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身心科醫師一直叫我加重吃藥...

作者: success0409 (貢糖新衣)   2024-04-11 02:00:41
記得以前上過相關的課程
助教其實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假如心理問題只需要用藥,還需要臨床心理學做什麼?
直接生物心理學研究完哪種化學物質影響心理機制,直接搞生醫製藥即可
另外如果任何心理因素只需要用“化學物質作用在腦細胞”便能解釋
那麼如何解說每個人的戀愛取向不同?
為何看到特定人士會感覺喜愛,但條件相似的他人卻未必有相等的反應?
生理疾病小如感冒、重至癌症,
我們認為大多時間依靠藥物治療就能處理,
是因為化學物質可以直接解決病因或控制病因
而且我們通常不會一再接觸感染源
但是心理相關的疾病卻非如此
或者這樣講好了
有個人感冒了,吃藥有用,
但他持續回到感染源頭,時日一久一樣是可能再度發病
回到心理相關問題,
吃藥一時半刻興許有明顯效果,畢竟化學物質直接作用在腦部,怎麼可能沒有用
但身邊造成心理困境的因素沒有解除,
或者自己的某些思維被困囿而持續當局者迷
如同一直身處感染源,要怎麼讓病人不會復發甚至病情惡化
現在的醫療其實已經跟速食類的服務業沒兩樣
醫生只求快狠準,當下見效就好
然而大家也知道某些藥物是有抗藥性或依賴性,吃的日子一長,效果只會遞減
醫生沒時間和精力替病人排查心理問題的感染源,那要怎麼“改善”當時的狀況呢?
是的,加重藥量
不過說難聽點,那種醫療方式跟吸毒沒兩樣
再說些得罪醫生的話,
精神科醫生在培訓的過程,是有上心理學的課程,心理病症可能頗有涉獵
可是未必有上“諮商輔導技巧”等相關科目,
沒錯,諮商輔導也是有專業存在
在缺乏諮商輔導技巧的情形,醫生只能就他們慣常的處理方式完成當下的作業
但也就是因為如此,根本解決不了求助個案的根本問題
所以個人建議,
如果發現藥物開始效力降低
除了思考要不要換個比較能信任的醫生,
也應該另外找尋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一併協助渡過難關
藥物在心理問題反而是治標,真正治本還是要從源頭做起,
而能夠幫助這部分的,很可惜,應該是心理師甚至是有職業道德的社工
剛看完臺灣啟示錄有關李承翰的故事
邊看邊流淚
本來想睡覺的我覺得也許當年有些人能多做一些什麼,可能不會失去一位認真負責的警察
當然不是說原原po可能做可怕的事情
單純勉勵我自己多付出一點,社會興許更好一些
也希望原原po不要因為目前求醫的受挫更否定自己
普通感冒生病倘若這個醫生看不好,不也就是換個醫生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