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林俊憲加碼爆馬文君「支線任務」:有2個

作者: bulden (bulden)   2023-10-02 14:44:07
※ 引述《selisja (未來捕手)》之銘言:
: 林俊憲加碼爆馬文君「支線任務」:有2個軍種的故事還沒說
: 自由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
: 前海軍顧問郭璽指控,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將潛艦國造的機密資料交付外國「賣國到了極點」
: ;馬文君今(30)日赴南投地檢署,按鈴控告郭璽加重誹謗。對此,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向馬
: 文君提出5點質疑,並強調潛艦國造案只是「業力引爆」
: ,或許「支線任務」會發展成真正的主線,有2個軍種的故事還沒說,呼籲馬別再模糊焦點
: 。
: 林俊憲今天透過臉書表示,馬文君聲明中最後一句話講到重點,「民眾越關心投入,就越沒
: 有掮客上下其手的空間」。他認為,馬並未回答昨天他的質疑,第一,抄資料是否為真;第
: 二,抄的都是什麼類型的資料;第三,上述資料,是否有牽涉潛艦聲紋曝光風險的機密。
聲紋曝光?
沒有要戰文,也沒有要替某立委辯護!
只是純對軍武好奇而己?
會看到『聲紋』這個詞,因該是本魯在大學時期,在用每個月的零用錢,一本一本追『沉
默的艦隊』這部長篇漫畫。
當大和號出航時,我本記得海江田打了一發音響魚雷直接遁走,完全不想讓圍在外海的美
軍潛艦收集到大和號的『聲紋』!
https://imgur.com/DWAgfA3
這才第一次知道潛艦聲紋的概念。
問題來了,日本這艘大和號是在美國監視下建造的,為什麼這些美軍還到在外海等大和號
航出才來收集聲紋?
然後本魯再查了關於收集聲紋的技術,如下。
貝爾試驗室的機器分析其實是想把聲音拆開,聲音是由不同的頻率的振動組合而成的,貝
爾試驗室的仁兄們分析聲音的方法是過「篩子」,「篩子」是一連串樂器上的簧片,簧片
對應不同的振動頻率,遇到相近的聲音就會共振,這一共振就把聲音拆成了不同的頻率,
遇到某個頻率的聲音強度比較大,就在紙上打個點,記錄設備是一卷不停向下滾動的列印
紙,橫軸方向代表高低不同的頻率,縱軸方向代表經過的時間,列印紙不斷的滾動,時間
長了,常出現的頻率就會在對應處畫出一條條的長紋,這就聲紋識別技術的由來。
https://imgur.com/HQBXRNN
貝爾試驗室的點子被美國海軍採納了,下面是實際驗證,最早他們用這套玩意兒來分析「
食蚊魚」級潛艇,「食蚊魚」是條柴電動力的潛艇,柴油機帶動發電機工作的時候,在80
-100赫茲的低頻段,聲紋紙中出現清晰而穩定的條紋,這讓美國海軍很高興,他們還發現
,通氣管狀態的潛艇,因為水下的面積更大些,水下的噪聲往往比水面航行的時候還要大
,特別適合用這種方法來分析,於是他們給這種分析方法起名叫洛法(LOFAR)。
然後我們再談尤因博士,他是一個海洋學家,主要研究海洋聲波的規律。他
發現了深海聲道軸(SOFAR)低頻的水下噪聲。
在海水中的傳播中受到溫度、壓力、鹽度等因素影響,在深海大洋中會有一個平衡點,
也叫深海聲道軸(SOFAR),這是一條看不見的聲學通道,低頻水聲一旦進入這個聲通
道,就會被束縛起來,傳播幾百甚至上萬公里,而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形(失真)。
如果不了解也沒有關係,反正他就是靠這種技術在冷戰時期,大量的收集蘇聯的沉艦
聲紋。
重點來了,現在『海鯤』不是還沒有下水嗎,它都還沒有下水,那潛艦的引擎
傳動還沒有和海裡形成共振頻律?那還沒完工的潛艦怎麼取得它的聲紋,難道我國的軍
武工業非常先進,可以在潛艦還沒有完工,也沒有試航就取得其聲紋,這算是黑科技
嗎?
請問版面上熟軍武的大大們,可以告訴本魯這個疑惑嗎?
未下水的潛艦,如何得出聲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