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房價壓縮購屋空間!全台買房「蝸居化」

作者: crocus (哪來的)   2023-06-24 14:39:48
1.媒體來源:TVBS
2.記者署名:記者 陳文越 / 攝影 陳旭毅 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高房價壓縮購屋空間!全台買房「蝸居化」
4.完整新聞內文:
什麼都在漲,包括房價,雖然今年房市降溫,但價格還是緩漲的態勢,而隨著房價高不可
攀,也進一步影響到台灣人買屋的面積是越來越小,尤其雙北地區的平均購屋面積,已經
掉到22.3坪。
北市社區主委陳有鵬:「這就是我家的客廳,那旁邊就是我家的餐廳。」
客廳走出去還有一個小陽台,室內30坪兩廳三房的格局,有主臥還有收藏跟書房,很夠主
委夫妻倆生活,而這樣的空間,以台北市中心來說,已經算非常大。
北市社區主委陳有鵬:「空間太小的話一定會覺得說很壓迫,每個人的活動空間你要有一
個合理化的活動空間,不能說回來只有一個地方睡覺,那你空間如果說不夠的時候,你的
心情就會很不好,(這邊房價漲幅大概從以前到現在,大概漲很多嗎)從以前60.70萬一路
漲80.90萬,現在都超過100萬了,所以已經是非常,覺得非常可怕,最近三年五年就一直
不停的漲,有去無回。」
記者陳文越:「而這個房價越來越貴,也進一步連帶影響到台灣人買房的面積,看到了今
年前4個月,平均買賣移轉面積,是來到30.6坪,相較於七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時候,
少了3.1坪,其中又以台北市的小宅化,最為明顯。」
看看2017到2022年,台北市的平均購屋面積,還能維持在24到26.6坪,但今年初的數據,
已經掉到22.3坪持續探底,新北市也沒好到哪裡去,去年僅剩下25.4坪,成為2016後的新
低,高雄市買賣移轉坪數平均,也跌破了30坪,而六都之中最好的是台南市36.6坪,但跟
前幾年平均移轉都超過40坪的狀況比起來,也差了很大。
房屋企畫研究室總監郎美囡:「當然第一點就是房價開始越來越高了,所以以總價優勢來
講,小宅的話它比較有這個價格競爭力,那麼再來的話,是社會結構的問題,因為不婚不
生,跟少子化的一個影響,所以大家需要的這個面積,當然也越來越少了,那三代同堂的
大幅減少,所以對於小宅的這個需求度,也明顯的增加,那另外一方面,像是這個台南高
雄,在過去這個以大坪數透天為主的交易區域,近幾年也是以這種大樓類型,的這樣子房
子越來越多了。」
高房價壓力下,台灣也準備迎來「蝸居」時代了嗎,換算每人平均居住空間,台灣人每人
居住面積為15.6坪,數字看起來不小,但這是還沒扣掉超高的公設比,實際坪數恐怕還要
再大打折,若是跟其他鄰近地區比一比,地狹人稠而產生出各種小宅的日本,人均居住更
小,僅有面積10.6坪,而充斥著"奈米公寓"的香港更不用說,腹地小房價高,讓人均居住
面積僅有4.8坪。
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其實像東京,更明顯其實在香港,那基本上房價越高越
都會化的一個城市,那它的一個因為房價的居住在家,不管是租金或者是房價,都相對高
的狀況下,那他就只能用這種居住空間得比較小的狀況,來取代生活的一個基本需求這樣
,那其實我們這次觀察,其實全台主要都會區,都出現類似的現象,那主要反應過去兩年
,其實房價上漲的速度是很快的,可能台中台南高雄,後來因為房價從2字頭,一路往3字
頭或4字頭,上漲的一個過程中,其實台北的開發商有過去雙北的一個發展的經驗,他們
會把一些空間的尺寸給壓小,那在總價部分去控制,迎合現在消費者的一個需求,所以整
個即使是三房,一樣的產品,三年前跟四年前,跟現在的一個格局坪數來講,就會很明顯
的差距。」
把時間軸拉長來看,20年來台灣房價已經成長接近2倍,但薪水卻持續停滯,種種大環境
迫使下,也連帶使居住空間,呈現倒退嚕。
5.完整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2160085
6.備註:抓緊了,台灣經濟要起飛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