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世上最大露天監獄」 遭以色列封鎖16年

作者: lycppt (清)   2023-10-19 08:08:55
公視
「世上最大露天監獄」 遭以色列封鎖16年的加薩走廊【圖解】
洪詩宸 陳怡如 /綜合報導 鄭婷方/圖表設計
發布時間:2023-10-17 16:16
最後更新:2023-10-18 17:01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763/conversions/cover-thumb.jpg
數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越趨激烈。回顧歷史,雙方在領土與宗教上的齟齬由來已久
,以色列為了制衡矢志驅走猶太人的激進組織哈瑪斯,從2007年開始封鎖加薩走廊,令該區
域如同「世上最大露天監獄」,加劇其貧窮與匱乏,失業率比同屬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高
出31%。近日哈瑪斯與以色列的軍事衝突,僅僅只是雙方宿怨的冰山一角。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選在第4次以阿戰爭50週年紀念日這天,發起代號
「阿克薩洪水」(Operation Al-Aqsa Flood)的軍事行動,從加薩走廊向以色列邊境地區
發動襲擊,造成以色列至少1300人死亡、4100人受傷,還劫持了200逾名人質。
以國隨即對加薩走廊發動「鐵劍行動」反攻,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隔日
召開內閣安全會議,正式對哈瑪斯宣戰,並「全面圍困」加薩。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表示,截至18日止,加薩走廊中至少有3500人死亡、1萬2500人受傷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733/photo.png
事實上這並非以色列首次封鎖加薩,早於2007年,以國就從海陸空全面封鎖加薩走廊,其嚴
厲舉措被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形容為世上最大的露天監獄。
以色列嚴格管制邊境 加薩走廊遭稱「世上最大露天監獄」
無限期封鎖加薩地區的行動,始於2006年的巴勒斯坦內戰。
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最大派別「法塔赫 」與以色列簽訂《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
)》(正式名稱為《臨時自治政府安排原則宣言》),對外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地位,對內則
組成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但主張「消滅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激進組織哈瑪斯,對法塔赫政權的外交政治不滿。雙方從
原本的政治整合關係,至2006年哈瑪斯在巴勒斯坦議會選舉勝出後走向決裂。
2007年,哈瑪斯將法塔赫政權從加薩走廊驅逐,從此巴勒斯坦分裂為二,分別是由法塔赫掌
控的約旦河西岸,與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
此後以色列將哈瑪斯佔領的加薩走廊視為敵國,除了實施經濟與外交制裁,同時嚴格管制邊
境。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34/photo.png
由於《奧斯陸協議》協議前,加薩走廊即為以色列佔領區,多數的關口由以色列把持。哈瑪
斯控制加薩走後多數被永久關閉;而少數如埃雷茲(Erez)、凱里姆沙洛姆(Kerem Shalom
)等關口,只有獲得以色列許可證的巴勒斯坦人能夠進出,且會因邊境騷亂而不時關閉。
今(2023)年9月中,埃雷茲關口就因為邊境發生炸彈襲擊與大規模暴力抗議,臨時關閉2週

以色列也與埃及聯手,嚴格管制人員與物資進入加薩走廊,唯一能通往埃及的拉法關口也同
樣間歇性開放。
加薩沿海也被以色列劃設禁航與禁漁區,從海陸空全面封鎖加薩走廊。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687/photo.jpg
此外,考量到巴勒斯坦人過去曾多次挖掘隧道、繞過邊境牆襲擊以國部隊,以色列在2017年
重新建造以色列-加薩走廊間的圍牆。新邊境牆長達40公里、高6公尺,上頭布滿鐵片、監視
器、雷達等設施,且深入地底並裝設施工感應器,並在後方建立沙丘減緩入侵速度。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36/photo.jpg
2021年12月,以色列完成加薩走廊邊境的圍牆強化。(圖/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報導,加薩走廊一側也有嚴格的邊境管制措施,圍牆後方的100公尺為禁區,100
至300公尺的位置則僅允許農夫步行進入。
為什麼以色列有權力 「囚禁」巴勒斯坦人
那麼加薩到底是誰的領土?如果這裡的居民是巴勒斯坦人,而非以色列公民,為什麼以色列
有權利將他們「囚禁」在此?
這個問題必須從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歷史變革講起。
西元前1200年,猶太人在當時的迦南地(即現代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王國,然而,他們的
王國後來被外來強權多次征服,猶太人經歷多次驅逐與流放,最終散居在世界各地。
之後隨著伊斯蘭帝國的擴張和征服,西元7世紀左右,阿拉伯人開始移入巴勒斯坦地區,並
對當地的宗教、文化和社會結構產生了長期性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地區統治者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戰敗,英國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區,當時
國際社會賦予英國在本區為猶太人建立「民族之家」(national home)的任務,猶太人與
以色列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因此急速加劇。
猶太人認為,巴勒斯坦地區是他們的「應許之地」;但對阿拉伯人來說,他們在這片土地居
住了已有千年之久,這裡承載著他們的歷史、宗教和生活。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37/photo.jpg
二戰後,聯合國大會在1947年做出181號決議,也稱為「巴勒斯坦託管地分割方案」,將巴
勒斯坦地區劃分為猶太人國和阿拉伯人國兩個國家,耶路撒冷則成為獨立個體,由聯合國共
同治理。
依照此方案的劃分方式,以色列人持有土地將會變多,阿拉伯人認為此項決議不公平且不符
合他們的利益。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38/photo.png
「以阿戰爭」誰得利
1948年5月14日,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宣布以色列建國,之後旋即爆發第一次「以阿戰爭
」,雙方隔年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停火。
戰後以色列獲得絕大部分的土地,阿拉伯國家則由埃及佔領加薩、約旦取得後來被稱為約旦
河西岸的區域,近百萬名巴勒斯坦人遭驅逐或被迫遠離家園,而後以色列阻止這批阿拉伯人
返回家園及取得財產,導致這批阿拉伯人及後代都是難民身分。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40/photo.png
其他4次的「以阿戰爭」,又以1967年的「六日戰爭」為最關鍵性的一戰。以色列在「六日
戰爭」 之後佔領約旦河西岸地區(包括東耶路撒冷)、西奈半島、敘利亞所屬戈蘭高地的
大部分以及加薩走廊,領土的變化對於當地的政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又以加薩走廊最
為重要,此地後續成為中東和巴勒斯坦問題的核心焦點。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41/photo.png
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治理歷程
加薩走廊此後的治理,可分成三個時間點:
1967年至1990年期間,以色列對加薩地區實行嚴格的軍事管制和控制。
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主席阿拉法特(Su
ha Tawil Arafat)達成「奧斯陸協議」(Oslo I Accord),巴勒斯坦人據此協議建立了自
治政府,但以色列仍然保留安全事務和邊界控制的主要權限。
2年後,拉賓遭以色列右翼激進分子刺殺,這起暗殺事件嚴重打擊以巴和平進程,並對加薩
地區的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最終雙方從零星的街頭衝突演變為武裝對抗。
2005年,時任以色列總理夏隆(Ariel Sharon)決議軍隊撤出加薩走廊,但依然控制海岸線
,並進一步擴建加薩圍牆,同時也加強圍牆安全裝置。擴建過程中也因需徵收附近社區土地
而引發爭議。
由於撤出初期治理真空,加薩地區內部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權力鬥爭急劇惡化,哈瑪斯崛起
,取得加薩的治理主導權,巴解則守住了約旦河西岸地區。不同於巴解在一定程度上願意談
判和協商,哈瑪斯則更傾向於以伊斯蘭原則為基礎,主張武力抵抗以色列並反對與其進行任
何形式的談判。
對應哈馬斯的敵對立場,以色列從2007年起,對加薩地帶實施更加嚴格且有制裁性質的封鎖
措施。封鎖措施原意為防止軍事武器流入加薩,但卻也限制了貿易活動、電力供應、基礎設
施建設以及人員移動,導致當地基本生活物資短缺,失業率更是高達40%,加薩地區的經濟
發展窒礙難行。
綜觀千百年來巴勒斯坦區域的政治勢力變遷,巴勒斯坦地區的戰火是文明的衝突,更是利益
的衝突,如今還演變為嚴重的人道問題。而加薩走廊上的人民,生下來就在當以色列和哈瑪
斯的人質,他們的未來似乎注定無解。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45/photo.jpg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43/photo.png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44/photo.png
16年封鎖 加薩走廊逾8成人口貧困
https://news-data.pts.org.tw/media/181547/photo.png
200萬以上的人口生活在365平方公里大小的加薩走廊上,此地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0
00人,是世界上人口相當稠密的地區之一;鄰近的以色列人口密度則為每平方公里423人。
然而以色列長年的封鎖,使得加薩走廊的經濟瀕臨崩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指出,2000年約旦河西岸與加薩
走廊的失業率分別為12%與19%,然而該地區的失業率,在巴勒斯坦內亂、以色列實施封鎖後
節節高升,2021年已擴大到15.5%與47%,加薩走廊地區人民的失業期也從6.5個月上升到17
個月。
許多在加薩地區生活的巴勒斯坦人難以找到工作,法新社指出,加薩走廊有81.5%的人口生
活在貧窮線下、58%的人需要人道救援。
開闢人道走廊的呼聲
以巴衝突爆發後,埃及於10日關閉拉法關口,逃難的民眾無法離開加薩走廊、救援物資也無
法運送進去。
10月1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ah El-Sisi
)會面。塞西(Abdel Fatah El-Sisi)向布林肯提及,「以色列展開報復性攻擊的反應,
超出了自衛權的範圍,變成對加薩走廊的集體懲罰。」
布林肯表示,「我們正在與聯合國、埃及、以色列和其他國家一起建立救援機制。」
雖然埃及有意進行人道救援,但16日埃及外交部長蘇克里(Sameh Shoukry)卻指出,目前
以色列政府依舊未對開放拉法關口、第三方國家公民撤離等事情表態,3000噸停留在西奈半
島的救援物資仍無法由埃及送入。
歐盟將加薩的人道救援費用增加至7500萬歐元(約25.54億新台幣),並緊急啟動空中人道
走廊將物資運送至加薩。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達成共識,
將重新開放加薩南部的供水,但仍未承諾恢復電力與燃料。同時白宮也罕見提前宣布拜登將
於18日出訪以色列,並在約旦與埃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進行4方會談。
然而17日加薩阿赫利醫院發生爆炸,造成至少500人死亡,以巴互控對方襲擊。該事件也導
致約旦決定取消4方會談。
約旦外交部長薩法迪(Ayman Safadi)表示,「只有當所有人都同意峰會的目的是『停止戰
爭、尊重巴勒斯坦人並提供他們應得的援助』時,約旦才會主辦這次峰會。」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62187/am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