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北京的特大暴雨下在台北會淹水嗎?

作者: analiya (莉雅)   2023-08-03 10:59:40
看到鄉民說中國每年都有大洪水。
這個話題其實引申一下很有意思,甚至能夠在地理決定論的層面摸到中國這個大一統思想的
由來根源。
1、中國確實每年都有洪水和乾旱。
因爲大陸季風性氣候,每年中國的整體雨量是穩定的,但每年主要降雨的地方不一樣,而且
波動極大。
所以造成,每年都有數省的地方承受全中國多數雨量,而有數省的地方因爲降雨今年沒下到
這邊就開始乾旱。
比如今年,華北大雨,但南方很多地方歷史同期水位最低。每年下雨和乾旱的地方都不一樣
。所以,你想找中國大洪水和乾旱活不下去、影響農業的新聞,每年都有,必然有。
2、這種氣候、地理環境很大程度決定了中國數千年的大一統思想。
如果一省自己玩,全都是小國寡民,那就別活了。也許今年洪水,絕收。明年乾旱,絕收。
後年乾旱,絕收,第四年洪水,絕收……也許撐過去有10年風調雨順,但你撐不過去。
尤其是古代,情況更嚴重。
這就決定三個基本事項:
一是捆綁在一起,三成土地受災,總有七成土地沒災,互相幫助一下,都能活下去。從而形
成天下觀。
二是强力的中央政府,也就是聖人觀。應對自然災害,最需要集權的中央政府統一組織人力
,從神話的大禹治水就開始。統籌分配各地的物資,需要强力的政府有效控制,甚至深入到
戶籍、產量等極細微的地步。
三是宗法制度,對於自然災害,個人根本活不下去,只能依靠家族抱團。
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一脈相承的大一統格局。
最後,看看孟子嘴中昏庸的魏梁惠王當初就懂的道理,也是中國政府、華夏民族自古生存的
一個基本政策。
《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
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梁惠王〔對孟子〕說:「我對於國家,可算是操心到家了。河內地方遭了災,我便把那裏的
百姓遷到河東,還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災也這麽辦。細察鄰國的政治,沒有一
個國家能像我這樣費盡心思的。盡管這樣,鄰國的百姓並不減少,我的百姓並不增多,這是
為什麽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