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兩個政府機關之間一樣體驗到行人地獄 他曝五大NG地點

作者: usnavyseal (usmarine2008)   2023-03-09 13:03:21
兩個政府機關之間一樣體驗到行人地獄 他曝五大NG地點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016466
聯合新聞網
2023-03-08 10:46 未來城市/ 整理・許鈺屏
https://i.imgur.com/7Lwxzew.jpg
我們可以改造「行人地獄」嗎?公民用行動告訴你答案!2022年關注度最高的城市治理議
題,無疑是「行人地獄」。
每次發生重大行人車禍,「行人路權」就被提出討論,幾天後隨即又被其他新聞淹沒。但
去年,除了媒體,數十個臉書交通粉專加入議題接力,台灣行人窘境登上國際媒體「CNN
Travel」,還被冠上「行人地獄」(living hell traffic),民怨一舉爆發,也迫使交
通部修法,提出提高駕駛行穿線不讓行人罰鍰翻倍等因應政策。
這一役,我們看見公民力量的爆發——除了批評抱怨,更要發動改變。
其實,許多公民已從自己的專業出發,來改變行人處境。「未來城市」二月23日舉行的「
未來市民議會」,以「公民出動!我們如何改造行人地獄?」為主軸,請到四位講者分享

交通作家林柏勛走遍全縣市,觀察公私妥協下的街道亂象;竹東高中教師韓中梅用共創地
圖讓數位公民「路見不平」、上線通報;台大雲林分院急診主治醫師張語薰算出行人死傷
帶來的社會成本;最後由新北養護工程處總工程司何文吉分享地方政府的難題與因應之道

當晚,線上、下超過250人加入聆聽與分組討論,一起規劃出心中的「人本交通」。
林柏勛指出,不論是機車、汽車或公車族,其實都擁有行人身份。我要談的是「交通戰爭
」。但我沒有任何武器,憑什麼談戰爭?
其實,我長期撰寫交通專欄,也成功讓超過5,000位朋友加入連署、爭取交通部定期公開
事故數據記者會——因為,我想減少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告訴更多人交通問題出在哪裡—
—這就是這場戰爭的重點。
但做這些事時,很多人問我:「你講行人幹嘛?我騎機車耶!」
我常說,除非你每天起床從床上一滾、滾上駕駛座,再從駕駛座滾到辦公室椅子上;否則
,我們都無可迴避地是行人。而且,這些「公車族」「汽車族」「二輪族」的標籤,反而
分散了「行人族」的力道;讓行人與其他族群相互討厭、不夠團結,造成車本主義現況。
行人地獄在哪裡?
當我們討論「行人地獄」在哪裡時,我認為就在這裡——你停好車、一下車,沒有行人道
,就是行人地獄;你一下公車時,司機無法緊靠路緣,你跳著下車、後面機車因為司機無
法靠邊而鑽車,都是行人地獄。
舉五個行人地獄的例子:
台北市天津街:
警政署和行政院中間的天津街人行道上,劃設了機車停車格,導致汽車駕駛難以開門。在
最高權力的兩個政府機關之間,一樣可以體驗到行人地獄的滋味。
台北市民生社區:
大家常覺得民生東路環境不錯,但巷內人行道上往往放滿雜物;因為居民認為,若不放雜
物,別人的車就會停入停車格。但要是火災,消防車怎麼進來?且民生社區街道上,有時
道路過窄、嬰兒車過不去;有時下雨撐傘,也會卡住向市府反應的結果則是「維持現
狀、不予改變」。
台北市松山路:
人行道拓寬後,加上了自行車道、摩托車格和公車站牌,導致行人要跟腳踏車、機車、等
車者爭道,彼此互相討厭——這其實都是制度的錯誤。
桃園市龍區北龍路:
這裡曾發生一個事故,一位女孩走在路上卻遭後方車輛撞上,她毫無緩衝區域,也沒人行
道可以躲;但是,這條路的另一側,九個月前才剛蓋好人行道。為什麼只蓋一邊?因為另
一邊店家業者寧要停車格,不要人行道。為何能否設人行道是由店家決定?因為我們缺乏
母法,讓毫無交通專業的政治人物掌握道路設計的方向。
宜蘭冬山路一段:
這裡的加油站曾有輛砂石車出站右轉、撞上行人。因為,這間加油站外沒有依法設置綠帶
設施,引導進、出車輛的動線。
改不完的行人地獄怎麼辦?
台灣有這麼多交通違規樣態,卻要我們一個個發現、改善。
此外,我曾將限縮檢舉違規停車的法案、立法過程和權力運作的方式寫在專欄上。這項規
定從去年四月底生效至今,還沒滿一年,很多曾參與立法的委員便開始問:「民眾不能自
救怎麼辦?」交通部長回應,民眾可以報警——結果,警察就崩潰了。
我們看到,警政系統和交通部踢皮球,讓用路人受害;一樓住戶將沒有畫線的道路變成自
己的停車格;標線行人道是很好的工具,卻常被便宜行事地濫用。
遇上這些交通問題,我想教大家六大戰爭對策,當你遇到不公平的用路現象,每個人都可
以使用這六大工具:Hello Taipei市政系統、各縣市市長信箱、交通部長信箱/警政署、
監察院、各縣市預算公開網站,及立法委員/議員陳情。
同時,你可以附上一句:應設置「台北市建築物施工中妨礙交通及公共安全改善方案」規
定之人行道補償。
只要借出一根手指,讓資訊更對等、完整揭露。我相信,做出錯誤決策的里長、議員和立
委不是我們的敵人,只是被舊觀念綁架;所以,我們必須透過良性溝通,讓更多人知道人
本交通的重要性及立即性。
6.備註:
行人地獄從警政署和行政院開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