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72小時內動員36萬人 以軍「精準動員」是

作者: F16V (Manners maketh man.)   2023-11-02 12:18:59
1.媒體來源:
自由
2.記者署名:
陳治程、涂鉅旻
3.完整新聞標題:
72小時內動員36萬人 以軍「精準動員」是怎麼做到的!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ltn.com.tw/Upload/def/page/800/2023/11/01/phpgD2ikK.jpg
以哈戰爭爆發戰爭將滿月,而以色列國防軍在戰爭初期便宣布召集36萬海內外的後備役回國
歸建、投入戰場,其動員成效背後的制度規劃引發各界探討。(歐新社)
〔記者陳治程、涂鉅旻/台北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衝突持續將滿
月,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言人哈加里少將(Rear Admiral Daniel Hagari)在戰爭初始
便宣布,72小時內已動員36萬名後備役軍人,大規模動員速度之快「史無前例」。不只國內
後備役紛紛歸建,連海外後備役也搶著搭上國籍航空飛回特拉維夫(Tel Aviv)的飛機,以
最快速度回鄉參戰。
在以軍驚人的動員數字背後,其兵役制度過去十餘年間也隨著社會、國安、中央財政等因素
滾動改革,才累積出厚實國防基礎,不仰賴先進通訊科技,憑藉平時教召的「精準動員」,
讓後備役在戰時能快速轉為「即戰力」,成為常備部隊的有力支援。接下來就由《軍武頻道
》帶您了解以色列兵役制度背後的改革更迭。
以色列部隊改革 隨社會觀念、國安情勢滾動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李俊毅說明,以色列兵役採義務役制度,現行戰時動員的法
源除行之有年的《國防兵役法》(Military Law)外,另有2008年起施行的《預備役法》(
Reserve Service Law),成年男女凡滿18歲皆需服役,僅少數族群(阿拉伯裔)、信仰宗
教(如極端猶太教徒)等特殊背景者可免除義務,或改行其他方式盡國民義務。
役期方面,過往以色列男性須服三年、女性兩年,然隨國內社會風氣、經濟發展變化,輿論
要求下修役期的呼聲持續增長,因此現行法規規定,男性須在部隊服役滿32個月,較先前縮
短4個月,女性役期則不變。據公開資料推估,以色列國防軍的人員總規模約莫60萬,其中
,常備役約15至17萬,而服役後列管的後備役兵力,則有45萬左右。
以色列軍隊役期長、帳面規模大,但過去20年間,政府也盱衡社會觀念、國安情勢等因素,
滾動調整常備兵力及後備制度。以後備役教召為例,原《國防兵役法》規定,後備役一年須
回營接受多達36天複訓,《預備役法》則改為軍官「三年內召訓不超過84天」、任指揮要職
的士官70天、士兵則是54天;召訓頻率則因應約旦河西岸情勢,今年起從三年一召改為兩年
一召。
https://img.ltn.com.tw/Upload/def/page/800/2023/11/01/phpnhGzgg.jpg
以色列採徵兵制,適齡成年男女皆須入伍服役,而國防觀念的普及,從地方的「吉布茲」(
kibut,意即社區)武裝到邊防設施,隨處可見國土防衛的實際行動。(歐新社)
以色列也有「不願役」 但為了衛國他們願意
李俊毅補充,以國政府為減輕財政負擔,除了逐年將常備部隊「瘦身」,也有意識地制後備
部隊訓能;民眾則因經濟、國安情勢變遷,認為當地面臨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這類的「恐
怖游擊式」威脅,後備部隊重要性有限,間接導致受召意願下降。
據以色列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INSS)研究指出,今(2023)年後備役人數約占全國人
數的1.5%,但完成兵役者中,三年內曾接受教召的現役預備役(active reserve duty)僅
佔6%;不過有民調研究顯示,多數後備役不願花時間回營,只是為了枯燥的例行性戰技複訓
,但若戰爭發生,多數人則正面表態,願意回軍隊投入防衛作戰。據以色列軍方和當地媒體
報導,政府在戰爭爆發後宣布全國動員,召集海內外後備軍人歸建,但在南部竟有一支252
師的回營率超過100%,印證了這項民調的調查結果。
陸軍退役少將、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則分享他過往實地考察以色列的經驗
,他表示,當年要從特拉維夫的古禮安國際機場入境時,曾目擊一位身障人士的輪椅在現場
遭「翻身」安檢,而在入境後,他也察覺以、巴間森嚴的邊境管制,除高聳城牆外,也有荷
槍實彈的軍、警在周邊巡邏,即便在超市內也能見到全副武裝的女性軍人在走動;而地方的
「吉布茲」(Kibbutz,意為當地的社區)也有一定程度的武裝設施,即便政策更迭,以色
列對國防的重視卻是隨處可見。
https://img.ltn.com.tw/Upload/def/page/800/2023/11/01/phpaIZBZK.jpg
以色列近年國安、經濟情勢轉變,連帶影響社會對於軍隊、服役的觀感;但即便政府過去二
十年間漸進式推動兵力改革,面對戰爭爆發,各路後備役軍人仍勇於回到部隊踏上戰場。(
歐新社)
以軍動員手段很先進?其實是「精準動員」做得勤
以色列戰時動員主採「原兵歸原位」,以地方城鎮為動員最小單位,將國土防衛概念融入後
備動員當中,是以色列在社會觀念的多方角力下,仍能有效實施全民防衛作戰的要素之一。
胡瑞舟說明,以色列國防軍將全國劃分14個作戰區,年滿服役年齡的國民在服役前、後,皆
由其戶籍地或居住地所屬部隊列管,當戰爭發生後,各作戰區行政指揮鏈能快速反應,以現
代通訊方式召集後備役人員,待後備役向所屬部隊報到後,部隊得配發武器裝備,快速投入
作戰。
李俊毅則認為,以軍戰時動員管道和台灣差異不大,但之所以能順利召集大量後備役回歸,
重點在於「精準動員」。他解釋,以色列針對每一次接受教召的後備役軍人,皆會強制要求
更新戶籍、居住地等行政資料,以利後續徵召和動員順利進行,而這項動作經年累月地持續
,在以色列政府向全國發布動員令時,便確實發揮了功用,成功召集後備役部隊兵力歸建,
創下「贖罪日戰爭」後最大規模的動員紀錄。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76767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