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8月起八大場所禁用生物可分解餐具 業者不

作者: NEDYA ( )   2023-03-26 09:23:37
8月起八大場所禁用生物可分解餐具 業者不滿遭「封殺」直呼不公平
2023年03月24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 陳昭宏報導
俗稱「生物可分解塑膠」的PLA塑膠不易自然分解,且易與其他回收塑膠混淆,影響再利
用品質。環署2月預告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預計從8月起禁止八大
場所[1]提供該類免洗餐具。環保署近期接連召開研商會議,有業者指出,環署未建立完
善回收體系,反倒「封殺」PLA,十分不公平。環保團體也表示,PLA不是不能用,而是該
「適才適所」,建議正面表列應用管道。
環保署8月起禁止八大場所提供PLA免洗餐具。示意圖。攝影:陳昭宏
八大場所將禁用PLA餐具 業者怨直接「封殺」不公平
環保署2月預告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現行不得提供塑膠免洗餐具
的八大場所,未來也將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的杯、碗、盤、碟、餐盒及內盤,預計今年8
月起實施。環保署說明,禁用對象僅限「現場盛裝」食品的容器,由中央廚房裝填再送到
店鋪上架,並經封膜、貼標的商品則不在管制範圍。
環保署於20至22日召開三場線上研商會,邀請地方政府、公協會、民間團體、業者交換意
見。環保署指出,PLA塑膠需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快速分解,國內缺乏合適處理設施;且外
觀近似其他塑膠,回收容易搞混、影響再生料品質,因此納入禁用範圍。
PLA進入市場近18年,業者表示「回收制度一直是業界的痛」。宏力生化公司代表王舜弘
說,各國都缺PLA處理量能,但歐美近年已規劃廣設工業堆肥廠;相較之下,台灣未建立
完善回收及處理體系,直接「封殺」PLA對業界相當不公平。
荷商TotalEnergies Corbion台灣代表林先生表示,除了堆肥,PLA也可藉化學處理將材料
分解重製為新塑膠,「形成無限循環」。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考量空間、
耗能,所需環境成本不見得比堆肥低。
近日消保會驗出植纖容器含甲醛,彩宸公司代表說,相較之下PLA餐具不用做防水,反而
沒食安疑慮。王舜弘則指出,環保署雖禁止PLA,但允許提供混摻10%以下塑膠(如淋膜)
的紙、植纖餐具,仍會有塑膠流入環境。
PLA塑膠外觀易與其他種塑膠混淆。示意圖。攝影:陳昭宏
環團:PLA應適才適所 建議正面表列應用管道
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教育委員會組長陳雍慧表示,PLA不是不能用,但應「適才適所」
,例如以PLA取代塑膠農膜,降低田間污染。他建議環保署和業界、環團討論,正面表列
PLA除食品容器、生鮮托盤以外的應用管道。
王舜弘也指出,歐盟「包材與包裝廢棄物指令」(Directive of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PPWD)去年11月已限制茶包、咖啡膠囊只能用「可堆肥塑膠」認證的
材質包裝,希望環保署也列出PLA建議用途,業界才知道未來開發重點。
會中有業者提出「自售自收」做法,由生產者為PLA建立獨立回收管道。但喬福公司總經
理來俊吉表示,即便產業願意做,也要環保署協助「給這個材料一張身分證」,培養民眾
回收認知。
回收基管會副執行秘書李宜樺表示,環保署並未否定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價值,會將正面表
列、自售自收等意見納入考量。該修正草案預計6月正式公告、8月上路。
註釋
[1] 八大場所包括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
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餐飲店面。
https://e-info.org.tw/node/23636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