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淺談台北市慶城街、興安街路面塌陷

作者: godbolt (godbolt)   2024-02-24 12:12:13
嗨大家好!
我是FB生活中的結構工程的Tate
最近台北市又發生工地塌陷了
很多朋友都在問什麼原因
我花了一點時間,用白話文整理給大家參考
————————————
為什麼會發生塌陷?跟大直案有什麼不同?
想快速判斷災害嚴重程度,看「洞」的大小就知道!
▋塌陷發生原因
正所謂:路是人走出來的,洞也是人挖出來的
路面不會無緣無故就發生塌陷,一定是原本下面的土跑走了,才導致路基向下坍塌
那這些土跑去哪裡了呢?
根據新聞資料,這個案子目前正在施作14公尺深、120公分寬的「深導溝」
初步研判
應該是這些導溝旁的軟弱土層向導溝內崩塌,才導致路基下方土壤被掏空
你可以簡單想像
在地上挖了一條既寬又深的大水溝
如果沒有經過適當規劃,旁邊的土壤往大水溝內掉進去,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次會像大直案一樣嚴重嗎?
先說結論:不會
對於開挖過程中,基地外馬路產生塌陷的風險
我們可以簡單這樣理解:
如果我們把基地內的土挖走越多、把洞挖得越深&越大,外面的土就越想往基地裡面跑
發生災害時,跑進來的土也越多,造成越嚴重的塌陷
在台北市,一棟建築物常見的開挖流程可以簡化成以下幾個步驟
■1.做導溝
■2.做連續壁
■3.開挖+擋土
■4.構築地下結構
當時大直案發生災害時,正在進行第3步:開挖+擋土,而且已經開挖到最後一層。
基地內實際現狀就是一個深度10公尺、長&寬數十公尺的大洞
所以當連續壁、擋土失敗時
旁邊的軟弱土層蜂擁而入,才導致周遭民宅嚴重傾斜、下陷
回到本次慶城街、興安街路口的事件
目前僅僅只有進行到第1步:做導溝
我們先快速比較一下兩個案子「洞」的大小
■大直案:深度10公尺、長&寬數十公尺
■慶城街案:深度14公尺、寬1.2公尺
很明顯在「洞」的尺度上,就有很大差距
所以這次慶城街案的災害規模,一定不會像大直案那麼嚴重
土壤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突然出現
跑進來洞裡的土壤就是原本應該支撐道路、臨房的土壤
當「洞」的大小有限,災害的尺度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至於如何阻止災害快速蔓延?
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水、或是混凝土把「洞」填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發生天坑或路面塌陷時
會看到許多水車&混凝土車被調動到工地的原因
▋老屋之島的難題
根據內政部2022年的資料
台北市房屋平均屋齡超過37年
這些耐震能力有疑慮的建築物,進行重建是必然趨勢
一般在談到都更、危老重建時,我們都知道地主的利益分配是一個大難題
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溝通與協調
但在雙北
因區域發展的早,大部分重建案都得在都市中心進行,建物與建物間的距離非常近
加上台北盆地地質特別軟弱
老屋拆除重建時,如何避免產生臨損、確保基地周遭安全
已經成為另一重要議題
以慶城街案為例
本案屬於都更案,基地內存在舊有大樓需要拆除
新舊地下結構物之間的介面複雜不易處理
即使承包廠商已經是國內一流的大型營造廠,仍避免不了路基發生塌陷的災害發生
如何在政府法規、工程技術、承包廠商獲利、居民權益中取得平衡
是接下來一個錯綜複雜且不易解決的難題
先這樣
祝大家都可以買到安全又耐震的好屋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