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索命的藥檯──那些隱身派對趴裡的愷他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3-05-04 08:54:17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
文字/李雪莉
攝影/余志偉、許 倩、林彥廷
核稿/何榮幸;責任編輯/黃鈺婷
3.完整新聞標題:索命的藥檯──那些隱身派對趴裡的愷他命和新興毒品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EjhDQTV.jpg
台灣的藥桌派對近年從酒店擴散到旅館、KTV等娛樂場所,新興毒品也開始廣泛地傳遞給有
好奇心但毒識感不強的年輕族群。(攝影/余志偉)
藥檯、搖桌、音樂桌最早在十年前已出現,但2016年W Hotel死了一名21歲的傳播妹後,台
灣社會才意識新興毒品已流傳開來。
2023年的今天,回看台灣的藥桌派對是怎麼出現,又如何轉變?毒品的吸食地點除了八大行
業外,怎樣擴及飯店、汽車旅館、KTV、遊樂場?新興毒品派對裡為何有為數不少女性與年
輕人?法務部在過去兩年加大管理「特定營業場所」的做法,對台灣的藥桌派對帶來什麼改
變?
對廖睿辰來說,眼前的景象再熟悉不過了:接到汽車旅館櫃檯人員的通報,緊急進到旅館裡
混亂的房間,那些散落著的毒咖啡包、空酒瓶,當事人眼神渙散、身體處於40度的高熱,甚
至緊急送醫後不治的例子,在他的值勤現場不算少見。
40歲的廖睿辰現任新北市刑警大隊技正,之前曾任新北刑大偵查組組長,也在偵三隊負責過
毒品查緝3年。他說,那幾年見過十幾件在旅館裡施用毒品致死的個案,都是2、30歲以下的
年輕人,男女都有,「現場沒有(用來注射靜脈的)針頭,普遍是毒咖啡包用很多,混酒或
搭配吸笑氣,最後身體受不住。」
藥檯、搖桌、音樂桌最早在十年前已出現,派對裡的藥檯,像是一個不斷演化的生態,從以
往較局限在特定行業或隱密角落,如今浮現在各種社交的場域。
那些年,酒店裡的藥桌小姐
19歲進入酒店業、從業已十多年的酒店公關經紀人云云(化名),有不少近身的觀察。她形
容最早的「藥桌」是八大行業的公關陪著客人使用安非他命,她們拿著打火機隔著小玻璃瓶
或錫箔紙幫客人加熱燃燒粉末,一起吸食,有時連帶一些性服務。
云云回憶,雙北市的酒店後來發展出「酒桌」與「藥桌」的不同服務,有的酒店經紀人會邀
約不太能喝酒、無法跟客人拚酒的公關,「試試另一種工作」。那個「另一種工作」指的正
是「藥桌小姐」,就是在桌檯上幫客人「泡咖啡」(毒咖啡包),或是拿卡(指信用卡或名
片)把愷他命(Ketamine,又稱K他命)或安非他命壓碎成粉末,幫忙捲成菸,有時公關也
會一起食用。
在強調業績的酒店裡,酒桌小姐除了賺時薪,還能透過推銷酒品從中抽成;但對不擅長喝酒
的公關來說,藥桌是另一種選項。
由於吃藥後會過於興奮或陷入昏睡,藥檯的消費文化也不同。通常酒店會要求點藥檯的客人
,買定的時數最短4小時起跳(註),為得是確保小姐從使用到醒來的這段過程的安全。北
中南不同區域的規定也有些差異,有些區域的酒店會要求時數要買到小姐凌晨下班。
云云說:「最怕小姐用了藥桌,又跑酒桌,那對身體(負擔過重)太危險。」雖然她觀察到
,用藥的客人不論是進入混沌、ㄎㄧㄤ、放空、情緒高亢,狀態普遍比較開心,比較不會有
酒桌客人喝醉酒打人、吵架、騷擾等情況,但她說自己不喜歡擔任用藥公關的經紀人:
「因為多數用了藥就無法穩定勞動,接著就是請假、借錢、跑路、做性交易,甚至當起藥頭
。」
「以前請喝酒,現在請吃藥」,當藥桌進入派對、旅館、KTV
藥桌的味道濃烈,不是酒店的主流,高峰期,雙北市約有20多間酒店提供藥桌服務,近年只
剩個位數字。但不論是刑警或酒店公關都觀察到,警察臨檢頻繁、社群媒體蓬勃,讓藥桌文
化早已呈現巨大的變化,去中心地往外擴散。
這種從八大行業外擴的型態,近年透過微信、LINE、Telegram等封閉社群漫開,不但有「妹
頭」的經紀群幫公關接案,也多了接案的個體戶。
去中心化後的藥桌生態,靠的是各種社群上的「個版」,個版上提供給客人下單,以及傳播
妹接單的媒合服務。我們進到數個寫著「XX傳播娛樂」的群組裡,窺見訊息裡,大量徵求女
性一起玩藥的訊息:
地點:XXX Hotel
時間:立即
類型:♪ 缺3
鐘數:保障*4
檯費:4/8,000-10,000(指4小時8,000到1萬元)
車資:200
通常個版上的訊息很直接明瞭,而且要人通常要得很急切。音樂符號「♪」指要能一邊陪唱
KTV,一邊吃毒品共嗨的「音樂桌」,也有人稱是「搖桌」或「藥桌」。有經紀人會派車伕
送公關至指定地點,而沒有經紀人的公關若加入個版,也可以直接回覆接案,並支付個版版
主一定抽成費用。
但藥桌文化的擴散也不僅只出現在金錢交易的傳播妹。近年包括在酒吧、迷幻電音(Psycho
Electric)派對裡,也出現不少女生被請抽大麻、K菸、各式新興毒品。「特別受歡迎的女
生,以前是請喝酒,現在是請吃藥,」一位曾經在電音派對請女孩吃藥的DJ說:「你去外面
問10個年輕人,一定有9個知道PSY趴是什麼,就是迷幻出神的派對。」
有的人在迷幻出神中放鬆,但近年亦不乏藥量克制不當,以及混藥過多而索命的例子。
派對上的「咖啡包」,年輕人的毒害陷阱
在司法院判決系統裡,2013年就出現桃園汽車旅館裡的毒品趴致死案;2位年齡不到20歲的
少年、1位年齡超過12但未滿18歲的未成年少女,出資1,300元購買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並在旅
館施用,其中一位少年因施用過量休克不治死亡。若在自家辦毒派對則在更早之前,例如20
06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就接到一位在家中參加毒派對的16歲青少年,在吸食搖頭丸後死亡。
各式各樣毒品透過派對、藥桌,大量混藥進入常人的生活裡,然而當時只有第一線的檢警、
醫生、毒物鑑識人員意識到毒派對的威力,特別是變化萬千的新興毒品開始廣泛地傳遞給有
好奇心但毒識感不強的年輕族群。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毒物化學組(簡稱毒化組)的助理研究員曹芸甄,在2012年加入法醫研究
所,那一年是法醫研究所首度添購先進檢測儀器與新興毒品的標準品,有能力檢驗新興毒品
的一年。
(延伸閱讀:〈向新興毒品宣戰10年:在實驗室與毒販鬥智的毒物鑑識員〉)
做為全國刑案偵查背後專業的鑑識人員,曹芸甄所待的毒化組主要責任是鑑定死因。曹芸甄
最印象深刻的是,在2012年到2017年那五年,刑事案件中因毒品致死的男女性別比例已從7
比3、6比4,來到接近5比5(1比1)。她觀察,最大的改變是毒咖啡包的流行:
「以前打針會怕痛,也怕被看到皮膚上的針孔,喝(毒)咖啡方便許多。」
但毒咖啡包裡可能不只是「三合一」,裡頭除了摻雜咖啡粉、跳跳糖粉、麵粉,也混雜了劑
量不等的鎮定劑(愷他命、利福全)與興奮劑(安非他命、合成卡西酮,或俗稱強力搖頭丸
的PMMA或PMA)。曹芸甄說:
「毒趴特別的是大家不一定猛喝酒,但會猛喝『咖啡』,那些『咖啡』通常都混有三種以上
(毒品)。毒販混(東西)進去是不會品管品質,也難以控制數量,很容易過量。」
鎮定與興奮的化學物質交雜使用,導致使用者的生理反應混亂,醫療現場最常看到施用者出
現心跳頻率忽快忽慢、肌溶解症、腎衰竭等狀態,甚至猝死。
W Hotel事件看見陪搖桌裡被輕忽的風險
2016年年底,一位年輕傳播妹在W Hotel吸毒猝死事件,讓社會開始意識到毒派對的風險。
圖為示意畫面,非當事人。(攝影/余志偉)
https://i.imgur.com/k1wy9TP.jpg
儘管毒品派對早在10年前開始流行,但台灣社會一直要到2016年年底,年僅21歲的郭姓傳播
妹在W Hotel吸毒猝死後,才意識到毒派對風險在擴大。
曹芸甄正好是這個標誌性新興毒品案件的檢驗負責人之一。她還記得法醫研究所毒化組為此
案忙了一個多月,最後她們從死者的頭髮、血液裡驗出高達8種成分的毒品。她說:
「W Hotel事件是敲響台灣社會的警鐘,但更早之前就有類似(新興毒品施用死亡)案例,
只是沒有被媒體爆出來。」
2016年12月2日,被媒體冠上「土豪哥」之名的朱家龍在W Hotel入住2502號房,邀請男性友
人在房內舉辦毒品派對;12月3日,又前後邀請女性友人與傳播妹進房,除了二級毒品MDMA
、三級毒品愷他命,他們把毒軟糖、毒梅片、印有LV壓痕的藥丸,以及外觀印有金色小惡魔
的咖啡包等各式新興毒品放置在房內桌上,任人取用。不論是檢察官的起訴書或法官的判決
書上,都多次以「任人自行取用」、「無限量供應」來形容這場毒派對。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許文琪接受《報導者》訪談時,透徹深入地回憶那個她花了45天偵辦的案
子。她指出,那是一個歷時5天4夜的毒派對,參與的男女加起來共9個人,最後造成21歲、
從台東北上的年輕郭姓女孩的死亡 。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許文琪。(攝影/林彥廷)
https://i.imgur.com/OZg9sBY.jpg
許文琪訊問過程中發現,當時朱家龍一直花錢指示周邊友人持續「補貨」。一位全程參與派
對的朱的友人洪聖晏,在派對進行到第二天,透過社群上的「毒品支援版」又購買了另外20
包的毒咖啡包,而朱的友人江哲瑋則花費35,000元再帶入搖頭丸20顆、愷他命20公克。
派對進行到第三天,12月4日凌晨,他們又以音樂桌、搖桌的需求,聯繫兩位傳播妹進房坐
檯,派對裡除了男性與女性友人,包括郭女在內曾有過4位傳播妹參與。而從4日凌晨到6日
凌晨,房內桌上有無限量供應的新興毒品,貨不足了就又再補貨。法院刑事判決書仔細寫著
過程:「以骰盅玩遊戲,約定以飲用冰火調酒或咖啡包沖泡之飲品作為遊戲輸家之懲罰
接續無償轉讓該等偽藥、毒品予該房內之人施用。」
其中一位在過程中曾經身體異常不適的劉姓傳播妹,於偵查中具結證稱,她們在房裡一直玩
,印象中,曾在5日的深夜問眼神渙散的郭女「還好嗎?」郭女回覆說「喝了5包咖啡,一直
輸、一直喝咖啡。」
雖然派對裡沒有人強制誰用哪一種毒品,但毒品散在桌上讓與會者自行取用,即便有人陸續
出現身體不適、嘔吐症狀,多數人還是各自玩樂或睡眠,無法警覺到危險。郭女當時還曾傳
簡訊給友人說:
「妳知道剛剛有多恐怖嗎?就是有一個妹,然後她吃丸,然後她半顆 才剛吃沒多久就吐
了,然後結果她今天又吃 剛剛那顆整個人『走鐘去』 她就是已經到另外一個世界
就是群魔亂舞。」
在長時間混合使用多種偽藥和毒品後,7日凌晨,郭女全身發燙、神智不清,現場與會者擔
心送醫被通報警察,於是聯繫了密醫吳柏澂進房施打食鹽水、複合維他命B等所謂的「排毒
針」,但郭女仍呼吸異常與失禁。送醫後,郭女中毒性休克併橫紋肌溶解症,終致多重器官
衰竭而死亡。
這起震驚全國的案件,一、二審原本被判重刑10年以上的朱家龍和洪聖晏等人,經上訴三審
,最後對主要三人改判2年6個月到10個月刑期定讞。
從10年以上刑期到改判2年10個月,關鍵在郭姓死者屍體檢驗出PMA(甲氧基安非他命)。法
醫研究所毒化組在其頭髮接近頭皮處起算6公分處(註),以及她的血液、膽汁均檢出PMA殘
留,因而認定郭女在死亡前4個月持續不斷施用PMA,而PMA在派對裡的其他人身上查驗不到
,難以認定是朱家龍等人派對裡提供的那些毒品直接造成郭女死亡。
許文琪說,這是當時檢察官覺得困難的地方,「我們一直在跟時間賽跑」,包括跟活著的人
的人體代謝賽跑,跟證人的記憶賽跑。由於房裡沒有監視器,檢警進到現場蒐證時,房間已
被清潔,沒有毒品可扣押,只能靠口供和身體的檢體。但讓她感到最荒謬的是,被告辯解說
「那是郭女自己帶來的(藥),可能怕吃到不好的,自己帶來吃。」許文琪說,「我去飯店
吃飯,自己帶白飯?上酒桌,自己帶酒?自己花錢,這合理嗎?坐檯的公關怎會自己帶藥去
吃?」
雖然法醫認為死因是在多種藥物交互影響而觸發了郭的死亡,但被告朱家龍等人以與會者身
上全都沒有PMA做為卸責的突破口。
一條生命的殞落,曾引起全國的熱議。但索人命的藥檯並未因這個標誌性案件被揭開後而停
止。自宅、在汽車旅館、KTV裡開毒派對致死的案件仍持續發生。
猝死藥檯催生一條法令之後
許文琪說,即便年輕女性知道接的是「藥桌」,但毒品被包裝成彩色又時尚,有的像軟糖、
仙楂片、郵票,讓人無法辨識毒品類別,甚至讓人有錯覺以為不是在吸毒。
新北市刑警大隊技正廖睿辰說,大部分咖啡包98%是咖啡跟奶茶原料,2%什麼都混,「就像
一杯水,加了一小滴」,開始喝覺得沒什麼,但混了酒或搭配吸笑氣,意識到身體不適已來
不及反應。
https://i.imgur.com/sI848fS.jpg
新北市刑警大隊技正廖睿辰說,W Hotel事件催生了《特定營業場所執行毒品防制措施辦法
》,將有錢人集體規避吸毒的事情檯面化。(攝影/許 倩)
但W Hotel事件後,立法院很快地在2017年修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31-1條第1項,規範「
特定營業場所」應執行毒品防制措施。法務部在2018年6月進而訂定《特定營業場所執行毒
品防制措施辦法》,定義了「特定營業場所」的範圍包括視聽歌唱、舞廳、酒吧、酒家、夜
店或住宿;2021年又擴大加入了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指網咖等)。
廖睿辰說,以飯店為例,過往警方很少會去五星級飯店臨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土豪哥一
樣有錢開毒派對,警方經常查的是休息3小時、住宿1、2,000元的旅館。廖睿辰說,新法實
施後對警界的意義,「是將有錢人集體規避吸毒的事情檯面化。催生了一條管理辦法,讓大
的旅店有警覺,我們不會只抓小的或臨檢小的(旅店)。」
該法對於曾遭查獲有人在場所內施用或持有毒品,而場所人員若知情不報,會被地方政府列
管為「特定營業場所」,不但要派人接受毒品防制訓練,若情節重大未通報,事業主管機關
得令其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8至2020年度,這三個年度,警政署曾將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
在的特定營業場所地點,與縣市政府轄內曾涉及販毒、吸毒有案的營業場所,進行勾稽比對
,發現各縣市漏列的家數總計達155家。
此外,這三個年度裡,被查獲毒品案件數達3次以上的特定營業場所高達141家,甚至有單一
家數被查獲超過56次;但遭地方政府停業和勒令歇業的只有5次(註)。審計部在總決算審
核報告明確寫下:「顯示營業場所之通報及列管機制未臻完善 發生案件與遭停業或勒令
歇業案件不成比例。」
刑事局統計目前「特定營業場所」共1,000多家,其中7到8成是旅宿業者。但仍有高比例的
業者被漏列。
由於被貼上「特定營業場所」的業者,會需要在場所入口明顯處,標示「本場所拒絕毒品
通報專線110」等大大的logo與文字等毒品防制資訊。廖睿辰說,業者會覺得是別人在裡頭
吸,跟自己無關,會反彈,也害怕影響形象,「標章一貼是3年,3年是很長的一件事,人生
也沒幾個3年。」
廖睿辰說,實務上除了科予業者責任,也會透過縣市政府跨部門的聯合稽查,來強化業者預
防毒派對的責任。
先前W Hotel因該案被列管,之後曾在2021年10月,W Hotel一位清潔人員,在打掃時發現房
間充滿拉K的塑膠味,桌上、垃圾桶有疑似毒品粉末殘渣,於是飯店向警方舉報。警方當場
查獲28歲男子藏匿了近3,000包的毒咖啡包。而當時該名男子向警方表示,他以為入住五星
級飯店不會被察覺,才選擇在房內分裝毒品。
從線上「傳播個版」的派對交易,到線下酒店舞廳裡請吃藥的娛樂風氣,台灣的藥桌派對不
斷變形。在特殊的娛樂用藥情境裡,增強年輕人對變化萬千新興毒品的認識與辨識能力,強
化年輕人的「毒識感」,才能避免娛樂用藥成了索命的藥。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bit.ly/3LUohF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