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共拿美光開刀反擊美制裁 為何得不償失

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23-04-07 19:15:03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中共拿美光開刀反擊美制裁 為何得不償失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UwmVb7z.jpg
過去一週,美中科技戰火延燒,中共首次用國家安全的名義,對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公司
進行審查。芯片示意圖。(pixabay.com)
【大紀元2023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過去一週,美中科技戰火延
燒,中共首次用國家安全的名義,對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公司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同時,
對一些涉及美國公司但需要中國審批的合併案進行拖延。專家分析,中共能用來反制美國
芯片戰的工具其實不多,尋求反擊的結果,不僅可能令科技戰升級,更可能導致外企離開
中國。
中共祭網絡安全及反壟斷審查
中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上週五(3月31日)發布公告,對美光科技(Micron)在華銷售
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聲明中沒有提及具體的審查內容,也沒有說明審查美光公司的哪
種產品,也沒有提及在審查期間,相關產品是否需要下架或暫停銷售。
4月3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應美光被審查一事時表示,「這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
而采取的正常監管措施」;總部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美光科技,稍早在給媒體的答覆中說
,將會為審查提供「充分的配合」。
4月5日,包括新浪財經、觀察者網、騰訊等中國各大新聞平台發表評論文章,叫囂意味濃
厚,「半導體領域的博弈再升級?中國出手審查美光」「美光被審查,國產存儲行業拐點
將至?」「中國全速啟動對等反制,拜登團隊束手無策」。
除了網路安全審查,中共藉反壟斷名義,對併購案採取拖延審批的態度。
《華爾街日報》5日披露,中共監管機構最近放緩對美國公司一些收購案的審查,目前等
待中共政府批准的併購案,包括英特爾以52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芯片製造商高塔(Tower)
、美商邁凌科技(MaxLinear)以38億美元收購台灣企業慧榮科技、美芯片製造商博通以
610億美元收購美商雲計算公司威睿(VMware)等。
https://i.imgur.com/pVEGk2w.jpg
中共監管單位近期放緩對美國公司併購案的審批,英特爾去年宣布收購以色列半導體廠高
塔科技,目前仍等待審批。(Shutterstock)(REMY GABALDA / AFP)
報導稱,對跨國公司而言,一樁併購案並不需要滿足太多條件,就能觸發中共監管機構的
反壟斷審查。例如,一筆交易中的兩家公司,每年從中國獲得收入超過1.17億美元,雙方
的合併就需要得到中共政府的批准,使其成為美中科技較量中的又一工具。
中共欲扶植國內企業 分化CHIP 4
中共政府為什麼會挑美光開刀呢?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林宗男4月4日告訴大紀元,美國政
府聯合了台灣、日本、韓國形成芯片四方聯盟(Chip 4),又與荷蘭政府取得高度共識,
限制ASML光刻機出售中國,對中共發展半導體產業和軍民融合造成巨大打擊。
「在面對美國聯合盟友升高限制,習當局對美企的動作,具有內宣作用,如果美光在中國
市場的銷售因此減少,令韓國三星、海力士從中獲利,還可以達到分化『chip 4』的效果
。」林宗男說。
美光是世界最大的儲存芯片製造商之一,全球排名第四,主要產品包括DRAM和NAND存儲芯
片。近期,全球存儲芯片行業遭遇寒冬,TrendForce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DRAM的平均
價格暴跌34.4%,NAND Flash大跌27.7%。
台灣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4月4日告訴大紀元,「隨著記憶體產品(存
儲芯片)價格低迷,對美光來說,正處於相對弱勢,中國在低端商品又有成本優勢,它有
長江存儲,此時針對美光,更大的程度是要扶持自己國內的產業。」
「中國(中共)針對美光,是因為美光是做記憶體(存儲芯片)。」朱岳中說。
他補充說,美光在美芯片企業中,中國營收占比不是最高,2022年占到10.8%,高通中國
營收占比達64%、博通35%、英特爾27%、超微22%、英偉達21%,換言之,在它(中共)極
缺高階芯片的情況下,小心翼翼地挑選美光開刀,不至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https://i.imgur.com/QuOnKAi.jpg
存儲芯片近期遭遇寒風,去年下半年以來,價格降到2008年來最低。(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不過,朱岳中認為,中共這個警告意味濃厚的舉動,可能會令其它外資企業同感壓力,「
美光現在最具指標性,但也絕對不是第一家,它現在可以修理美光,未來也可以針對三星
、海力士。」
科技戰火中 美光的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美光在中國營收占比2018年達到58%,之後逐年下降。2022年初,關閉了
其在上海的DRAM設計業務,將150名中國工程師中的40人重新安置到美國和印度。
在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同時,美光還大幅增加在台灣的投資。美光在台灣擁有1萬名員工,
占到其全球員工人數的四分之一,未來2至3年還預計增員2000人。去年下半年,美光在台
灣的廠區,引進ASML極紫外光刻機台(EUV),推進DRAM的極紫外光製程。
然而,中共網信辦對於美光發布審查通告的同一天(3月31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限制
23種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雖未明言針對中共,但普遍被外界視為對美國不斷加強的高
科技出口管制的一種響應。
中共欲拿美光開刀,或可以追溯到1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將長江存儲列入貿易黑名單,長
江存儲業務大受打擊,傳出裁員5%~10%。
集微網稱,長江存儲被制裁,背後有美光遊說的因素。報導統計了2018至2022年,美光向
美國政府部門提交超過170個遊說內容,其中包括貿易、知識產權、與中國競爭,多項內
容涉及中國存儲芯片產業。
3月初,中國大基金二期透過金援129億元人民幣,入股長江存儲,稱要「穩定軍心」,這
也意味著隨後啟動的網絡安全審查,或可視為芯片「國家隊」的反擊。
林宗男分析,「中共政府對美光開刀,醞釀了一段時間,挑了一個對它自己比較不會受傷
,又具有宣告意義的時間點來發布。」
https://i.imgur.com/ITluNc6.jpg
美光科技近期加大在美國、台灣的投資。圖為2022年10月4日,美光首席執行官梅羅特拉
(Sanjay Mehrotra)表示,該公司將在紐約州打造巨型半導體廠區。(美光科技提供)
中共反擊或引發戰火升級 最終引火燒身
《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當局拖延併購案審批,造成企業併購成本增加,可能導致更多
外國公司從中國撤資。奧爾布萊賴石橋集團負責人謝安敏(Amy Celico)認為,「一些公
司正在考慮,如果撤出中國市場,公司是否能夠承受,如果可以的話,就不必受制於中國
(中共)的決定。」
林宗男分析,中共當局一些舉動,其實稱不上對美國的反制,「中共政府在半導體產業上
,不存在與西方世界對抗的實力,它所謂的反擊,指的是市場力量,由於中國經濟狀況不
好,地產行業下滑,清零導致大量資源浪費,它其實現在已經沒有多少籌碼可用。」
朱岳中認為,中共的報復可能引來美中科技戰火進一步升級,「當年,美中貿易戰開始時
,川普一開始先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國(中共)也立刻報復,你來我往的結果,川普
加得更重;這次拜登政府公布一波又一波的黑名單,中國(中共)之前沒有動作,現在開
始有動作了,打擊美國企業,可能會令拜登政府進一步升高制裁。」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中共這次在芯片領域的反制是前所未有的,之前美國只要制裁中
共芯片相關公司,中共基本默認,從最早中芯公司在川普時期被制裁就一直是這樣。
他說,這次中共對美光的審查,可算是中共在芯片領域開始對美反制,「視中共這次審查
的結果,如果真的影響到了美光的運營,那會使得西方芯片企業最終決定離開中國。因為
,遏制中共的芯片業,到目前為止,西方多個國家都有參與,包括日本等等,中共對美光
的這種威脅,會逼著這些企業考慮離開中國尋求後路。」
責任編輯:林妍#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4/6/n13966230.htm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