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如果台北市要踢掉一個區 要踢誰?

作者: Cassander (Cassander)   2023-12-10 17:44:08
→ njxmzxc: 人家萬華老台北市 北投南港內湖都不是原 101.9.134.232 12/10 15:58
→ njxmzxc: 本的台北市 101.9.134.232 12/10 15:58
1920年臺北市成立 (當時是州轄市)
此時臺北市的範圍為現在的大同、中山、萬華、中正、大安這五區加上松山區的中崙。
1938年臺北市擴大,納入松山庄(現在的松山、信義這二區扣掉中崙)。
1945年臺北市改為省轄市,範圍不變(如今的大同、中山、萬華、中正、大安、松山、信
義七區)。1946年臺北州接管委員會裁撤後不久,臺北市行政區劃從也原本的61區整併成
10區。(大同、延平、建成、中山、城中、龍山、雙園、古亭、大安、松山)
1967年臺北市改為直轄市,隔年(1968年)再次擴大範圍,將臺北縣的內湖、南港、木柵、
景美以及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士林,合計六個鄉鎮併入。
當時臺北市要如何擴大轄區,內政部提出許多方案。
1.維持現狀,不擴張。(政務委員連震東支持
2.併入陽明山管理局、內湖、南港、永和、三重(內政部長徐慶鐘支持
3.方案2外,再併入木柵、景美、新店、中和、板橋、新莊、淡水、三芝、石門、金山
4.方案3外,再多併入萬里、汐止、深坑、土城、蘆洲、五股、泰山、八里、林口
5.臺北縣全部併入(財政部長陳慶瑜支持
然後,行政院整併成甲、乙兩案。
甲案:內政部方案3相同,並且將剩下的臺北縣拆三塊,併入基隆市、桃園縣及宜蘭縣。
乙案:就是現在的樣子。
此外,臺北市議會也有提出自己的甲、乙兩案。
甲案:併入陽明山管理局、內湖鄉、淡水鎮(臺北市議長張祥傳支持
乙案:甲案外,再多併入汐止鎮北部、木柵、景美、三芝、石門、金山、萬里。
(臺北市長高玉樹支持
2014年時,也曾有過相關討論
https://disp.cc/ptt/Gossiping/1JL8Laib
北市/北北基合併 參選人怎麼看?【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專題報導】
年底市長選舉逼近,國民黨參選人雖底定,在野陣營仍待競合。各參選人對市政主張不同
,本報特闢紙上政見會,供讀者了解(按姓氏比畫排列);本周主題為「北北基合併」。
呂秀蓮:合併 陸海空交通有優勢
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和區域均衡,並提升國家競爭力,我主張因應「六都」的形成,提出「
新六都行政區域」,包括大台北都(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桃園都(桃園市+
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都(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台南都(台南市+嘉義縣、市
+雲林縣)、高雄都(高雄市+屏東縣)及花東都(花蓮縣+台東縣)。
北北基宜四縣市合併成一大都會,使台北都兼具陸海空交通優勢,及政經科技藝文多元優
勢,才能與世界接軌成為國際大都會。
柯文哲:微調 淡水河以東重分區
北北基共同生活圈是理想的目標,但直接合併可能爭議太大,或許先從效益較大的行政區
調整做起,把跟北市關係較密切,但新北市府照顧起來不如北市府、基隆市府方便的淡水
河以東地區,分別畫入北市及基隆市。
也就是說,深坑、石碇、坪林、雙溪、平溪、汐止、新店、烏來、坪林、淡水、三芝畫入
北市,北海岸地區畫入基隆市,其餘地區仍屬新北市。
姚文智:合併 要避免城鄉落差增
從城市治理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北北基合併是正面的方向,對內可整合城鄉資源與規畫,
如交通、社福、醫療、水利、防災等系統,尤其衛星城鎮、社會住宅與產業軸線,可由整
體綜效規畫,解決目前僵化失能景況。
對外擴大區域人口至700萬以上,躍升為更具競爭力與自明性的國際都會,有效建立城市
政府的全球品牌,在台灣國際外交困境中別具意義。
但北北基合併並非萬靈丹,若國土規畫與區域整合失調,也有可能擴大城鄉落差及資源配
置失衡,未來仍應全盤思考台灣整體與區域的發展,再審慎推動。
連勝文:合併 也須考量國土規畫
基於城市發展的長遠目標,北北基合併是未來趨勢,但恐需10年才能達成,我主張「待水
到渠成時,自然形成」。
大台北地區一日共同生活圈早已形成,北捷延伸與三環三線完成後,將使北北基整體交通
網更方便。大台北都會區,須兼具空港與海港,對外才能更具國際經貿競爭力;對內,在
教育文化、公共安全、社會福利與醫療衛生等各方面都須彼此合作,重新建立突破行政區
域、共存共榮的新關係。
但行政區合併並非一蹴可幾之事,涉及城鄉資源分配及國家區域規畫的問題,必須以國土
規畫的角度進行戰略思考。
許添財:整合 只需納入緊鄰地區
北市城市機能正處於系統性失能的危機。在現有行政轄區不變下,我提出「環境大改造」
、「行政大改革」、「產業大升級」多元整合的系統再造論;這與鄰近的基隆、新北市作
全部或局部合併,並不衝突。只是北市轄區再擴大,考量全國性國土規畫、行政區畫分及
民意允許與否,並非易事。
為求雙方可公投通過,我認為僅基隆與新北市緊鄰的北端幾個區納入北市,反而規模、功
能較具適度性。一則北市負擔沒那麼大,二則新北市可減輕大而不當的問題,基隆更求之
不得;北市則因港市合一,海空兼具,更能營造為發展性、方便性、效率性都能滿足宜居
與國際競爭的完美首都。
馮光遠:合併 不能只想短期利益
我認為城市的主體,是生活於其中的市民,諸如北北基這樣行政區的整併,首先要顧及的
是市民的需求、期望與想像。以「共同生活圈」的概念來看,北北基整併有其正當性,且
三個行政區內市民的各個生活層面都高度融合,北北基合併也是趨勢。
但這樣的行政區域整併,實際上涉及國土規畫,在行政區域擴大的同時,也應該同時思索
治理基礎的構建、與去中心的城鄉均衡發展。
這議題也涉及中央與地方權限、財政重新畫分,更需要根本與通盤的考量,因此倉促及帶
著短期政治效應而貿然推動的整併計畫,並非成熟的治理團隊所樂見。
顧立雄:獨大 恐讓資源集中北台
北北基合併須在整體國土規畫下進行,我不贊成北北基單獨合併。
北北基若以現況合併,人口近七百萬人,占台灣人口約30%;面積達2457平方公里,占台
灣約15%;預算規模逾3500億元。一旦單獨合併,不但使多數資源集中北台灣,嚴重加劇
當前城鄉失衡、南北差距,更不利台灣整體發展。
當前應先以國家均衡發展的角度,從國土計畫、行政區畫、財政分配、產業配置及發展策
略作全面檢討,並兼顧平衡南北發展與均衡東西資源,啟動全國行政區域重組;北北基合
併應在此一架構下考量。
北北基不論地理環境或市民生活,都屬同一生活圈,因此應強化城市治理的跨域合作,來
提高施政效率,並統整運用政府資源。
※ 引述《ClownT (克朗)》之銘言:
: 身為首都,台北市各區的發展理應都不會太差
: 但各區在各人口組成、都市規劃等地方還會有些微差異
: 如題,台北市目前12個區
: 如果要踢掉一個,要踢誰?
我比較期待臺北市能夠再擴大,話說韓國最近也有再討論首爾特別市要不要擴大的問題。
https://news.tvbs.com.tw/world/2296009
韓首爾可望成為「巨型都市」 金浦市併入討論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