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研究人類「長生不老」祕密!美國生物學家

作者: b33 (酸痛好利利)   2024-04-19 19:53:50
媒體來源:
科技新報
記者署名:
姚惠茹
完整新聞標題:
研究人類「長生不老」祕密!美國生物學家再發現「壽命長度」關鍵
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7 日 12:24
https://reurl.cc/Rq6vLG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近日分享一篇論文,曾因研究端粒酶影響「長生不老」祕密而獲得諾
貝爾生理醫學獎,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的卡蘿·格萊德(Carol Greider)所領
軍的最新人類 DNA 端粒的研究,利用新的「端粒剖析」(telomere profiling)技術,
發現人類染色體的端粒長度,影響著人類壽命的長度,而且「遺傳」的影響比較大。
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 70 歲,台灣男性達 76.63 歲、女性 83.28 歲,但能不能
更長壽的原因之一就是 DNA 的「端粒」,因為細胞每條染色體末端都有一大段重複的「
TTAGGG」序列,長度可達數千個 DNA 碼。
細胞分裂的時候,忠實複製 DNA 遺傳密碼,但有個「缺點」,就是每次複製,兩端都會
剪掉一些,DNA 因此變短,而 DNA 端粒碼雖然看似沒有生化功能,但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也就是「自我犧牲」剪掉一段,讓分裂細胞雖然短一截,也不會影響運作。
人的細胞每天不斷死亡跟複製,複製太多次的話,端粒可能就剪光光,然後把攸關細胞正
常運作的 DNA 片段剪掉,例如能編碼製造生命所需的蛋白質,這時細胞可能就無法運作
,然後徹底死掉,所以人越老,端粒剪光的細胞就越多,失去的功能也越來越多。
既然端粒的序列這麼單純,若能把在細胞分裂過程剪掉的端粒「接回去」,是不是就能長
生不老?還真的有可能,因 1984 年年僅 23 歲的研究生,發現一種「四膜蟲」(
Tetrahymena thermophila)端粒序列,細胞分裂後不僅不會變短,反而變長。
生活習慣是影響端粒長度的重要原因
格萊德發現會修補端粒的「端粒酶」,關係著人類能否「長生不老」,開創「端粒生物學
」研究新紀元,並讓格萊德拿到 2009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但端粒也不是越長越好,因
為端粒太長會有癌症風險,因為細胞一再複製卻「死不掉」,可能會累積突變成癌細胞。
格萊德團隊最新利用「端粒剖析」(telomere profiling)技術,讓 DNA 片段鹼基依序
通過奈米孔隙時,造成導電率不同,就可快速大量定序,且操作簡易、成本低廉,並取得
不同年齡層 147 名健康受試者血液樣本分析。
過去研究認為各條染色體端粒長度應該差不多,類似常態分布,個人生活習慣是影響端粒
長度的重要原因,所以「養生」很重要,好生活習慣能減緩端粒變短速度,但研究結果發
現,同一個人不同染色體端粒長度差異很大,端粒平均長度是 4,300 個 DNA 碼,但最長
與最短可差到高達 6,000 碼。
格萊德看到結果非常驚訝,因每人染色體端粒長度「哪條長、哪條短」分布差不多,這種
各染色體端粒長度差異模式,似乎出生時就決定了,且整個人生比例保持穩定,代表養生
與否對端粒長度影響不大,反而「遺傳」影響較大。此研究 4 月 11 日發表於《科學》
期刊。
New study finds potential targets at chromosome ends for degenerative disease
prevention
(首圖來源:Pixabay)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technews.tw/2024/04/17/telomere-profili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