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獨/尿篩有數值≠有用藥 醫檢師教你正確判讀檢驗報告

作者: devidevi (蜜蜜)   2023-06-14 11:16:54
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2.記者署名:
記者 邱宜君
3.完整新聞標題:
獨/尿篩有數值≠有用藥 醫檢師教你正確判讀檢驗報告
4.完整新聞內文:
新北市板橋某私立幼兒園涉嫌餵藥案真相未明,不少家長可能都想把小孩帶去檢驗所驗巴
比妥鹽,但拿到篩檢報告時,可要小心解讀。專家提醒,檢驗流程分初篩和確認兩步驟,
初篩報告數值在200ng/ml以下就是陰性,不能推論有用藥。要是不放心、不能接受,就要
用質譜儀再驗一次,若質譜儀仍有檢出,才能說可能有用藥。
日前有媒體報導,一名5月中旬報警的家長出示孩子4月27日的尿液篩檢報告「巴比妥數值
高達64」,某毒理學專家評論「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小孩體內」,即認為零檢出才是唯一合
理結果,但醫檢師指出,這一連串解讀顯示對諸多檢驗方法及報告的不了解。
醫檢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高智雄發現,電視新聞秀出的那張報告單是「巴比妥鹽篩檢
barbitorates screen」,結果為陰性(-),因為所列出的64這個數字,小於陽性閾值
200ng/ml。為什麼有檢出數值還不能斷定陽性?難道不該零檢出?這就要從與檢驗方法的
特性及侷限說起。
台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兒童急診科主任曾偉杰昨接受本報採訪表示,免疫法是利用藥
物結構上的特徵來進行反應,很可能會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問題,也就是誤認了其他物質
,臨床上這兩種情況都會遇到,這時候就要用質譜儀複驗。
曾偉杰表示,目前國際公認標準藥毒物檢驗方法是「氣相層析質譜儀」或「液相層析質譜
儀」。免疫法是認結構特徵,質譜儀是看特定物質的分子量,更為精準。如果對免疫法的
結果有疑慮,可進一步用質譜儀確認。
既然質譜儀最準,為什麼還要先篩檢?高志雄表示,一般尿液藥物篩檢的使用時機是懷疑
48小時內有用毒,其角色是「初步檢驗」,並不以零檢出為陰性,而是低於閾值為陰性。
《濫用藥物尿液檢驗作業準則》第19條明定「尿液檢體經確認檢驗結果低於前條閾值者,
應判定為陰性。」
高智雄表示,一般程序上,如果篩檢陰性,就不會再做質譜儀分析。要是對篩檢結果有疑
慮,可進到第二步,用質譜儀「確認檢驗」,假使質譜儀也驗出濃度,才能說有用毒。如
果質譜儀也看到低濃度檢出,可能顯示曾經用藥,但已被代謝了一段時間。如果一開始就
擔心已經錯過最佳採檢時機、體內濃度不夠高,也可以直接上質譜儀。
不過,即便初步是檢驗陰性、質譜儀也未檢出,這也不代表絕對沒用毒,關鍵在於要採檢
時機是否夠即時。高志雄表示,若是已經使用多日,物質已經被人體代謝、排出,也會導
致未檢出的結果,但這就是採檢時間太慢的問題。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233649
6.備註:
https://reurl.cc/b977po 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
某毒理學專家(評論「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小孩體內」,即認為零檢出才是唯一合
理結果,但醫檢師指出,這一連串解讀顯示對諸多檢驗方法及報告的不了解。
民眾黨的不懂數值就去問柯文哲,不要不懂就跟著出來開記者會
跟著打小孩子體內不應該驗出6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