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逾3千原住民立委投票所陷「被迫亮票」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3-08-22 02:01:01
1.媒體來源:《報導者》The Reporter.
2.記者署名:
文字/嚴文廷
攝影/陳曉威
設計/江世民
數據分析/柯皓翔
核稿/何榮幸
責任編輯/張詩芸
3.完整新聞標題:
逾3千原住民立委投票所陷「被迫亮票」危機!民間籲推「不在籍投票」解套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YdLTPel.jpeg
(攝影/陳曉威;設計/江世民)
過去向來是泛藍陣營勢力範圍的山地、平地原住民共6席立委,本屆大選因民眾黨加入戰局
而成為藍綠白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原住民立委選舉早已出現嚴重的「被迫亮票」現象。根
據《報導者》統計,上一屆大選,全台都會區有高達3,663間投票所因山地及平地原住民選
舉人太少、實質只有一人投票而形同「被迫亮票」,投給哪位立委候選人全都一目瞭然。
「被迫亮票」不但有違反憲法祕密投票原則之虞,更被視為原住民投票率低落的原因之一。
4年前,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就已主張原住民有「不在籍投票」的權利;本屆民進黨原
住民立委伍麗華及學界也推動修法,但中選會、內政部仍無具體回應。近期已有年輕原住民
立委參選人以「不在籍投票」為政見,希望成為保障原住民祕密投票的制度解方。
長期參與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布農族青年Savungaz Valincinan,今年4月宣布將投入2024年
山地原住民立委選舉。她的參選動機之一,來自於原住民朋友在投票時遭到「關心」,讓她
決心要站出來保障原住民祕密投票的權利:
「好友與妹妹都設籍在都會區,但那個投票所就只有兩張原住民選票,每次投完票後,她妹
妹就會接獲原住民民意代表關心,那一票怎麼沒有投啊!仔細想想就發現,因為好友長期關
注原運,所以不想投給那種傳統政治人物,剩下妹妹那一票投給誰就變得一清二楚。正因如
此,她妹妹的投票意向等於被迫攤在陽光下。」
https://i.imgur.com/SiQdtln.jpeg
獨立參選本屆立委的布農族青年Savungaz Valincinan(左),與工作夥伴Yuli在堆放競選
文宣品的辦公室裡討論未來的選舉策略。(攝影/陳曉威)
這種形同「被迫亮票」的處境並非偶然。由於設籍在都市的原住民相當分散,根據中選會在
2020年的統計,全國山地原住民立委選舉共有1,653間投票所只有1張原民選票、平地原住民
立委選舉則有1,623間投票所只有1張原民選票──這些投票所的1位原民選舉人只要有去投
票,外界就會知道他投給了哪位原住民立委候選人,就如同公開亮票一樣。
母親來自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的曲冰部落,Savungaz從小在都市長大後參與原運,直到回部
落尋根後才慢慢認識自己,她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原鄉因為票數集中,原住民投票
所少有這樣的「被迫亮票」狀況,但這卻是都市原住民普遍遭遇到的「關心」──由於都會
區投票所的原民票少到可以算得出來,民主重要的祕密投票價值在原住民選舉中被嚴重破壞
。所以她出來參選的政見是,希望「不在籍投票」在原住民立委選舉中試辦,以此提高都市
原住民的投票率,避免因票數過少而投票意向被自然曝光的可能性。
原住民立委選舉小辭典
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的差別
具備原住民身分者,又分成山地或平地原住民。根據《原住民身分法》,區分依據為光復前
原籍所在地在山地或平地行政區域內,因此未必等同現今戶籍所在地,與族別也不盡然相關
。而山平地之別,會牽動原民立委選舉的選票類別。
原住民立法委員分成山地原住民3席與平地原住民3席,屬於「複數選區」,全國都是原住民
的選區。原住民選民根據自己的身分,投下山地原住民選票或平地原住民選票,得票最高前
三名當選為立委。
原鄉、非原鄉、山地鄉、平地鄉的差別
行政院核定有55個行政區列為「原住民族地區」,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原鄉」,並細分為30
個山地鄉、25個平地鄉;其中30個山地鄉有6個因為升格為6都後,從鄉改為區,例如台北縣
烏來鄉,升格後改為新北市烏來區,但定義上仍是原鄉。
設籍在原鄉並非全部都是原住民,還是有其他族群,只是原鄉的原住民比例較高。根據2020
年1月的原民會數據,原鄉的原住民人口占全國原住民的52.2%,非原鄉的原住民人口占47.8
%。
★更多關於原住民立委選制,請看〈一次看懂原住民立委選舉制度:6席立委如何產生?為
何分山地平地?蘭嶼是山原選區?〉
6張圖看重點:原住民選立委,為何有投票意向被曝光問題?
https://i.imgur.com/tzoWSjj.jpeg
從中選會的歷次選舉統計中可清楚看出,原住民立委投票率長期比全國平均投票率低很多。
2012年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後,根據中選會統計,最近3屆的投票率,總統、區域立委與不
分區立委的投票率都相當,差距不到1個百分點,2012年與2020年的投票率都站上74%。
但將目光轉到原住民立委投票率,不管是山地原住民還是平地原住民的投票率都遠低於總統
及區域立委,其中平地原住民的投票率更低,2012年與總統的投票率相差15.7%,2020年是3
屆差距最少,但也相差了12.6%。(2020年總統與區域立委投票率均約75%,山地原住民投票
率僅68.6%、平地原住民則低至62.3%)
原住民立委投票率低落,常被認為與都市原住民返鄉不便的交通因素有關,但長期研究原住
民投票行為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在2015年《台灣原住民選民投票參與之研究
》中指出,交通因素在原住民投票中的影響並不顯著。
而從Savungaz周遭朋友的經驗出發,《報導者》經過訪談與爬梳數據發現,「投票意向容易
曝光」以及「缺乏政治效能感」也是都市原住民投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https://i.imgur.com/pR3ahqS.jpeg
根據2020年大選資料,全國原住民總選舉人數為41萬4,948票(山地選民21萬5,115人,平地
選民19萬9,833人)。進一步分析原鄉(55個原住民族地區)與非原鄉的選票比例,山地原
住民的部分,山地鄉占57.6%,但非原鄉的部分也有36.8%;平地原住民的部分,平地鄉僅占
45.8%,即使加上山地鄉的1.8%仍未過半。也就是說,非原鄉的平地原住民選票多於原鄉,
這也成為足以左右選情的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非原鄉的平地原住民明明可以就近在設籍的都會區、距離住處只有幾分鐘路程的投票
所投票,但其投票率卻依然遠低於全國投票率,由此可以證明,交通因素對於設籍在都市的
平地原住民投票率並無必然影響。
進一步細看原住民選票的分布,平地原住民部分,最多的是台東市、花蓮吉安、花蓮市、台
東成功、花蓮光復、花蓮玉里、台東卑南、花蓮壽豐。而都會地帶也有許多平地原民人口,
較明顯的如桃園(中壢、龜山、桃園、八德、大溪、平鎮、蘆竹)、新北一帶(樹林、汐止
、新莊、土城、板橋)。
山地原住民選票則集中在花蓮秀林、南投仁愛、南投信義、桃園復興、新竹尖石、屏東來義
、屏東三地門、屏東瑪家、花蓮萬榮、花蓮卓溪、屏東泰武。
由於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立委的選票分開,而設籍在都會地帶的原住民選票分散在各地
區、投票所眾多,但因原住民人數少,因此位於非原鄉的都會區投票所很容易出現原民票數
太少,導致開票後,投票者的投票意向被迫曝光。
https://i.imgur.com/2zx6sW3.jpg
因為原民投票人數太少,導致投票意向曝光的情況有兩種:其一是選舉人數僅有1人且有去
投票者,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稱之為「孤鳥投票所」,但若這一票沒有投票則不計
入;其二是選舉人數在2人以上,但實際只有1人投票,若外界知道是誰去投票,其投票意向
有曝光之虞,葉高華則稱之為「類孤鳥投票所」。
根據2020年中選會資料,山地原住民有1萬557間投票所、平地原住民有1萬609間投票所有原
住民選舉人。
《報導者》依照「孤鳥投票所」、「類孤鳥投票所」這兩項分類進行統計後發現,山地原住
民有18.9%的投票所有投票意向曝光的問題,總數為1,998間投開票所;平地原住民則有19.2
%、總數2,037間投開票所,兩者間有372間投票所重複。也就是說,全國都會區共有高達3,6
63間投票所存在原住民「被迫亮票」現象,約占所有原住民選票開票所的五分之一。
https://i.imgur.com/EGoCes2.jpeg
將中選會資料放入全國地圖中,發現孤鳥、類孤鳥投票所往往出現在非原鄉,集中西半部都
會地區,東半部僅零星投開票所有此類問題。
若以單一鄉鎮市區為單位,山原部分:新北市板橋區有82間孤鳥及類孤鳥投票所,為全台最
多,另外新莊區74間、三重區64間、永和34間、土城31間。其他前十名還有:台南安南區、
彰化市、桃園市桃園區及中壢區、雲林斗六市。
平原部分,仍以新北板橋75間為最多,三重區 50間、永和33間、新店30間、新莊27間。中
部地區,彰化市45間,台中北屯28間。南部地區,屏東33間,台南永康區31間、東區30間。
進一步計算2020年原住民立委選舉投票意向曝光的選舉人數,山地原住民共有1,998張選票
的投票意向被迫曝光,平地原住民則有2,037票,各自占山原與平原的總選舉人數1%。以該
屆原住民立委2萬3千多票即可當選的門檻來計算,目前被迫曝光的選票規模雖然不足以撼動
選情,但仍足以影響原住民投下神聖一票的意願。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周宇修認為,「
原住民被迫亮票」已涉及違反《憲法》第129條:「本憲法所規定之各種選舉,除本憲法別
有規定外,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受訪時指出,從孤鳥投票所在台灣地圖上的分布來分析,這些
投票所位於都會核心與邊緣之間、亦即房地產界所稱的「蛋白區」──例如平地原住民的孤
鳥投票所中,新北市板橋、三重、永和位居前列──可以推測,遷籍至都市的原住民在蛋白
區買或租下房子並將戶口遷至此,直接就在附近投票,因為人數少,可能就只有他們一家人
;反而像阿美族聚集的鶯歌三峽,選舉人人數多,就較少出現孤鳥投票所。
至於為何投票率低,葉高華認為,原住民投過一次票,發現這個投票所可能讓他的投票意向
曝光後,下一次選舉就會擔心這件事,要不要去投票變成難題。
「政治效能感」更是多位學者提到的問題。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莊文忠指出,當現任原住
民立委關注的焦點都在部落或原鄉,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很少得到關愛眼神,原住民又只能
投給山地或平地原住民立委,不能投給居住所在地的區域立委,「出門投這一票的動機在哪
裡?」即使投票所就在走路10分鐘內可以到達的地方,恐怕還是會影響投票率。
莊文忠利用中選會選舉名冊進行投票人分析時發現,49歲以上的原住民投票率比起49歲以下
明顯增加,可能是原住民年紀漸長後,逐漸回到部落,在人際網絡與部落情感驅動下,加上
看得到原住民政治人物走動,因此投票意願上升。
包正豪則以「政治賦權」解讀指出,有當選立委的族群會比沒有立委的族群更熱衷參與投票
,例如在2008與2012年看到阿美族、泛泰雅族(包括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排
灣族的原住民比其他族群顯著傾向投票。
人民無法祕密投票,是對民主價值的侵害
《報導者》統計,上一屆立委選舉,在3,663間有被迫亮票問題的投票所裡,總共4,035人位
選民的投票意向曝光──其中山地原住民1,998張選票、平地原住民2,037張選票。這些數字
與投票結果都是從中選會公開統計資料中交差比對而來。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游清鑫
強調,這是對於祕密投票與人民參政權的一大威脅。
莊文忠也認為,原住民立委席次與人口的比例雖然比區域立委高,但不代表可以忽視投票意
向曝光的問題,每一張選票都應該被尊重,這才是民主價值。
在過去幾次大選中,2019年底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就已公開呼籲,原住民有不在籍投票
的權利,應允許於現住地投票。
連任6屆的國民黨籍平地原住民立委廖國棟接受《報導者》訪問時很驚訝地說:「平地原住
民有2,037張選票的投票意向曝光,這是很嚴重的事,而且人數很多,這已經威脅原住民的
參政權。」民進黨籍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則是強調,連續6個會期都找內政部與中選會關
心這件事,一直持續溝通中,希望政府部門找出解決辦法。
原住民不在籍投票是解方?
https://i.imgur.com/f3ld4Mm.jpg
原住民被迫亮票違反憲法保障的祕密投票原則,學者建議試辦不在籍投票作為解方。圖為20
22年九合一選舉,原住民候選人的支持者參與登記造勢。(攝影/陳曉威)
事實上,中選會近年曾做過非常多次不在籍投票的研究,並曾建議「可考量以公民投票作為
推動不在籍投票的開端」,但之後並未完成相關修法。
游清鑫表示,要解決原住民投票意向曝光的問題,「原住民選舉試辦不在籍投票」是可以考
慮的方向。因為原住民選區與總統相同,都是以全國為範圍,加上許多學術研究都顯示不在
籍投票有助於刺激投票率上升,因此原住民試辦不在籍投票,更有助於提高原住民投票率。
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廖育嶒補充,美國採用提前投票,讓選民可以提早利用
空檔投票,不用局限在一天,另外美國還可讓選民郵寄投票,這都是不在籍投票的種類;韓
國則是一直都實施不在籍投票。廖育嶒強調,不在籍投票除了有助於提升投票率外,搭配事
前登記投票所,技術上可以讓選票較少的原住民集中在部分投票所,避免人數過少導致曝光
原住民投票意向。
「不在籍投票一直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游清鑫認為,民進黨擔心台商不在籍
投票成為中國因素干擾台灣選舉,尤其是總統大選層級;國民黨則是擔心不在籍投票會拉升
對藍營支持度偏低的青壯年投票率,因此朝野兩大政黨在各自有不同疑慮下,按兵不動是最
好的方式。
莊文忠則分析,除了政黨利益之外,對於政治人物本身來說,開放不在籍投票,對於傳統選
區經營將是一大挑戰,在外工作、戶籍仍在老家的人可能會扭轉選舉結果,因此這樣的倡議
很難在既得利益者身上出現,需要更多外在壓力。
長期倡議原住民不在籍投票的包正豪則認為,台灣民眾很在乎選舉的公平性,因此要讓制度
一次改變,全國選民啟動不在籍投票是困難的,但原住民選舉最有機會試辦。其一是原住民
人數較少,山地、平地各20萬票左右,就算有狀況也在可控範圍;其二是其他民主國家都有
的海外通訊投票,確保每一位國民的參政權,也可以讓海外具有原住民身分者試辦,提早多
久時間海外通訊投票才趕得及開票日,並檢討改進流程,例如台灣選舉過去投票時間都到下
午5時,後來提前至4時,就是因為統計發現最後一小時投票的人很少,提早開票可以讓結果
更早揭曉。
莊文忠強調,《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7條規定「選舉人,除另有規定外,應於戶籍地投
票所投票」,因此不在籍投票不需要修憲,只需要修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甚至應該
朝「生活圈」的概念來投票,除了原住民之外,一般選民在居住地一段時間以上就有資格選
舉該區域立委,像目前很多北漂青年,竟然不能選自己居住地的民意代表,卻要返鄉選舉跟
他生活無關的民意代表,這不符合民主價值。
「不要做可以有千百種理由,要做只需要一個理由。」莊文忠如此感嘆。
對不在籍投票的倡議呼聲,中選會、內政部怎麼說?
中選會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表示,為保障原住民選舉人投票祕密,辦理立法委員選舉,如
遇有1投票所僅1名原住民選舉人時,均先徵詢該原住民選舉人之意願後,辦理投票所異動,
調整至其他投票所投票;此次立法委員選舉,已經要求各直轄市、縣(市)選舉委員會朝集
中設置投票所,以及提高異動徵詢回復率的方向研議改善。
此外,中選會重申,針對因故不能於投票日親自前往投票所投票者,採行不在籍投票制度,
涉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如經修法通過,中選會自
當配合辦理。
內政部民政司則回覆,不在籍投票涉及信任度問題,公投事項是對「事」的投票,選務工作
較單純,國內投票權人都一體適用,採行不在籍投票較無爭議;為避免社會疑慮,有關於對
「人」的選舉,將於公投穩健實施不在籍投票後再通盤規劃選舉制度是否採行。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bit.ly/3P5c5D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