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反戰要言論自由爭民權 回顧美國學運風潮

作者: falomu (法蘿暮)   2024-05-02 20:37:47
反戰要言論自由爭民權 回顧美國學運風潮
2024/5/2 20:00(5/2 20:30 更新)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加薩戰爭近日引爆美國大學生抗議浪潮,有的升級成
為暴力衝突,得出動警力壓制。這是數十年來一系列政治行動主義(political activism
)風潮最新一波。
過往美國學運背後成因各不相同,但情節卻很相似:年輕人要求校園或世界做出改變,且
他們的示威活動往往會在與當局衝突中升級。
當前這波抗議浪潮主舞台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過去也曾發生類似示威活動,包括在越戰期
間的1968年。哥大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歷史學教授羅森柏格(Rosalind
Rosenberg)表示,當年示威不僅迫使哥大終止進行機密的戰爭研究,還帶來停止徵兵等
改變。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回顧美國史上4次大規模校園示威活動,包括1960年代的言
論自由學運、1970年的反越戰與反種族不平等運動,以及1985年的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運
動。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60年代言論自由運動
1964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學生不滿校方在民權運動和越戰時期對政
治活動和言論自由作出限制,因此發動示威。
根據該校官網,當時狀況從「小型靜坐和示威」升級為一系列大規模集會和抗議活動,主
要訴求是「在校園內享有完整的憲法權利」。
近800名學生在這場運動中遭到警方逮捕。該校最終將限制言論或倡議內容的規定推翻。
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1970年反越戰流血事件
1970年5月2日,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爆發反對越戰和美國入侵柬埔
寨的示威活動。2天後,國民兵向示威者開槍,造成4名手無寸鐵的學生死亡、9人受傷。
據路易斯(Jerry Lewis)和韓斯萊(Thomas Hensley)為肯特州立大學所寫的文章指出
,「這起槍擊事件帶來巨大影響,引發全國大罷課,迫使數百所學院和大學停課」,更影
響國內政局。
文中提到,時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白宮幕僚長哈德曼(H.R. Haldeman)在
著作「權力的終結」(Ends of Power,暫譯)中指出,「肯特州立大學槍擊案逐漸演變
成為水門案(Watergate),最終毀掉了尼克森政府」。
密西西比州傑克森州立學院:1970年種族不平等事件
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發生數天後,警方向傑克森州立學院(Jackson State College,
現為傑克森州立大學)宿舍開槍。傳統上這所學校學生多為非裔人士。
據該校指出,包括校園內超速的白人駕駛何等無禮等問題在內,非裔學生當時針對種族不
平等展開抗議。
當時警方獲報稱有非裔年輕人在校園附近向白人駕駛扔擲石頭。聯邦調查局(FBI)報告
指出,警方趕抵現場後,向宿舍發射數百發子彈,殺死2名學生,另有12人受傷。此事發
生後,該校也被迫取消畢業典禮。
2021年,傑克森市(Jackson)巿長盧默貝(Chokwe Antar Lumumba)在該校畢業典禮中
表示,當年警方「不公正地射殺2名無辜非裔年輕男子,對非裔學生社群造成驚嚇和創傷
,也犯下本市史上最嚴重罪行之一」。
美國學者辛恩(Howard Zinn)在「你不能在行駛的火車上保持中立」(You Can't Be
Neutral on a Moving Train,暫譯)一書中寫道:「1970年春天發生美國歷史上首次大
規模罷課行動,400多所院校學生停止上課,以抗議入侵柬埔寨、肯特州立大學事件、傑
克森州立學院2名非裔學生被殺,以及戰爭持續延燒。」
全國示威:1985年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運動
1980年代爆發另一種形式校園示威浪潮,美國各地學生希望學校與支持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的組織斷絕聯繫。
哥倫比亞大學是這場示威運動核心。當時該校「自由南非聯盟」(Coalition for a
Free South Africa)引領學生封鎖行政大樓漢密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
此後,哥大成為最早退出與南非業務往來的美國大學之一,後來有155間大學跟進。美國
國會也於1986年通過「全面反種族隔離法」(Comprehensive Anti-Apartheid Act),禁
止美國與南非之間新的貿易和投資。
美國校園抗議活動未來何在?
言論自由專家告訴「今日美國報」,學生應繼續在校園內的開放空間進行和平示威,以避
免爆發衝突。
捍衛美國人言論和思想自由權的非營利組織「個人權利和表達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校園權利倡議部門主任摩瑞(Alex Morey)鼓
勵大學在動盪期間保持中立,除非示威行動演變成暴力,否則不需向當局求助。
摩瑞說:「和平示威數十年來一直是美國大學校園健康言論環境的指標,不論是柏克萊的
言論自由運動,或越戰時期還是訴求民權的學生皆然。各個世代學生對特定議題充滿熱情
,校園裡的露天場所正是支持他們表達觀點的好地方。」(譯者:施施/核稿:何宏儒)
1130502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5020377.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