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龍應台:與中國和解 可能比戰爭更可取

作者: xamous (一天死去一點)   2023-04-20 09:33:37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中時
2.記者署名:
劉詠樂
3.完整新聞標題:
龍應台:與中國和解 可能比戰爭更可取
4.完整新聞內文:
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18日在《紐約時報》「GUEST ESSAY」(觀點和評論)版
面投書,介紹戰爭陰影下的台灣。龍應台在這篇文章向國際友人介紹了台灣民眾複雜的心
聲;台海戰爭還未開打,台灣內部就已有不同的聲音,各方立場互相指責、對立,撕裂了
台灣社會。
龍應台說她台北一位朋友在臉書寫了一篇充滿激情的帖子,敦促台灣年輕人準備與中國開
戰;他認為,面對中國的奪島威脅,唯一的辦法是靠實力;其他一切都是幻想。儘管已是
花甲之年,他還是發誓只要有需要,他會拿起武器。
這種情緒在台灣之普遍令人感到不安,龍應台私訊他說,實力應只是台灣戰略的一部分,
政客應表現出真正的勇氣,通過接觸中國來緩和局勢。當一個更強大的惡霸威脅你時,你
不應該首先嘗試緩和局勢嗎?朋友回稱「不要做投降派」。
龍應台透露,這種朋友間的交鋒,象徵著中國已在未開一槍的情況下,分裂著台灣社會。
指責某人是叛國的「舔共」,或通過「抗中」言行來煽動緊張局勢已成常態,這樣的分歧
正中中國的下懷。
龍應台回憶50年代還是學生時,台灣戒嚴的嚴肅氛圍。在此狀況下,台灣人為建立民主社
會和經濟成功而自豪。龍應台認為,台灣已證明民主可在中華文化發揮作用。這種焦慮、
自豪和毅力的混合體,是台灣性格的本質,也是那些將台灣視為中美競爭下棋子的人,所
忽視的東西。台灣人也是有血有肉的。
龍應台說,在台灣農村和漁村的市井小民,對中國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有個共同點,即「
更接地氣的現實主義」;這是為了所有人的利益。不是說老百姓認為抵抗是徒勞的,而是
認清台灣永遠處於中國巨大引力之下。實用主義,甚至與中國和解,可能比戰爭更可取。
龍應台透露,她的某位朋友不太談政治,因為怕被說成通敵者,但他支持與中國統一。另
一位潘姓農民朋友以中國作為其主要市場。龍應台表示,國民黨在2010年與中國簽署貿易
協議,允許他的水果在中國超市上架。但民進黨2016年上台後,中國通過系列禁令收緊市
場,他不得不轉銷日本。
龍應台住在台灣東海岸,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去年8月訪台,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實彈演
習。看著台灣戰機呼嘯而過,她的鄰居發訊息建議,「每戶人家都應種不同的蔬菜,如果
戰爭糧食供應中斷,我們可以互相交易。」
漁民朋友陳志和則開玩笑說,如果戰爭爆發,他可以衝到日本沖繩。但他會「像烏克蘭人
那樣」抵抗,不是因為他對中國有惡意,而是因為靠海為生的人習慣危險。但他也感嘆許
多台灣年輕人沉迷於手機,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
龍應台在文末提及,台灣明年1月將舉行總統選舉,對抗中國還是尋求和解,將在未來幾
個月對台灣所有人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國民黨獲勝,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緩和;如果
民進黨保留權力,誰知道呢?陳志和對龍說,結果無論如何都無所謂,因為美國和中國決
定台灣的命運。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420000496-260118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