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台積電赴美工程師被

作者: mongi (大體老屍)   2023-03-15 09:33:1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聯合
2.記者署名:
蔡容喬郭政芬即時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台積電赴美工程師被挖角是遲早的事
4.完整新聞內文:
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將於2024年量產5奈米晶圓,赴美的工程師也做足心理準備
成為拓荒者,見證這場台積電史上最大的投資案。外資分析師、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
超旅居亞歷桑納鳳凰城長達40年,他指出台積眷屬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語言和文化的挑戰,工
程師被競爭對手挖角也是遲早的事情,相對削弱台灣人才競爭力。
楊應超認為,台積電的下一步是培養像張忠謀在美國住過多年,並在當地企業做到管理階層
的人才,知道如何跟美方談判以獲取雙贏協議,不是美國說什麼都好。
楊應超接受聯合報記者專訪,談到工程師們的家庭、職場文化等衝擊,他指出,這批赴美工
程師多數不會是單身上任,每名工程師背後都是一整個家庭,這代表著小孩就學、就醫,家
屬生活或就業,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語言和文化的挑戰。
「如果在台灣有一樣機會、一樣工資,不會有人願意離開台灣到美國去。」楊應超表示,異
鄉生活辛苦,鳳凰城是美國第五大城,但不像洛杉磯、舊金山或紐約有中國城,至今只有一
家台灣人開的速食店、去年才開了第一家大華超市,工程師忙於工作,回家就是睡覺、吃飯
,但孩子要上學,家屬要應付食衣住行等各種問題,須外出採買、辦事,除了要會講英文,
若不會開車,更是寸步難行,文化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最近亞歷桑納當地的台灣人網路社群上,已開始看到有人擔心孩子晚上發燒生病,正在尋找
會講中文的小兒科醫生,明顯感受到這批科技移民初來乍到的需求。
楊應超指出,台灣生活太方便、舒服,這幾年台灣留學生大多在美國拿到學位就回台灣,留
下來的並不多,台積電工程師會願意遠渡重洋赴美工作,大多是30、40歲出頭的青壯世代,
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拿綠卡,或讓孩子未來有更好的求學、就業機會。
楊應超曾大膽預言,台積電工程師可能三、五年後就會被競爭對手Intel(英特爾)挖走,
因為Intel距離台積電美國廠不到1小時車程,薪水一倍起跳,還很少加班,對重視家庭生活
的工程師很有吸引力。
他說,5年前該廠挖角一批台灣工程師到鳳凰城上班,不但勤勞,願意加班,薪水比同職位
的人差了一截,但幾年後薪資也慢慢調升上來。在台灣,科技業工程師要輪班、常加班,即
使下班回到家,接到電話就得立刻趕回去,「美國沒有這樣做的」。
楊應超的鳳凰城住處就在Intel廠對面,晶圓廠機器不能停,同樣是三班制,早上六點可看
到一批員工下班,但就是早點安排、工資多一點,沒有「臨時」這件事。楊應超說,美國人
不是不能加班,而是要溝通好、早點安排,不能打個電話叫人家趕快回來,這會被罵死。美
國人尊重員工下班時間,台灣主管卻可以24小時隨時打電話給員工,沒有誰對誰錯,就是文
化不一樣。
日前有美國台積電員工訴苦,指美國員工不肯加班輪班,導致台積副理得24小時待命輪班,
認為是差別待遇。楊應超說, 台積電員工到美國跟當地美國人一起上班,在職場文化會有
很多不習慣和挑戰,像美國人不願加班,重視下班或週末的私人家庭生活時間品質,不是老
闆說什麼就做什麼,一切講道理。
楊應超有同學高中畢業後到Intel晶圓廠擔任作業員,他說,這些作業員很少有大學畢業的
,台積電卻是博士當學士用,工作品質又好,美國人不幹,當然還是台灣人加班,即使不公
平,也只能吞下去,但日後被美國同業挖走,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台美不僅管理風格不同,楊應超談到台灣的低薪文化,坦言台灣人才好用又便宜,很有競爭
力,但很多事情有正反面,外國機會多、薪資是台灣的好幾倍,人才就跑掉了,這從台積電
以前只雇用台成清交畢業生,現在放寬到大學畢業,就可看得出來。
楊應超自己感受也很深刻,前幾年他退休回台,想找事情做,結果談了幾家公司,有家基金
找他當CEO,開出的薪水,比他剛大學畢業的兒子還低;另一家公司開出來的數字總算符合
他標準,後來卻發現是一場「誤會」,因為對方是用台幣計價,他是美元計價。
台積電赴美在台灣是大事,但在鳳凰城,除了當地人參與建廠工程,幾乎沒人知道台積電,
好人才會去Google、會去FB,台積電在美國,不一定能吸納到最好的人才,初期工程師難以
在地化,還是只能從台灣輸出,這會慢慢削弱台灣人才競爭力;楊應超擔心,萬一讓Intel
挖角成功,學到台積電最厲害的良率,那就麻煩了。
以美國Intel為例,20多年前已來到亞歷桑納興建蓋兩座晶圓廠,目前正在蓋第三、四座,
他們在晶片製造上可能落後台積電一、兩個世代,但已有自己的封裝、測試供應商,台積電
在竹科有完整產業聚落,但到了美國做三奈米、五奈米,頂多只有10%供應商會一起進駐,
其餘很多都不願意過去,畢竟供應商不會為了賣一、兩個產品去美國蓋廠、辦公室,還得搞
定會計、法律、稅收等問題,成本至少貴五成以上,所以晶片做完,恐怕還是要送回亞洲封
裝測試;即使連蘋果、AMD等知名公司,跟台積電合作這麼久,他們也早就在竹科設立辦公
室,一、二奈米的高端技術,還是留在台灣討論。
楊應超說,台積電赴美設廠背後,有其不得不的政治因素,若製造晶片上落後台灣一、兩個
世代,設廠時程可以拖慢一點,減少產能,務求EPS不受影響,也有籌碼可以跟美國談;但
實際狀況是,台積電不但沒有減緩蓋廠進度,還加碼從五奈米進化到三奈米高階製程,投資
金額從120億元增加到400億元,有優勢卻談成劣勢,其考量令人疑惑。
楊應超認為,過去晶片九成多都在台灣做,以後可能有一半到美國做,不僅人才外流到美國
,相對減少台灣內部人才競爭力,一旦美國學到晶片關鍵技術,台灣重要性與半導體科技領
先性恐被削弱。今天是因為台積電這個護國神山,讓台灣有了對美談判空間,此時應該趁機
跟美國談判,要一些交換條件,但台積電空有好的工程師,沒有熟悉國際法律、國際政治的
談判人才,很多該做的事情都沒有做。
楊應超說,到美國不只做晶片,還要懂政治、談判,台積電下一步培育、雇用相關人才非常
重要。台積電需要的是像張忠謀這種在美國住過多年,並在當地企業做到管理階層的人才,
才可深入了解美國文化,知道如何跟美方談判以獲取雙贏協議,不是美國說什麼都好。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7031503?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