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基隆滷肉飯也分派系? 文史作家說緣起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4-01-04 22:47:26
1.媒體來源:台灣新生報
2.記者署名: 【記者王世明/基隆報導】 2024/01/04
3.完整新聞標題: 基隆滷肉飯也分派系? 文史作家說緣起
4.完整新聞內文:
滷肉飯可謂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庶民美食,不論是小吃攤甚至是總統國宴,皆可目睹這道小
吃的身影,基隆市府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特別邀請「500碗評審」也
是知名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分享滷肉飯的前世今生,介紹特色滷肉飯與基隆滷肉飯兩大
門派,讓民眾透過廣播介紹,就能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基隆滷肉飯,一飽口福。
曹銘宗提到,滷肉飯的起緣眾說紛紜,但較多人的說法是,由於當時的環境物資較為匱乏
,民眾利用豬皮或碎肉製成滷肉,淋在白飯上形成小吃,尤其在日治時期蓬萊米的出現,
較具黏性的口感,比起台灣傳統的「在來米」,更適合作為滷肉飯,推測滷肉飯的出現,
很有可能在戰後台灣初期。
曹銘宗指出,滷肉飯在台灣有不同的區域文化,在名稱和作法上顯現差異,例如在嘉義以
南的地區會稱滷肉飯為「肉臊飯」,而南部的滷肉飯則指的是炕肉飯。在製作方法上,北
部的滷肉飯通常都會帶肉,南部則只取豬背脂熬製而成,吃起來會更富有膠質口感。
曹銘宗認為,基隆滷肉飯百家爭鳴,以廟口夜市競爭最為劇烈,自己將滷肉飯分為兩大門
派,第一派以「醬甜」為特色,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糖,嚐起來會有點微甜,以廟口天一
香滷肉飯為始祖,另一派是「醬香」特色,以光復肉羹為始祖;這兩派形成系統,再開枝
散葉於廟口不同的攤位。
如廟口29號的「滷肉飯專家」就是從天一香分家而來,而廟口的22號的豬腳攤利用豬腳汁
製作滷肉飯,其膠質比起其他家更為豐富。除了傳統的口味外,基隆也在食材上進行創新
,例如羊肉滷肉飯即為基隆特有的滷肉飯,另外也有在地店家會將紅糟加入滷肉飯,也成
為基隆滷肉飯的特色之一。
余治明也指出,基隆滷肉飯早已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在價位上仍然相當親民,市府更積極
推廣在地滷肉飯店家,舉辦「基隆滷肉飯王者爭霸」不僅有現場的折扣優惠,民眾於社群
平台分享到訪打卡照,還能參加週週抽好禮,活動持續到元月十五日,歡迎民眾一起共襄
盛舉。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tssdnews.com.tw/?FID=15&CID=717019
6.備註:
小確幸!巷口吃起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