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這幾個字怎麼念?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24-05-04 10:55:13
※ 引述《Max11 (從來沒有)》之銘言:
: 1. 「堤」防,我念「提」,但很多人念「滴」
: 2. 「攜」帶,以前教念「西」,現在很多YT念「鞋」
: 3. 混「淆」,我都念「搖」,現在聽人都念「ㄒ一ㄠ/」
: 4. 關「卡」,以前教念「ㄎㄚˇ」,現在影片聽是念「ㄑㄧㄚˇ」
: 5.「法」國,小學時聽到是「ㄈㄚˋ」國,但現在台灣小學生都念「ㄈㄚˇ」國。
: 還是我記錯了,本來就是後面讀法才正確,這是曼德拉效應嗎?
我這極端保守派說幾句可能逆風的話。
回歸《廣韻》
https://kanji-database.sourceforge.net/dict/sbgy/index.html
1.提:
都奚切,讀ㄉㄧ是正確的。
但對岸把「提防」也讀成「dī防」那就錯了。
「堤防」該讀ㄉㄧ可是「杜奚切」的提指該讀「tí」。
2.攜 3.淆:
確實攜該讀 ㄒㄧˊ(或ㄏㄨㄟˊ),淆該讀ㄒㄧㄠˊ(正確來說是ㄏㄧㄠˊ)。
因為一個是戸圭切,一個是胡茅切。
不過淆涉及一個現象:
在英語的術語叫 h-dropping 或 h-adding。
簡單說就是開頭的氣音ㄏ有可能脫落或增生。
例如釋迦牟尼的兒子Rāhula(羅睺羅),早期曾音譯作「羅雲」
這裡「雲」似乎很奇怪因為沒有 h 的音。
可是對照臺語會發現有把雲讀成 hûn 的,
那就對上號了: Rāhul > Rāhun > 羅雲(hûn)。
(L變N也是常見的語尾變化)
這是 h-adding。
換言之,淆讀成ㄧㄠˊ有可能是另一個方向 h-dropping,
把原本該讀 ㄏㄧㄠˊ 的前面 ㄏ 落去了。
3.卡:
直接說,讀ㄎㄚˇ正確。
這字在明朝及以前幾乎不怎麼用,
清朝開始大量用在音譯,例如滿語 karun 卡倫。
所以是ㄎㄚˇ不是ㄑㄧㄚˇ。
《字彙》這本書給了個錯誤的反切那應該是誤解。
但依北京音系,確實常態不會有 ㄎㄚˇ 只有 ㄑㄧㄚˇ。
可是既然咖啡可以讀ㄎㄚ,
尷尬可以讀ㄍㄢ ㄍㄚˋ(北京音系正確讀應該是ㄐㄧㄢ ㄐㄧㄝˋ),
那麼這個幾乎只用在音譯,少數表示卡住或關卡的,讀ㄎㄚˇ應沒問題。
4.涉及老北京音的殘存入聲造成的變調。
以前法字讀音音調還不只三聲四聲,四聲也常用。
類似「一」這個原入聲字在北京音演化的普通話仍保留變調,一聲二聲四聲都有。
但或許簡化成只讀三聲也是教育上方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