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4個月總財損21億創同期新高「台灣與詐共

作者: lycppt (清)   2023-05-22 16:05:54
ETtoday新聞雲
4個月總財損21億創同期新高「台灣與詐共存」 打詐四法立院速三讀
2023年05月21日 15:27
https://i.imgur.com/atBm46L.gif
▲從刑事局提供今年1-4月詐騙統計案件數和財損金額,累積達21億,其中投資詐騙的財損
最高,有11.4億。(圖/陳詩璧製表)
記者潘姿吟、劉昌松、陳詩璧/整理報導
「台灣詐騙調查報告書」專題以6大詐騙手法為線索,深度探索詐騙黑幕,脈絡化分析犯罪
行為對國人所帶來的深遠影響。透過採訪被害者、金融機構、警界、法界以及社群媒體,我
們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詐騙問題的根源,凝視現今網路詐騙犯罪的結構問題。然而,根據刑
事局在5月15日所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詐騙案件數量和財務損失金額依然高居不下。今年1
月至4月的財損攀升至21億元,相較於2021年的14億元和2022年的19億元,數字竟再登高峰
:其中,「投資詐騙」在短短4個月內累計損失達11.4億元,佔總財損的5成,顯見是一個持
續威脅著國人日常的嚴峻問題,打詐國家隊仍苦苦追緝。這場打詐之戰的艱困與深遠,值得
我們的深思。
今年5月4日,行政院發佈了名為「打詐綱領1.5版」的重要政策,旨在以堵詐、懲詐、識詐
以及阻詐四面向執行行動,並表達了修正五法的決心。在此之後的5月16至19日,立法院連
續三讀通過了《刑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洗錢防制法》,以及《人口販運防制法》
的部分修法。這些政策措施被視為打擊詐騙犯罪的重要步驟,預期將有助於建立更加健全的
法律體系。
動員採訪團隊32人 長達半年調查與追蹤
在過去的半年中,《東森新媒體ETtoday》整個團隊的32名同仁,經歷了3個月的企劃,以及
長達半年的調查與循線追蹤,從4月10日開始,展開了一連42天的連續報導,連續推出超過5
0則新聞,全面剖析了詐騙問題的結構性,呈現詐騙活動的猖獗程度和對社會的嚴重衝擊。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民眾對詐騙問題的認知和經驗,《ETtoday民調雲》推出了一項重要調查
,透過發放「台灣成為詐騙之島,您對詐騙知多少大調查」問卷調查,獲得了眾多民眾的回
饋。
https://i.imgur.com/6UsW50x.jpg
▲民調結果顯示,曾被詐騙過的人,遇到詐騙有近4成3「自認理虧」。(圖/取自ETtoday
民調雲結果)
祭出民調系統 近4.3成台人自認理虧
驚人的結果揭示出,有近9成民眾在過去曾收到詐騙訊息。更令人擔憂的是,被詐騙損失金
額的統計數字,有近4成2民眾的財損金額落在1千到5萬元之間,這不僅對個人經濟造成了嚴
重的打擊,也對整個社會經濟體系帶來了負面影響。此外,調查還凸顯了民眾對待詐騙事件
的心態,將近4成3的受訪者被詐騙後的態度是「自認理虧」。《ETtoday民調雲》的調查結
果,將詐騙問題的規模和嚴重性攤開在了公眾面前。
詐騙不僅僅是一個個案件的堆疊,更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犯罪產業的象徵。當6大詐騙手法「
一頁式詐騙」、「盜個資詐騙」、「包裹詐騙」、「求職詐騙」、「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電信詐騙」報導,依序接力上線時,內政部長林右昌率先行動,展開一連串的拜會,與社
群平台、警政署以及165防詐諮詢專線等相關單位對話,試圖從源頭解決這個問題。對此,
企業也回應迅速,Meta(臉書)承諾在24小時內下架任何有疑慮的「名人被盜照盜開網站廣
告」、Google承諾會盡快下架。接著,數位發展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金融監
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法務部以及國家發展委員會等相繼行動,針對詐騙問題展開調查
和防範措施。警政署也派遣更多人力到165防詐諮詢專線,以加強詐騙事件的處理能力。
https://i.imgur.com/egxYfzu.jpg
▲截至5月20日前,打詐五法修正案,立院三讀通過的有四件,僅剩投顧法,還沒三讀通過
。(圖/記者陳詩璧製)
6大詐騙手法報導接力上線 對應政策接連推出
在整個打擊詐騙的努力中,5月3日,高等檢察署成立了查緝詐欺及資通犯罪督導中心,旨在
加強對詐騙犯罪的追查和監督。隨後的5月4日,行政院召開記者會,詳細說明了「打詐綱領
1.5版」,並宣布了修正五法的決心。立法院也在這一波努力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5月16日
,三讀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和《刑法》的修正案,緊接著在5月19日,再通過了《洗錢
防制法》和《人口販運防制法》相關條文的修正案。
https://i.imgur.com/QO99dCd.jpg
▲今年1-4月詐騙統計案件數逐月上升,其中投資詐騙案件和財損金額最高,4月單月就有4.
2億。(圖/陳詩璧製)
儘管政府和相關機構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打擊詐騙犯罪,但詐騙活動仍然在不斷演
變和蔓延。根據警政署刑事局5月16日提供的詐騙案件統計數據,2023年1月到4月,4個月的
詐騙案件總數有9650件,總財損達21億,是近三年同期新高,詐騙形態最多「投資詐騙」,
4月單月財損數就有4.2億元。
在網路世界中,詐團盜用名人身份的使用者不斷變換,不變的是,他們都在利用盜取的帳號
和照片建立假的炒股社群,在各個平台上放送廣告,以投資為誘餌,吸引不知情的民眾加入
並引其上當騙錢。
https://i.imgur.com/e55kcIc.jpg
▲波特王、知名企業家何麗玲和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文淵接連被盜照片,波特王跟總統蔡英文
合照、何麗玲跟已故前立委黃義交等都被詐騙集團盜照使用。(圖/截自臉書廣告檔案庫)
一位資深檢察官指出,目前檢警的調查正當法律程序,取得領款畫面恐需時逾3週,追查時
效遠不及前述不法金流換車速度。這種情況下,對於高風險交易形式,加強約制措施變得非
常必要。
主管機關應支持金融機構 提高追回款項的可能
因此,如何運用「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中的「交易監控」、「加強客戶審查」和「婉拒
建立業務關係與交易」等相關規定變得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約定轉帳申請時,若申請人與受
款人之間缺乏一定的親屬關係或民事法律關係(例如買賣或僱佣),應視為高風險行為,需
要進一步加強客戶審查。金融機構有權要求申請人詳細說明資金的來源和財富的來源,同時
需要提供可靠且獨立的資料作為佐證,否則應「婉拒建立約定轉帳的業務關係」。
對於突然出現的大筆金流,金融機構可以利用「交易監控」將其列為預警交易,視為從一般
風險轉為高風險的信號,並在適當時機進行「持續審查」。在進行持續審查時,同樣需要進
一步「加強客戶審查」。如果無法完成這一強化客戶審查的程序,金融機構應該拒絕進行交
易。在某些情況下,金融機構甚至可以婉拒提領或轉出資金,將資金退回至原來的轉出帳戶
。所有這些策略和措施都在「金融機構防制洗錢辦法」中明確規定。現在的關鍵在於主管機
關是否支持金融業者全力執行這些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受害人追回款項的可能性。
警方結合洗防處資料庫 雙管齊下提升效能
各縣市刑警專責單位積極跟蹤金流至現金車出金點,追查得到各個層面的帳戶號碼和提領畫
面後,將這些關鍵資訊整合匯入警政署或刑事局的資料庫。透過大數據分析,快速進行立案
派案,由相關性最高的地檢署負責指揮偵辦並執行相應的強制處分措施,優先專注於查緝現
金車的司機。同時,如果能夠進一步整合調查局洗錢防制處的資料庫,警方可以從被害人端
由下而上,以及洗錢防制處資料庫由上而下的雙管齊下方式,加快查緝現金車的速度,以提
升打擊詐騙的效能。
不過,詐欺和洗錢一直是一體兩面,透過隱匿和掩飾實質受益人的身份,將被害人的資金轉
移到自己的支配下,用於個人花費。對此,經驗豐富的檢察官認為,若能夠有效實施洗錢防
制法和相關法律,可能是目前打擊詐騙的方向。
https://i.imgur.com/n8q6Ceq.jpeg
▲隱碼技術意指從客服、出貨廠商、物流都不會有客戶完整資訊。(圖/資料照片)
數發部推「隱碼技術」 資安專家:結構問題待處理
為了防範詐騙行為,數位發展部提出7大措施,其中包括在電商領域採用「隱碼技術」,確
保資料中心、出貨廠商、客服以及物流等各環節無法取得消費者的完整個人資訊。
資安專家P先生指出,詐騙集團通常透過入侵網站、APP等方式竊取會員個人資料和購買紀錄
,然後提供專門從事詐騙電話的團夥,進一步對民眾進行詐騙行為,「然而,提升網站的資
安等級比隱碼技術更為有效,且打擊詐騙應該是結構性問題,而非單點解決。」P先生說,
過去曾發現「im.B」存在異常的金流行為,主動搜集相關資料並通報,然而因為「缺乏被害
人報案,無法立案」,錯失良機。
「當詐騙事件發生時,幾乎只有警方才敢回應民眾所遭遇的情況,並給出詐騙與否的明確答
案!」對此,資安專家回想多次積極反應的經驗,不管是致電事件主辦企業客服或公家機關
求證事實時,經常得到不確定的回覆,只能被動請民眾去電詢問165防詐諮詢專線。
資深員警吳先生表示,當所有單位的詐騙問題都集中到165防詐諮詢專線時,經驗豐富的員
警能夠直接判斷是否為詐騙案件。但詐騙手段日新月異,對於沒有遭遇過的情況,則需要來
回函件與各相關單位進行諮詢,「在這樣的來回溝通中,民眾被騙的錢早已經落入詐騙集團
口袋。」吳先生無奈道。
https://youtu.be/tRodg1ewXrs
台中市1名35歲林姓女子結識男網友,林女為了見男網友,特地精心打扮,穿著火辣低胸裝
、大波浪長髮,不過見面前得先購買點數,林女只帶2萬元,無法付出對方要求的5萬,竟被
對方三字經痛罵,還語帶恐嚇說「我知道家你住哪裡」,讓林女驚嚇不已,超商店員發覺有
異報警,警方獲報到場拆穿一場騙局,林女得知受騙,崩潰大哭,這個案子是假男友詐騙的
PUA個案。
詐騙手法圍繞兩大核心:「慾望」、「恐懼」
詐騙問題的嚴峻,已經是嚴重的社會問題;被害者苦悲、金融機構陷窘境,警界、法界以及
社群媒體則糾結。金融機構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來應對詐騙風險,從建立防詐騙系統到加強
客戶教育和風險管理。警界和法界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必須不斷提高調查能力和
法律執行效率,以應對詐騙犯罪的快速變化。而社群媒體的興起也為詐騙犯提供了一個廣闊
的舞台。
前警大教授,現任永豐銀行資訊安全處副處長高大宇觀察,「詐騙不會消失,但會轉移!」
他認為,近年詐騙事件之所以突然激增,和疫情改變人們生活型態很有關係,至於詐騙防護
最困難的地方,高大宇秒回:「當然是危機意識啊!」
在這個虛擬世界的年代,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變得愈發隱匿且具有欺騙性。從偽造的網站和
虛假的社交媒體帳號,到精心策劃的電話詐騙和網路釣魚,詐騙分子總是能夠找到新的方式
來欺騙人們的信任。被害者承受的痛苦無法言喻。他們不僅失去了金錢和財產,更重要的是
失去了對社會的信心和尊嚴。
企業端「趨勢科技」推出了防詐辯識服務,「Whoscall」利用資料庫提供即時預警並全面阻
擋惡意電話。非營利組織如「麥擱騙」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加入了這個領域。在2022
年,趨勢科技的全球消費市場開發暨行銷協理劉彥伯以個人名義,成立非營利公民社團「真
的吧訊息事務所」,目前與政大語言學研究所合作,提供免費學習平台,以提供使用者一系
列的教育資源,幫助大眾理解詐騙者在語言層面上使用的策略。
透過深入挖掘詐騙犯罪背後的黑暗,我們不禁對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感到震驚。銘傳大學犯罪
防治學系的王伯頎教授提到,詐騙手法一直圍繞著人們的「慾望」和「恐懼」不斷變化。當
人們面對自身的慾望和恐懼時,他們渴望著快速賺錢,希望擁有高薪且輕鬆的工作,同時也
害怕假檢警、假男友的PUA以及親人急需錢治病等情境。詐騙集團利用這些慾望和恐懼,編
造一個故事,以此來「騙取」他人的財物。
當騙術跟傳染病毒一樣,手法不斷突變更新詐騙,人不得不與「詐」共存,能不能保持冷靜
、從邏輯分析套路,找到真正的答案,做出判斷,讓思緒不被話術牽著走,進而守住錢財,
是一場人與詐騙的持久戰。這場戰爭的艱困與深遠,值得我們的深思。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521/2503393.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