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32場演出全爆滿 孫翠鳳:世界都想看

作者: lightwish (輝願)   2023-04-04 21:33:14
1.媒體來源:大紀元
2.記者署名:施暮羽
3.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32場演出全爆滿 孫翠鳳:世界都想看神韻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ur.com/SU6bJSR
2023年4月2日下午,神韻世界藝術團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進行了第七場也是最後一場演出。
(龔安妮/大紀元)
【大紀元2023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台灣台北記者站報導)2023年4月2日下午,神韻世
界藝術團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第七場也是最後一場演出以大爆滿落下帷幕。神韻2023年2
月24日至4月2日在台灣苗栗、高雄、台南、彰化、台北五大城市共演出32場,場場爆滿,
主辦方在許多場次都得臨時加座因應。
2日開演前,劇院現場仍有很多引頸期盼的求票者,因票售罄,觀眾只能明年再來。
神韻展現藝術之美,北台灣文化藝術界及工商界精英、影星名流,乃至國家政要,紛紛趕
來觀看演出,親睹神韻風采。他們讚歎神韻的藝術水平,更敬佩神韻成為「世界第一秀」
背後的努力。
知名歌仔戲演員孫翠鳳:觀眾像滾雪球越來越多 全世界都想看神韻
https://imgur.com/JuJ9SBr
2023年4月2日下午,台灣知名歌仔戲演員孫翠鳳觀賞了神韻世界藝術團在台北國父紀念館
的第七場演出。(龔安妮/大紀元)
台灣知名歌仔戲演員、明華園戲劇總團當家台柱孫翠鳳介紹,她在許多年前錯過了一次觀
賞神韻的機會,但是一直放在心裡頭,這十幾年,都在關注神韻的發展,「我發現,她越
來越棒,現在不只在台灣,在國外的名氣啊,喜愛度很高。」
她表示,這一次因緣際會,大概緣份到了,收到好朋友的邀請,「終於圓了我一個心願,
我終於跟神韻接上緣份。」「他們在台上,我在台下,我很想要看看,為什麼神韻可以這
麼紅。在台灣也好,在國際舞台上,她都是很棒、口碑很好。」
「我想,這個跟我的工作非常類似,在舞台上用古老的故事,甚至用一些現代的元素說故
事,果然看到越來越多人在關注神韻,我覺得神韻一直在進步,所以要給神韻拍拍手,讚
!」
她認為神韻節目製作極為出色,「我覺得在舞蹈裡加入了很多我們都熟悉的故事,像唐明
皇與楊貴妃,還有趙子龍救主啦,魯智深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以前歷史上的故事,大家都
耳熟能詳,編進舞蹈去,就不會一味只是在看身形的演出,她是有故事性的,所以這一點
就跟我們的傳統戲劇的表演是很相通的,異曲同工。」
神韻演員技藝精深,令孫翠鳳讚歎不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筷子舞》,還有《雪山歡
歌》,應該是少數民族的舞蹈。當然還有很多五千年的中華民族底蘊很深的古典舞蹈。我
覺得,剛剛主持人講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感同身受,她說其實這些文化藝術演員都
很辛苦的,要不是從小練起,根本沒辦法做這麼多高難度的動作。」
「尤其是毯子功,要翻、要轉,這個對我們戲劇界來講,都是要從最基礎開始訓練,才能
夠在舞台上身形美麗來帶動故事,或者帶動舞台上的氛圍,才能讓觀眾聚焦看你的表演,
所以我覺得這次的編排,滿多故事性的。」
孫翠鳳認為,神韻在舞台上展現的藝術很精采。「而且聽說每年都會編排不一樣的節目,
這就是最重要的。藝術這條路其實是很需要創意的,現在人的智商越來越高,鑑賞能力越
來越強,所以要怎麼樣吸引他,就得端出跟現代科技最棒的結合,或者讓他看到你有別人
做不到的東西。」她讚佩,神韻做到了這一點。
「神韻節目善的正面力量非常棒」
「我覺得這個就跟我們一直在推傳統戲劇的意思是一樣的,『真、善、忍』,人性的美與
惡,其實在戲劇裡面一看就很清楚,然後回去你會反芻、會去思考。」
她繼續說道,「像神韻的節目就是在告訴世人,怎麼樣才是最美麗、最幸福的世界。所以
看了就覺得很親切,很熟悉的感覺,很喜歡這樣的表達方式,那個善的正面力量非常棒、
非常足。」
孫翠鳳表示,看到了神韻團隊整體配合的心念很齊,「在舞台上,如果是群戲的時候,這
種團結跟整齊劃一是非常重要的,你就不能太隨興。其實這種精神,就是在告訴我們現代
人,有很多事情你不能太隨興,要規範在倫理道德裡面,這樣的人生才是一個善的人生。

「其實舞蹈跟戲劇是相同的。」本身也從事藝術創作,孫翠鳳分享神韻帶給她的啟發,「
我現在看戲的機會不多,都在承傳、都在教學,可是神韻我一定要來看現場,因為現場感
受的是生命力,很鮮活的,每個人的精氣神都在舞台上展現,表現給你看,所以我看到很
多、很妙、很棒的身段,我可能會偷偷地學起來。當然一定要消化,消化變成是歌仔戲可
以使用的段子,再把它演出來。」
在聆賞神韻的過程中,孫翠鳳感受到,演出貫穿著一個中心思想,就是「信仰」。
她說,「每個信仰都是以善為基礎,以善為出發點,這個信仰全世界都相同,不管你哪種
信仰,只要是正念﹑正向能量與信仰,大家都可以接受跟尊重。」「其實戲劇文化很重要
的一點,她是在洗滌人的心靈,金錢都買不到,但是你能不能進場,就看每個人的造化。

孫翠鳳表示,自己家擁有戲劇團,一路走來深知劇團領導人的艱辛,因此她特別崇敬神韻
藝術團總監。
「我覺得他最辛苦,除了要到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你要讓觀眾看得懂,又要讓觀眾喜
歡,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面對很多的困難,並且都要一一去克服。去面對觀眾
,那是最嚴苛的考驗,也是考驗我們怎麼樣繼續讓藝術的生命力延續下去。」
「我覺得這個精神是相通的,所以我要給神韻的創作者按讚,還要給你們加油打氣,一定
要一直繼續拚下去。文化藝術是不能夠斷根的,要延續下去,萬年久遠,這個世界才會更
和平。」
「神韻節目提點『為民解疾苦』很震撼 力量真的是太大了」
孫翠鳳認為,在現今紛亂的世間,如果政治人物或官員來看神韻,對社會一定有正向的發
展。
她以舞劇《學子抒懷》來舉例說明,「看到孔子下凡提點要『為民解疾苦』,我很震撼,
這一句說中了現代人的心。看到那一幕,我的心裡就在想,處在這個亂世的時代,希望那
些在上位者、更多有錢有能力的人,一定要來看,而且一定要看入心,我覺得力量真的是
太大、太大了!」
她期許,看神韻「真的要看入心」,「每人盡自己的力量,在各行各業守住你的位置,社
會就不會亂了。」
「所以傳統與創新都在神韻裡面看到了,她就是那麼吸引人,難怪越來越多人來看,觀眾
像滾雪球一樣,全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在想,有神韻來演出就去看。希望更多人看到神韻,
用戲劇、用文化來讓世界更美好。」通過唯美的舞蹈和音樂,孫翠鳳深深領會了中華傳統
文化的價值理念。
領受神韻的美好,會想推薦更多人來看嗎?孫翠鳳毫不猶豫地說,「我會喔,會想讓我們
自己劇團的團員也要來看,因為我一直很強調舞蹈的團體美感,稍微一個人不對,其實那
個美感就不見了,所以那是一種團體的力量,然後成為一條線沒有太多彎彎曲曲,整齊最
重要,這個整齊就來自於每個人的心都要一致。」
電視知名主播廖筱君:面對中共 神韻讓人看到曙光
「舞蹈演員釋放出的舞蹈能量,讓我非常感動。」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資深記者廖筱君
說,她是第一次近距離觀賞神韻,她也觀察現場觀眾的反應,「令我更感動的是,在場觀
眾不論老少,尤其是孩子們看演出給予的回饋,都讓我非常驚豔。」
「舞台上,演員們看起來是那麼自在,那麼快樂。」這點讓她無法忘懷,「神韻所綻放出
來的肢體語言,跟底下的觀眾非常強烈地呼應在一起,是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一種感動
的感覺。」
提到印象深刻的節目,廖筱君說,她對中共迫害百姓的內容很有感想,「面對中共這樣的
政權,事實上,全世界的每個人都還在努力當中,而透過神韻這樣的演出,我們看見的是
團結的力道,同時也看到了曙光。」
她讚賞,神韻演出觸動人心,具有療癒身心的作用,「現代人生活在高壓當中,接觸神韻
是一個非常好的紓壓管道。」
「因為我覺得,這麼多年來新聞工作其實是非常高壓且一成不變的,心靈的洗滌,其實是
非常好的。我一直很開心,來自於四面八方很多的朋友一直鼓勵我來看神韻,希望還有下
一次機會。」她說。
廖筱君表示,「神韻的能量難以形容,她對每一個人所傳達的,跟我自己的感受,我覺得
才剛引領進入她的世界。她是值得探索的世界,讓我更開心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繼續來
探索這個世界。」
最後她提到,身為一個新聞人,她希望有更多機會接觸神韻,更希望有機會、有榮幸可以
採訪神韻的演員及相關人士。
前美國高級工程師讚神韻感動人心 使人心情愉快
前美國軍機製造高級工程師林水雲觀賞神韻演出後表示:「那些跳舞的年輕藝術家充滿天
賦,可以看出他們經過辛苦的訓練,他們的舞蹈代表中華文化,很好看,每個節目都好看
。」
林水雲介紹自己是台裔美籍,她曾是美國多種軍機的製造工程師,手下有七、八百名員工
,目前剛退休並定居美國。這次返台掃墓,她的表弟特別安排她來看神韻演出。
「我在美國的時候,聽了很多,也想要去看一看神韻,我的表弟說,4月2日是台灣演出最
後一天,一定要來看。」
她說,自己的中文表達能力有限,但是曾在台灣讀了小學和中學,所以都能了解節目內涵
,「我小的時候也聽到學到很多以前的故事,那個美猴王和孔子的故事也有讀過。」
她稱讚兩位主持人的解說,「中國的歷史,有很多不一樣的故事。那兩位主持人翻譯得很
好,如果是外國人看就會多了解一點。」
她並強調將樂於和更多人分享神韻的美好,「我喜歡看跳舞,伴奏的音樂也很美妙,看完
後心情很愉快。我會跟人家說,這個是很好的節目,看了會感動的。」
https://imgur.com/iyPrrnV
觀眾購買印有「真、善、忍」的神韻服飾。(龔安妮/大紀元)
責任編輯:施暮羽#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4/2/n13963999.htm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