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越南蚵入侵混充,台灣蚵生存保衛戰!以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4-02-07 00:16:05
1. 媒體來源:《上下游新聞》
2. 記者署名: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
3. 新聞標題:越南蚵入侵混充,台灣蚵生存保衛戰!以風土凸顯產地風味,建立台灣「蚵
學」
4. 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H8v496a.jpg
越南蚵入侵混充,台灣蚵生存保衛戰!以風土凸顯產地風味,建立台灣「蚵學」
台灣牡蠣長年面對越南廉價牡蠣「混充」的挑戰,蚵民希望政府建立產地標示、嚴格執法,
也呼籲國人要支持在地農產品,不過對飲食文化工作者來說,要保護台灣牡蠣,法律或情感
訴求恐怕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背景閱讀:年進口兩千噸越南蚵流向成謎?)
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日前舉辦「台南牡蠣研討會」,邀請學者、媒體、餐飲業者及漁業單位
與會,探討如何透過生產、加工、餐飲等面向為台南牡蠣找到適當的推廣方式。徐仲認為,
關鍵還是要回到消費端,唯有國人懂得欣賞牡蠣,知道要用什麼牡蠣作什麼蚵料理,每個產
地都有自己的粉絲,才能走出精緻又無可取代的路線。
https://i.imgur.com/8RGSmkK.jpeg
烤牡蠣是受歡迎的美食(圖片提供/蚵男烤蚵店店長凱文)
漁會:越南蚵便宜大舉入侵,也可能是中國蚵洗產地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提到,近三年台南牡蠣遭逢天大的難關,「坐飛機來台灣的越南牡
蠣,還比我們養的便宜 80 元(每斤),我們被打得好慘!」
去年,越南進口牡蠣被驗出無機砷,引發業界關注。就林鈺昕瞭解,下龍灣牡蠣養殖數量已
經大減,中越間建有友誼大橋,「誰知道有多少牡蠣是中國養殖、越南出口?」如今更有業
者擔心中國、越南名聲不好,因此假稱牡蠣來自韓國。
林鈺昕指出,進口牡蠣的成本比台灣養殖牡蠣便宜 80 元,但在末端市場銷售時,售價只比
台灣牡蠣便宜 20 元,「可見利潤有多高!」
https://i.imgur.com/EIMRKvA.jpeg
越南下龍灣養蚵企業化、大面積,進口來台後仍極具競爭力。(業界人士提供)
越南蚵利潤高、盤商壓價、蚵民棄養
林鈺昕表示,過往農曆年前一個月,每位漁民至少一週會出 500 籠牡蠣,也有單日就可以
出 200 多籠的高手,如今卻是一週不到 100 籠。
「因為蚵民知道,收了也賣不了好價錢」,盤商用越南牡蠣的價格收購台灣牡蠣,原本一籠
售價約 2600 元,成本落在 2000 元左右;如今盤商只願出價 1500 元,等於養愈多、賠愈
多。
林鈺昕擔心,棄養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有漁民跟我說,他打算去當進口商就好,幹嘛每
天泡在海水裡?」
在漁會的推廣下,目前有九成台南蚵民願意作溯源認證,讓消費者可以選購正港台灣蚵。林
鈺昕認為,面對國際貿易,台灣的確不可能阻擋進口牡蠣,但能否讓消費者擁有知情權?「
如果美國牛、美國豬都可以標示,不要跟我說越南牡蠣作不到!」(閱讀:牡蠣秘密─為何
滿街都是東石蚵?)
https://i.imgur.com/ty5KEZR.jpeg
不同的養蚵法會造就不同的牡蠣風味,圖為彰化一帶的平掛式養殖。(照片提供/徐仲)
徐仲:解決蚵混充要靠消費自覺及飲食文化建立
「認證是好事,但台灣推出過非常多認證的食物後來都以失敗告終」,徐仲認為,除了認證
需要成本外,國人不認同認證的重要性,也是政策執行的困難。
徐仲提到,他在波士頓旅遊時,看到餐廳將麻州幾條養殖生蠔的河流列在菜單上,販售的生
蠔不強調品種,而是以「河流之名」來點餐,「我挑這條河,是因為我想吃到這條河的風土
之味」。
有些漁民甚至會在某條河的出海口養一段時間後,再換到另一個地方,為的就是養出他們想
要的味道。反觀台灣,因為牡蠣養殖多半不會超過一年,就算移動也不太是因為「追求風土
」,多是成本考量,「可以明顯看出大家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
徐仲強調,不必強加西方的經濟模式在台灣,但在台灣牡蠣面臨國際挑戰時,或許可以思考
如何用「風土」找出路。例如波隆那肉醬麵、拿坡里披薩都是義大利在地傳統特產,也都受
到認證保護,創造台灣牡蠣的價值讓國人認同,是必須思考的方向。
徐仲大膽指出,越南蚵能夠混充北門蚵,代表消費者不在乎。但若有更多消費者針對牡蠣的
風土滋味進行討論或爭辯,久而久之混充蚵就沒有生存空間,這也是他辦理本次研討會最主
要的目的,希望透過分享、交流,建立牡蠣飲食文化,期待有一天,大家會就台南的溪南、
溪北牡蠣來「戰南北」!
https://i.imgur.com/HWZiNZV.jpeg
徐仲舉辦台南牡蠣研討會,邀請黃之暘(右)協助解說「蚵學」。(照片提供/徐仲)
六種牡蠣一次品嚐,品評出養殖法的差異
透過南市區漁會的協助,活動現場共準備了六種牡蠣,幾乎都是前一日現剖、當日再用 3%
濃度的鹽水汆燙後,置入冰水中冰鎮,然後一一讓與會者品嚐。
六種牡蠣分別來自:北門蘆竹溝/懸浮式養殖法;七股大潮溝 / 懸浮式養殖法;四草:北
至鹿耳門溪─南至鹽水溪出海口 / 浮棚式養殖法;四草三倍體牡蠣 / 浮棚式養殖法;安平
─鹽水溪以南到安平商港南堤以北/ 浮棚式養殖法;南區:安平商港南堤往南到二仁溪以北
海域/浮棚式養殖法。
由於平時少有機會一次品嚐六種牡蠣,這樣的安排確實更能品評出不同養殖法的差異,例如
懸浮式養殖的牡蠣裙邊(閉殼肌)比較脆口、浮棚式牡蠣本體(生殖腺)比較軟滑、溪南牡
蠣的海藻味比較重等等。
https://i.imgur.com/Gce4PDZ.jpeg
研討會現場準備六種牡蠣讓與會者品嚐。(攝影/楊語芸)
台南鹹粥是否應在不同季節選用不同的產地?
徐仲分析,曾文溪劃分的「溪北」、「溪南」風土分別養出不同的牡蠣風味。曾文溪出海口
因為地形突出,讓曾文溪至二仁溪間的廣大水域較少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溪南」成為浮
棚式養蚵的絕佳場所,牡蠣全都浸泡在水中。
而「溪北」的牡蠣養殖地多在潮差可達一公尺的潟湖地形,適合以平掛式養殖,牡蠣濾食潮
汐帶來的浮游生物。他提問:台南鹹粥是否應該因為牡蠣的風味不同而在不同季節選用不同
的產地?
另外,The ONE 主廚 Tom 與顧問 Wes 端出六道牡蠣小點:用紅、白麵線煮出兩種蚵仔麵線
、蚵仔酥、煙燻溫生蠔以及炒蚵螺和清燙豆蟹,突顯不同牡蠣適合不同的料理。
其實蚵螺與豆蟹都是牡蠣的天敵,過去是蚵農除之而後快的垃圾,但只要善加利用,其實也
能為蚵農增加收入,「同時更符合 ESG 的精神」。
https://i.imgur.com/UteluWj.jpeg
蚵仔麵線(攝影/楊語芸)
學者:牡蠣應該建立分級標準
「牡蠣是廿四小時記錄風土的食材」,海洋大學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指出,牡蠣廿四小時
都在進食,有沒有颱風、氣壓如何變化、沿岸潮汐漲退、海水鹽度導致海藻的變化,這些環
境因素最終都會影響牡蠣的風味,但消費者很少有機會瞭解實際的生產狀況。
長期推動「食魚教育」,黃之暘認為每一種食材都對應一個產業、一個地方、一些從業人員
甚至一道特殊的料理,如果業界希望建立牡蠣的分級標準、產地標示,就有機會逼使生產者
配合,隨後消費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及預算去消費,讓產業健全。
「越南牡蠣一定會進來」,黃之暘認為,台灣牡蠣不需要跟越南牡蠣比較,政府不願推動產
地標示,這也不是絕對關鍵,只要消費者願意認識國產牡蠣的優點,慢慢就能走出自己的路

https://i.imgur.com/mSp3hma.jpeg
台南北門的蚵棚(攝影/陳志東)
物產與環境息息相關
有趣的是,當天的品嚐會請到師大附中地球科學老師洪逸文擔任嘉賓,為什麼牡蠣行銷與地
球科學有關呢?
很多食物講究風土,像是茶、咖啡、葡萄酒,洪逸文表示,所謂「風土」不外自然環境的變
動,以牡蠣為例,養殖環境的水質、天候、漲退潮影響鹽度與溫度等,都是決定品質的關鍵
,但國人通常都不會在意這些資訊。
身為教師,他一向希望學生們認識自己的家鄉,瞭解物產與環境的關係,「而不是只有『好
不好吃』這件事而已」。
洪逸文指出,台南有些牡蠣養在河道中、有些在開闊的潟湖,而他的老家芳苑則是養在潮間
帶,不同地區養出不同牡蠣是有科學根據,希望透過更多推廣,讓國人長出對國產牡蠣的知
識。
https://i.imgur.com/q4zhC5Z.jpeg
洪逸文希望學生認識家鄉物產,而不是只有「好吃與否」的評價。(攝影/楊語芸)
廚師:因應食材風土特性來料理
好嶼餐廳主廚李易晏表示,他原本比較熟悉嘉義東石與彰化芳苑的牡蠣,但品嚐了台南的牡
蠣後,很明顯感受到養殖方式、水源環境等造就出不同的口感。
芳苑、東石牡蠣因為潮汐漲退而頻繁地閉合,因此閉殼肌相對結實,適合短時間烹調,否則
裙邊會太硬;台南牡蠣則是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相較之下裙邊較柔軟,長時間燉煮也不怕

李易晏提到,廚師能做的就是發揮食材的特性,作出美味的料理,不過產業面如何因應餐廳
業者的需求而有牡蠣的分級、分類,還需要很多努力。
https://i.imgur.com/eCogbBS.jpeg
煙燻溫生蠔與炸牡蠣(右)(攝影/楊語芸)
EMBERS 餐廳主廚郭庭瑋則認為,料理應該突顯食材的風味,鼓勵本地物產的發展,才能與
國際對接。以他的經驗,七股及蘆竹溝的牡蠣風味相對濃郁,很適合油炸;安平及南區的牡
蠣較清甜,煮蚵仔麵線更對味。
徐仲指出,國際間除了有知名的生蠔品牌外,例如法國「三大名蠔」: 貝隆蠔(Huitre de
Belon)、芬大奇蠔(Fine de Claire) 、吉拉多蠔(Gillardeau),亦有 0 至 6 號的
國際標準(0 號尺寸最大、品質最好),台灣牡蠣是否依循國際慣例?還是要另外創立標準

再如不同時間養殖的牡蠣是否該有特定名稱?像是過冬蚵、中蚵、新蚵等。總之,未來還有
許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徐仲認為,唯有國人懂得欣賞牡蠣、產業與消費端都有更多討論與激
盪,才能為國產牡蠣建立盾牌,面對世界貿易的挑戰。
延伸閱讀:
年進口兩千噸越南蚵流向成謎?源頭就混充,下游難追溯 蚵農:產地標示刻不容緩
【牡蠣秘密】為何滿街都是東石蚵?蚵仔泡水賣 OK 嗎?牡蠣為何要哭哭?來看蚵仔的十個
為什麼!
進口蚵大增,本土蚵受創!四縣市蚵農串連陳情 官方:自由貿易難設限,僅能加強產地標

5. 新聞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993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