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北大漢溪野放水牛遷新居 台東部落伴長

作者: hito0509 (永不放棄!!)   2024-02-02 17:08:35
1.媒體來源:中央社
2.記者署名:黃旭昇
3.完整新聞標題:新北大漢溪野放水牛遷新居 台東部落伴長者生活
4.完整新聞內文: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日電)新北市大漢溪畔長期野放的水牛,經原住民傳統方法誘
捕後,將18頭水牛安置在台東南溪部落生活。高灘處今天表示,水牛不但有海天一色的放
牧環境,在綠色生態中陪伴長者生活。
民眾在大漢溪畔放養水牛歷史悠久,2020年李姓飼主聲明放棄,屬無主牛群。新北市政府
水利局高灘處處長張修銘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經不斷繁衍,約20至30頭牛群,在大漢溪
兩側生活。
張修銘說,野放的水牛去年2月受驚嚇,衝撞露營區鐵門,4月發生水牛追逐單車騎士,引
起安全疑慮;多次邀動物保護處、動物園、陽明山公園管理處及動物專家,研商注射麻醉
、裝衛星定位等捕捉措施未果。
他說,經棒球團體媒介,終於找到原住民捕牛專家,利用耆老傳承的技術,去年底順利圍
捕,在動保處獸醫陪同下,安置到台東縣長濱鄉南溪部落。今天,他特地前往探訪,瞭解
這些水牛生活環境良好。
南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石清榮原是深海潛水教練,退休後,回到部落照顧長輩。他接受
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捕捉水牛有訣竅,「不是傳統的狩獵,而是老人家流傳的技巧
」。他說,過程中要確保牛、人都不受傷。
接受高灘處委託後,石清榮帶領團隊北上蹲點,1星期都在菅芒草中穿梭;他說,每天觀
察溪畔牛群,瞭解棲地環境、活動路線、族群大小,彼此正面相遇讓牛群適應,他說,「
彼此培養感情與信任,甚至說說話」,誘捕時,水牛才不會有攻擊性。
石清榮說,水牛無鼻環,難以套索,如「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長期埋伏、每天跟蹤誘捕
未果後,本想放棄;後來,鎖定帶頭的老公牛逐步誘捕,去年12月29日終於落網12頭成牛
、6頭小牛,並打上鼻環。
南溪部落是在台東縣北邊,背山面海的偏遠部落,石清榮說,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每天有
30多名長者,也採取有機農業種植。這18頭水牛目前放牧在廣大的山坡地,因休耕有許多
雜草,牛隻邊吃草、邊看海,受良好照顧,營養足夠。
石清榮說,計劃在文建站開設「養牛的一生」課程,讓長者懷舊以往的放牧生活,藉活動
延緩失能。將來要利用牛隻糞便製作茅草屋的牆壁素材;水牛繁衍後,將華麗轉身變成長
者最佳的陪伴者。(編輯:李錫璋)1130202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reurl.cc/A434jY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