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盟避談中國卻點名台灣 經濟安全終將迎

作者: spirit119 (精神分裂)   2023-10-06 09:23:11
1.媒體來源:中央社
2.記者署名:田習如
3.完整新聞標題:歐盟避談中國卻點名台灣 經濟安全終將迎戰「佛地魔」
4.完整新聞內文:
歐盟執委會3日提出四項最敏感科技,以便評估風險及因應,而路人皆知最大潛在對象是
中國,但眾官員費勁避免媒體聯想,甚至背景簡報會只點名「對台灣也有高度依賴」,中
國成了歐盟不敢說的名字。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將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
物科技四個「對科技安全和科技洩漏具有最敏感且急迫性風險」的科技領域列為優先評估
項目,待與27個成員國取得共識後,再進一步討論因應政策。
歐盟提半導體等四大最敏感科技 優先評估風險及因應
這是歐盟經濟安全戰略的一環。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高官在
談論經濟風險時,早已多次直接點名中國,不過這次關鍵科技名單的正式發布會和背景簡
報會上,歐盟官員們皆極力避免這種針對性。
在以匿名為慣例的背景簡報會,不少記者提問圍繞著中國因素,一位技術官員回應,提出
這份名單當然會考量地緣政治風險,但不點名個別國家,以顧及政策涵蓋的完整性。
他在被問急之下還說「相信你(們)已知道,(歐盟)也對台灣有先進晶片的高度依賴」
,絕口不提中國的例子。
隨後舉行的發布會上,負責歐盟內部市場和產業政策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
)更直接被問到歐盟如何因應晶片依賴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
布勒東答覆,這套關鍵科技政策「不針對任何大陸、國家或諸如此類」,當然歐洲晶片「
對世界的那個部份(指亞洲)很依賴,不只台灣,還有韓國」,因此他才提出歐盟晶片法
,找回歐洲晶片製造力。
在場記者追問中國這個「房間裡的大象」對歐盟政策有多大影響。布勒東強調該政策「不
是為了中國而設計」,是歐盟看到關鍵科技對外太過依賴的風險,因此「做我們該做的事
」。
出席同一發布會的歐盟副主席喬霍瓦(Vera Jourova)回應時,重申政策不具針對性,但
也坦言在許多領域「中國確實是隻大象」。
歐盟與中國正在且戰且和的新關係摸索階段,拿台灣當經濟依賴議題的「擋箭牌」,恐怕
未必能避免中國跳腳,畢竟歐盟正在建構的整套經濟安全政策處處劍指中國。
就在關鍵科技名單發布的同一天,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通過了「反脅迫工
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立法,這也是歐盟經濟安全架構的一環,該法源起於
中國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事件。
執委會是在6月向成員國提出「歐洲經濟安全戰略」,試圖將已提案及規畫中的相關政策
整合到這個框架內,並表明將陸續提出四個領域的風險評估:供應鏈韌性、關鍵原物料、
科技安全及洩漏、經濟依賴或經濟脅迫的武器化風險等。提出關鍵科技名單即基於前述科
技安全及洩漏的風險評估所需。
不論製造業供應鏈、關鍵原物料,或是避免高科技洩漏、遏阻經濟脅迫,中國都是歐盟避
無可避的主要對象,但歐盟同時又難以割捨與中國經貿往來的利益,致使其各種「去風險
」(de-risking)政策明明以中國為靶,矛頭卻不想對得太準。
於是,在歐盟談中國就衍生不少代名詞。它是歐盟房間裡人人看得見、卻人人都不提的「
大象」,它也是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採訪一位匿名執委會官員的比喻:「歐盟的佛
地魔」,亦即「哈利波特」小說裡那位眾人皆怕說出名字的大反派。
無論說不說出口,中國已是歐盟「刻在心底的名字」,如果歐盟想成為布勒東所期待「像
個真正的地緣政治強權」,最關鍵是要提防27個成員國同床異夢削弱了政策強度。連串經
濟安全方案出擊,若射不中靶心,徒然減損歐盟實力。(編輯:陳政一)1121004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10040003.aspx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