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貧母悶殺6歲兒辯「為他好」 檢當庭還原行兇片段令人不忍

作者: saisai9230 (小為)   2023-08-17 23:02:22
1.媒體來源:
ETtoday新聞雲
2.記者署名:
記者黃哲民
3.完整新聞標題:
貧母悶殺6歲兒辯「為他好」 檢當庭還原行兇片段令人不忍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7131/d7131590.jpg
▲新北地方法院。(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台北報導
新北1名許姓婦人去年(2022年)涉用枕頭悶死6歲親生兒子,被起訴殺人罪嫌,新北地院
由職業法官與素人國民法官共組合議庭審理這件悲劇,今(17日)開庭除調查行兇動機,
也釐清許婦精神狀況有無減刑事由,辯護律師主張許婦遭自身重鬱病情綁架、影響辨識與
控制能力,檢方揭露許婦供稱的犯案片段,強調許婦當下沒有幻聽幻覺與妄想,而是因報
復前夫而奪走兒子生命,應負完全責任。
檢辯對許婦涉殺害親生獨子的客觀事實都不爭執,辯護律師為許婦爭取精神抗辯、符合自
首要件以及有情堪憫恕之處共3項減刑資格。今(17日)開庭時,辯護律師指精神鑑定顯
示許婦長期受自身重鬱症「綁架」,被社交退化、無助等多重負面因素困住,有如「站在
蹺蹺板最頂端、想下來卻下不來」。
許婦在辯護律師詰問時,哽咽說婚後一直很焦慮煩躁、易怒愛哭,自覺生病了,但聽朋友
說看精神科只會開安眠藥,旁人還會有異樣眼光,所以從沒就醫,也沒告訴家人,案發前
半年就想自殺,覺得自己婚姻失敗很沒用,事發時無法控制自己而悶死小孩,直到住院、
收押在看守所後,才慢慢清醒「我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許婦聲稱親手「送走」兒子,很難過也很痛,她當下一直哭,「我知道我發病了,失控了
」,然後她自戕「很開心要一起走,是一種解脫」。至於為何不把兒子交給前夫讓自己喘
口氣,許婦說「不想給他接手,就是不想!我只想跟小孩在一起。」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5740/d5740305.jpg
▲檢方用許婦先前供詞還原殺害6歲獨生子片段過程,令人不忍。(示意圖/取自免費圖
庫pixabay)
檢方用許婦先前歷次供詞,還原許婦殺子部分片段,包括用枕頭悶住兒子頭臉,兒子掙扎
叫著「媽媽我快不能呼吸」,許婦不鬆手還自稱告訴兒子「寶貝,媽媽撐不下去了」、「
媽媽要走了,你跟我走好不好」,當兒子雙手癱軟停止掙扎,「就知道他走了」。
檢方這段陳述,令法庭氣氛頓時沉重,多位旁聽民眾露出不忍神情,許婦盯著投影幕,一
臉木然。
檢方指許婦聲稱兒子答應一起走,「他真的有說,我還叫他抱著我」,姑且不論6歲兒童
是否理解死亡,光是被枕頭悶住頭臉「怎能說話」,就很不合理,但從許婦這些敘述,加
上她行兇前預寫遺書、事發當天上午編理由跟兒子的國小導師請假,可見許婦當時精神意
識很清楚,沒有幻聽幻覺或妄想。
此外,檢方指許婦怨恨前夫有錢帶小三出去玩卻不關心小孩,並自稱家庭負債都是她在背
、前夫和婆家嫌棄她不懂持家等,但實際上,前夫離婚後按月支付1.5萬元生活費,許婦
離婚前曾捲走僱主160多萬元,也是前夫去協調按月攤還,許婦始終拒絕交代金錢流向,
案發前被前夫詢問兒子怎沒上學,許婦選擇「不理會」。
檢方認為,許婦行兇時毫無辨識或控制能力不足的狀況,反而言談中宣洩對前夫與婆家的
不滿,例如修改遺書加上「你們家不配有我血脈的小孩」一語,更顯示報復前夫的念頭引
爆殺子動機,許婦「一廂情願覺得(共赴黃泉)對兒子比較好」,其實動機「最終來自報
復情緒」,不是不能控制自己,「而是不想控制」,應負完全責任。
辯護律師表示很遺憾本案並沒檢視小孩生父有無責任,且精神鑑定的參考資料不完整、過
程有瑕疵,使許婦可能受病情影響而犯案一事被淡化,但許婦深信無人比她更適合照顧兒
子,「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可能會認為(共赴黃泉)正在拯救子女」,辯護律師並喊話國
民法官基於人權保障,應對許婦重做精神鑑定。
本案源於許婦(37歲,在押)2021年11月和前夫協議離婚,約定共同監護6歲獨生子、輪
流照顧1到2周。去年(2022年)10月19日上午,許婦和兒子同住期間,在租屋處涉用枕頭
悶死兒子再持刀自殘頸胸,兒子的國小導師起疑男童多日請假沒到校,通知許婦前夫了解
,當晚9點多發現許婦負傷流血昏迷、兒子斷氣已現屍斑。
許婦送醫保住性命,到案被羈押至今,她認罪聲稱後悔鑄下大錯,因為不捨兒子獨自留在
世間會受苦而行兇。辯護律師主張許婦因婚姻失敗、經濟困頓加上至親過世等打擊,加上
自身重鬱病情影響而犯案。
本案是新北院首件國民法官參審案件,也是全國第1件由國民法官參審的母殺死悲劇,新
北院選任6位國民法官及4位備位國民法官,與3位職業法官共組合議庭,昨(16日)起連
續審理3天,預定下周二(22日)下午4點宣判。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817/2563393.htm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