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郭台銘親曝 在美國波士頓的第一個客戶是

作者: andy199113 (Andy)   2023-04-01 05:55:57
1.媒體來源: 經濟日報
2.記者署名: 記者蕭君暉
3.完整新聞標題: 郭台銘親曝 在美國波士頓的第一個客戶是「他」
4.完整新聞內文:
2023/03/31 21:45:16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即時報導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的「科技經濟開拓之旅」,於美東時間30日傍晚,以
「Healthcare AI 」 為主題,在波士頓與哈佛大學學生交流,暢談台、美健康醫療等
領域的合作願景,分享如何從全球工業化進程中學習經驗。
郭台銘抵達波士頓,除了與哈佛大學學生交流,他還接著和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George
Daley餐敘,梳理台、美在健康醫療領域合作的制度性框架。
郭台銘首先分享他在1974年創業後的第六年、也就是1980年左右,到波士頓找客戶的
小故事。
郭台銘說,他在波士頓第一個客戶是,堪稱台灣之光的「王安電腦」創辦人王安博士。
至今印象深刻是,每當他拜訪完客戶,開車趕往機場,在過隧道時,最怕遇上塞車。
塞車,是城市繁榮的象徵,彰顯波士頓是一個科技、人文 城市,還兼具熱情與溫暖。
郭台銘分享全球工業和經濟的改革發,強調台灣未來必須 「重新定位」。
關鍵密碼在於,如何在下一次工業革命,發揮創新精神,進行AI和健康革命。台灣一定
得搭上這班列車!
看到美國始終鼓勵創新,持續發展教育和科技,郭台銘提到,波士頓是科技、人文重鎮,
台灣如何起而效尤、拉近距離,或將來要走向何方, 一直是他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台灣除了半導體傲視全球之外,優勢還包括電子業,不管是做樣品、測試和大量
生產,速度都很快,成本也具有國際競爭。未來,一定能與波士頓建立很好的合作關係。
對於全球化議題,郭台銘坦言,現在全世界彼此缺乏信任感,全球貿易分工體系,受到
「地緣政治」的衝擊;但若能與紐約灣、 舊金山灣、東京灣合作,並開拓中東、印度、
東南亞市場,對台灣來說,未嘗不是個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醫生水準高,台灣的健保體系又十分健全,至於健康醫療產業如何
提升,還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指引和拓寬合作。
郭台銘也提到,他日前在馬里蘭大學說,台灣領導人對產業、工業不了解,不是說不需要
法律系,而是「徒法不能以自行」。將來台灣必須重新定位,應該重新思考,台灣需要什
麼樣的領導人?
郭台銘說,任何一個統籌資源分配的人,本身就應該具備對工業和科技的了解,知道如何
分配資源,不能光是靠別人告訴他,「台灣需要一個很棒的CEO,把台灣當成公司來Run,
即使有再多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對於郭台銘為台灣貢獻心力,學生當面表示感謝。郭台銘回應指出, 過去經營公司,力
量有限。若想造福更多的人,就要把賺進來的錢花出去,做有價值的事。例如,捐贈癌症
醫院或買疫苗都是。對他來說,錢只要夠花就好。
郭台銘說,現在他每天依然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但已不再為錢工作,而是想多為年輕人
做一點事情,並思考如何讓台灣變得更好?這不僅是他的理想、還是他的目標。
郭台銘提到,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軸,要由科技領航,至於如何實現,他還需要花時間
來思考。
他也提到,國父孫中山先生,曾提出建國方略和建國大綱,同樣地,台灣未來該如何重新
定位,至關重要。如何把餅做大、把科技往上帶,讓年輕人未來有希望,不再面臨低薪困
境,領導人必須要有運籌帷幄的能力,如果沒有,「大家手上寶貴的一票,就等於浪費了
!」
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3/31/realtime/20944294.jpg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右)抵達波士頓,並與哈佛大學醫學院交流。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3/31/realtime/20944293.jpg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抵達波士頓,並與哈佛大學學生交流。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7070876
6.備註: 好的領導人帶領公司走向對的方向。2024 Good Timi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