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立陶宛總統大選 台灣代表處是否更名候選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24-05-11 07:58:04
1.媒體來源: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記者署名:
海青青
3.完整新聞標題:
立陶宛總統大選 台灣代表處是否更名候選人意見分歧
4.完整新聞內文:
時間:2024-05-10 11:52
新聞引據:採訪、LRT
撰稿編輯:海青青
https://i.imgur.com/lUvb00m.jpeg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AFP)
立陶宛將在12日舉行總統大選,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9
日報導,8名候選人受訪針對外交政策表明看法,在有關「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否應更名的提問上,目前支持度第
一的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a)和第二的獨立候選
人右派律師維格列(Ignas V都支持更名「台北」。支
持度位於第三的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monyt和前北大
西洋公約組織(NATO)助理秘書長耶格林斯卡斯(Giedrimas
Jeglinskas)則表達反對。耶格林斯卡斯強調,對中國低頭
將重擊立陶宛形象,此時更名更是一項特別有損的外交舉動

立陶宛此次總統大選有8名候選人參加,而立陶宛與台灣以
及與中國的關係一直是選戰辯論的熱門議題。各候選人在「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應否更名的議題上意見明顯分歧。
前北約助理秘書長耶格林斯卡斯
耶格林斯卡斯表示,儘管立陶宛國內對這個議題意見分歧,
但他認為目前不需要走回頭路。他表示,在此時更名為「台
北」將是一項特別有損的外交舉動。
耶格林斯卡斯表示,對不民主的中國低頭將對立陶宛的形象
造成重擊。他指出,中國從未對立陶宛或其它較小的歐洲國
家開放市場。同時,他強調,立陶宛與台灣的經濟潛力龐大
,立陶宛需要強化經濟外交管道以吸引投資,並且應投資台
灣的高科技經濟。
自由黨(Freedom Party)查理瑪斯(Dainius limas)
查理瑪斯不支持更名。他說,更名毫無理由,也沒必要性。
他表示,台灣代表處的名稱並未違反所謂的「一個中國」政
策,因為它並不代表正式承認台灣為一個國家。他並且認為
,提議更名將代表彼此關係的惡化。
他建議立陶宛往前看,採取一致戰略發展與印度太平洋國家
的關係,而台灣是其中一部份,也與立陶宛的價值觀相近。
執政祖國聯盟(Homeland Union)、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
席莫尼特表示不需更名。
工黨(Labour Party)主席馬祖羅尼斯(Andrius Mazuronis)
馬祖羅尼斯建議採取緊急行動,重建與中國大使層級的外交
關係。他表示,當其他歐洲聯盟(EU)成員國不這樣做,而我
們卻與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隔絕,這是不明智的,甚至
是有害的。在涉及考慮更改台灣代表處的名稱上,馬祖羅尼
斯稱需要進行更廣泛的討論,但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總統瑙塞達
現任總統瑙塞達支持更名。他表示,使用「台北」做為台灣
代表處的名稱是國際在符合「一中政策」下的一貫作法,也
為所有政黨所接受。他說,目前使用的名稱「台灣」並非傳
統作法。他表示,雖然原則上歡迎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
,但為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他認為有必要做出更名。他並說
,進行更名將作為立陶宛正常化與中國外交關係的一項指標
訊號。
獨立候選人醫師瓦特庫斯(Eduardas Vaitkus)
瓦特庫斯支持更名。他表示,因為這將改善立陶宛與其他國
家的關係。沒有必要採取道德優越感,干涉中國內政。
獨立候選人律師維格列
維格列支持更名。他表示,以台灣名稱開設代表處是一項考
慮不周的作法,導致立陶宛陷入與中國的外交爭端,並帶來
重大的經濟損失。他並說,台灣在歐洲其他任何國家都未使
用這個名稱設立代表處。
他並稱,設立台灣代表處並不是立陶宛「以價值觀為基礎的
政策」,而是為一些政客帶來財務利益做出的決定。
獨立候選人傑邁泰提斯(Remigijus Zemaitaitis)
傑邁泰提斯表示支持更名。
根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引述4月10日到21日由社會學公司
Baltijos Tyrimai 為立陶宛通訊社(ELTA)所做的民調顯示
,支持度排名前三名的候選人分別是,瑙塞達的35.2%,維
格列的12.3%,以及席莫尼特的10.2%。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05458
6.備註:
2021
https://i.imgur.com/peFjwrL.jpeg
2022
https://i.imgur.com/IPiRR5p.png
2024
https://i.imgur.com/Uijyrkp.jpe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