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建商:房間小是為了讓家人有更多互動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23-03-30 15:48:57
※ 引述《Cruzzer (Cruzzer)》之銘言:
: 台灣人負擔的起的總價差不多就是1200~1500左右
: 一坪賣4-50萬
: 扣掉公設跟陽台室內剩十來坪要隔成兩房一廳一衛
: 房間當然越來越小
: 八卦是房價繼續漲
: 台灣人也沒更多錢買
: 以後就是千萬買室內十坪的時代了
: 可憐
這是"首購".
但是對換屋族而言
攻擊範圍是1000~1億.
光一個很典型的狀況就可以推翻你講的.
那就是對岸.
對岸北上廣深都有限購令,一個人只能買一棟.
而它們收入大概台灣的65~70%.
但是房價大約是台北的9折(我用室內空間去算了喔,權狀去算北上廣深比較貴)
因此北上廣深這麼大的都市.
購屋主力價位在台幣兩千多萬.
妳台灣購買力會只有小一千萬..XD
你太小看台灣人了.
差別是.
因為Ptt上面沒有房子的人還是很多.
所以才整天"首購族"眼光看不動產.
要知道不動產,換屋族是很大的一個比率.
換屋族的購買力和首購差很大很大.
首購就算你有爸媽幫忙,大多的購買力還是遠遠被換屋族輾壓.
他只要台北有一棟老公寓,現在要換2x年大樓.
或是有一棟2x年大樓,要換新大樓.
同坪數這樣換.
他的購屋總金額就是遠遠超過兩千萬.
他光一棟老公寓要換中古大樓,戰鬥力隨便都是兩千萬起跳.
因此,房價為啥可以漲到遠超過首購的購買力?
因為房價是換屋族寫出來的...
甚至很多自稱首購的,還不是拿爸媽的錢(這太多了,我看超過七成)
阿你爸媽的錢又是從房貸借出來的我看也有超過五成.
所以到頭來.
市場絕大多數,都是"用房子買房子"
因此實際市場購買力.
從來都不是看白手起家的首購.
這些人太少了直接忽略.
通常看的是.
1.中古屋房價多少.
中古屋房價決定換屋族的起跳地板有多高
新屋和中古屋房價差太大,會產生換屋族換不動的問題.
所以新屋和中古屋價差大到一個數字,他必須等中古屋拉起來.
不然他衝不動.
2.薪資和貸款年限.
這點決定"他在起跳地板上可以往上跳多高"
例如他每個月扣掉開銷還可以有5萬的餘額.
5萬可以貸款1400萬.
而這邊的中古屋均價在1000萬.
所以建商就可以抓這邊購屋2000~2400萬沒啥問題,並且可以成為主流.
建商是這樣看的.
你還在那邊她只能買1500萬...你就太蠢了.
然後你都不會發現,你的模型和市場反應的狀況完全不同.
然後都不會進入錯亂...
還是你發現市場跟你想的不一樣.
所以都是市場的錯...你都沒錯....顆顆.
另外這種情況你也會看到一個很可怕的狀況就是.
新屋和中古屋會這樣螺旋上升一路滾上去.
只要給他時間,他就會兩者一直疊加上去.
對,北上廣深的價格就是這樣在199x年開始一路飆升上去的.
你的薪水當然成長的沒房價快.
因為房價堆疊的是看你薪水餘額支付本利和貸款的槓桿後數字.
再加上年限越開越久,沒多久40年房貸也會盛行.
這種情況,房價在單位時間內堆疊的數字就會更大.
直到...
直到租金明顯低於房貸"利息"(稅金很低忽略)的時候.
才開始產生有泡沫的風險.
因此喔.
每次看到很多人在那邊拿白手起家的首購族.
當作不動產購買力的基準.
我他媽的舊覺得很智障.
你這個算法連美國大都市都算不過去好嗎.
美國稅金很重,你計算上稅金,根本不可能支撐紐約和洛杉磯的房價.
阿你的理論跟全世界的邏輯衝突的時候.
都不覺得自己錯很大??
然後還在那邊堅持..
這不是智障是甚麼..XD
誰在跟你不動產交易市場都是首購族??
你他媽的土地公跟你說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