惡化這種事情非常難預防
尤其很多病人到後面其實都是因為治療
營養不夠而身體虛弱
該有的藥台灣都有
新型的療法 細胞療法 昂貴的質子治療現在也至少有四間醫院引進
但癌症後期的狀況很複雜
治療常常是能夠幫忙續命 但可能沒辦法像一般人想像的直接cancer free
我跟同事們常打趣 有錢人就是要爭那幾個月續命 好分配遺產
我離開前有一位肺癌末期的越南病人後來回國後又多陪了兒子一年
(當初花了近200萬做細胞治療)
要說有效還是無效這很難講
但畢竟多爭取了一年的時間
但說這麼多
這麼好的醫療品質
真的是靠所有團隊成員的努力
不管是醫檢師(有的貴婦人就是要某醫檢師抽血)、放射師、護理師
甚至有病人為了台灣的早療環境
是特地從香港移民過來
但在醫院除了醫生以外
其他專業人員的待遇真的 讓人心死
年輕一輩的醫生也很多直奔醫美
大家真的要好好珍惜我們的醫院資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