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共打壓失利 立陶宛議員:我們贏了

作者: Articuno (icebird)   2023-08-09 12:33:52
中共打壓失利 立陶宛議員:我們贏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1I4_WviV8
【新唐人2023年08月08日訊】立陶宛國會議員馬爾德基斯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共意圖
打壓立陶宛作為負面案例,結果卻事與願違。立陶宛民眾反抗強權的傳統,在中共強力打
壓下,立陶宛頂住壓力並贏得這場較量,為其他國家要如何和中共打交道,做出完美示範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2021年率先退出由中共領導的17+1合作機制,之後更允許台灣在維
爾紐斯設立代表處,受到中共前所未有的打壓,包括經濟報復和外交關係降級,並迫使立
陶宛駐中大使等官員離開中國,企圖殺雞儆猴。
立陶宛國會議員馬塔斯·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8月5日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共
最初對立陶宛進行打壓時,想到的是閃電戰和一場速決戰,以展示北京的力量,認為立陶
宛政府在這種強大攻勢下會垮台或做出讓步,結果卻出乎外界意料。
馬爾德基斯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7月中在立陶宛首都舉行峰會,而我們的經
濟在中共制裁後的一年半中成長45%。」
頂住中共壓力,立陶宛贏了。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中共希望能夠跟歐洲國家要做更進一步深入關係的時候,著
重的都是所謂的經濟的誘引。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包括立陶宛在內,跟台灣合作的這些
歐洲國家,那除了經濟,當然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的產業,還有對世界的影響之外,其實更
看重的是民主價值,還有一個是安全的問題,特別是國家安全的議題。」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其實反過來說,你順從中共沒有好處,可以舉一個反面例子,比
如說像三星,那時候在中國就一直覺得自己的利益很大,到最後就變成什麼了?在2022年
的時候,最後三星的盈利才6%,歷史上跌了94%,那就是在國際問題上其實認不清,老覺
得捨不得自己手裡好像得到的那些利益,到最後全完了。後來韓國的國策變了以後,事情
完全又開始往回轉了。」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認為,和中共打交道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不懼怕它,只要堅持最後終
究獲得利益。
李元華:「不光是立陶宛,澳洲也是這樣。澳洲在疫情之初,要國際獨立調查病毒來源的
時候,中共不是發了瘋似的所謂制裁嗎?澳洲也不是一開始那麼硬氣的,是越來越硬氣,
也是中共逼的,其實立陶宛一開始也沒這麼硬,它是照死人逼,那人家只要不退讓,到最
後就真的是柳暗花明了。」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代表黃鈞耀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一個國家的生存,它的長期
的價值理念,比短期的經濟利益要來得更重要。立陶宛與台灣共同的價值觀是雙方發展關
係的基石。
中共的「戰狼」外交也讓立陶宛人感到不滿,包括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共外交官抗議立陶
宛民眾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集會,讓立陶宛看清中共霸權本質。
董思齊:「中共用的方式就是希望能夠用大撒幣的方式,能夠吸引歐洲的國家,同時又在
外交上用各種強制的方式,希望其他國家都能夠順著中共的方式。所以我們也看到,中共
在這幾年的戰狼外交,事實上在歐洲產生了反作用,同時在俄烏戰爭持續進行的過程之中
,歐洲對於共產主義,還有對於威權國家的排斥的心理越來越強。」
立陶宛國會議員馬爾德基斯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立陶宛是一個榜樣,對其他國家,特
別是歐洲國家,帶來了不同的作用力。三年前中國一直只被視為一個可以出售產品的市場
,而不是一個政治話題。但現在,歐洲人在提到中國時,關注的不再只是它的市場,還會
考慮到安全威脅和人權等其他問題。
董思齊:「其實不只立陶宛,包括匈牙利、捷克這些過去跟台灣好像不只是距離遠,心理
上也比較遠的國家,慢慢近年來跟台灣之間的關係也有所改善。我想這也是因應時代的變
化,以及各國的國家利益所造成的一個狀況。」
立陶宛學者指出,立陶宛允許開設「台灣代表處」的決定也促使歐盟表態,停止躲在「毫
無意義的外交辭令」背後。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高玉
https://www.ntdtv.com/b5/2023/08/08/a103763507.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