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I判讀稻作智慧化 缺工.在家也能防治病蟲

作者: goldenhill (我的人權時代)   2023-10-26 12:31:21
1.媒體來源:新唐人亞太台
2.記者署名:葉錫鴻
3.完整新聞標題:AI判讀稻作智慧化 缺工.在家也能防治病蟲害
4.完整新聞內文:
更新時間:2023-10-26 07:48:39
(網址內含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0 月 26 日訊】AI技術日新月異,如今也能運用在稻
米的病蟲害防治的判讀技術,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偕同資訊公司與碾米公司,舉辦「稻
作智農技術擴散暨生態系雛型建構成果發表會」,透過AI技術判讀病蟲害,不用出門
,在家看手機就可以巡視稻田。
透過手機跟一支自拍棒在田間拍照,上傳照片到雲端,經過AI判讀之後,紅燈表
示有褐飛蝨蟲害,需要進行噴藥防治、黃燈表示要多注意田間狀況,綠燈表示安全。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長 林學詩:「以前都是要靠農友的幾十年的經驗,然後每一天
去巡田,然後來告訴你,要不要噴藥,要不要施肥,要不要做什麼動作,現在人工越
來越缺乏,如何來協助農民?就用智慧農業這一塊,智慧農業簡單講起來就是,智慧
生產跟數位服務。」
農業試驗所表示,國內稻米生產主要有兩個期作,第一期是稻熱病害,第二期是
以褐飛蝨蟲害為重,每年造成的產量減損可達30-40%,這次計劃案是在348.9公頃的稻
田導入智慧化管理,一共208個農戶採用智慧化的警示技術。
碾米公司總經理 陳肇浩:「以前農民在田裡面開始生產的時後,可能120天都會
在田裡面一直在巡,那事實上有這個系統的時候,(農民)懂得系統使用的時候,他可
能用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力,就會可以再把一個產品的品質,稻作會顧得很好。」
農業試驗所更推播稻作產業生態系雛型建構的成果,也是農業部「智慧農業躍升
普及」計劃的一環,營造新型態的農事服務商業模式,創造新商機。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台灣彰化採訪報導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reurl.cc/1Glgj9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