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新聞] 資深音樂人林秋離病逝 林俊傑痛失「20年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22-12-26 08:29:32
※ [本文轉錄自 popmusic 看板 #1ZgEhb8Z ]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看板: popmusic
標題: [心得] 林秋離:偷你的心情寫情歌
時間: Mon Dec 26 08:29:22 2022
https://www.storm.mg/article/4668812
流行歌壇著名詞人、製作人林秋離於2022 年 12 月 11 日病逝,享年62歲。他
白手起家,富有詩人的隨性,也有務實的才性,而交遊廣闊、事業成功、家庭美滿
,因而很少成為話題,我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他的八卦新聞。他也不怎麼參與公共
議題,主要的精力和才力就放在大眾口味的情歌上面,所以酷嗜小眾、議題、前衛
性的「文青」圈子也不怎麼談他。當然,他也不用去跟什麼嚴肅批評來搭軋,評論
界不談他,於他無損;有損的是一直「because it's too mainstream」而對他們和
那些情歌視而不見的評論界。
林秋離寫詞的心法與方法,簡單講,就是他自己出的書名:《偷你的心情寫情
歌》。
根據書中所述,林秋離只談過一次戀愛,就是和太太熊美玲,而且莫名其妙地
一下子就在一起了,之後唯一的波折,是拿到綠卡的熊美玲聽家人安排去美國報到
順便相親,然而三個多月後她就自己回來了。
自己沒那麼多故事,那就得從別人身上取材;這個方法一點也不稀奇,但具體
做起來就各有千秋。拆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因為各人的性格與知識,而生
出不同的講究:一、如何收集他人的故事;二、如何理解故事裡的情感;三、如何
改編成一首歌。
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張惠妹成名曲之一〈聽海〉:
寫信告訴我今天 海是什麼顏色
夜夜陪著你的海 心情又如何
……
聽 海哭的聲音 
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 悲泣到天明
寫封信給我 就當最後約定
說你在離開我的時候 是怎樣的心情
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是:熊美玲二哥慫恿林秋離陪他去一家中壢小酒吧,裡面音
樂很好,妹很正。老婆首肯之下,林秋離去了。幾個禮拜以後,混成熟客的林秋離
,在午夜三點,四個妹下班時,提議一起去吃清粥小菜;吃飽以後,又提議一起去
海邊看日出(雖然桃園海灘在西邊,太陽是從後面升上來的)。四個大夜班妹子在
清晨的海灘瘋夠以後,正戲來了,林秋離問道:「你們和男朋友分手的時候,都想
著一些什麼?」
第一個說:「我想找人砍了他!」
第二個說:「我燒了他的衣服!」
第三個說:「我哭著求他,可是他走了!」
第四個說:「我想問他,離開我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林秋離聽到前三個答案都在心裡搖頭:太血腥、太公害、太脆弱,但到第四個
,他驚豔了──這個屌!「當下開車把她們紛紛送回,悲情的我瞪著一雙血紅的眼
,回到家寫了〈聽海〉這麼一首歌。」
我對這篇文章唯一的疑問是不知道他為什麼說自己「悲情」,不應該是興奮嗎
?或者悲情是因為唱片公司在催稿?這個謎題大概永遠無解了,也不必解。重點是
,他緣何為之驚豔?文章序言是這樣寫的:「我想傳達現代女子的感情觀/我們分
手了,沒關係/但是我很想知道,分手時你那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我們可以繼續問:知道了又能怎樣呢?或許也不能怎樣,但至少,可以對人生
與人性多上幾分瞭解,瞭解這段感情為什麼會變成這麼個樣子,從而,或許,可以
讓今後的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理性的思路。
感性的思路呢?如果能夠知道對方那時的心情,或許可以給自己更堅實的理由
,去放過彼此,或者試圖挽回,又或者痛恨到底、徹底厭棄。
無論如何,林秋離抓到了「想放下又還放不下」這樣一種對都會情歌來說最能
發揮的茫然且矛盾的心理──「茫然」很重要,茫然有利於泛化,泛化便能多讓一
些人能夠代入;相比之下,「想砍他」、「燒衣服」、「哭求」都太具體,適合愛
恨分明、性格剛烈的傳統山歌,放在流行歌曲裡,戲路就窄了一點。
到這裡,前兩階段,都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範圍;真見功夫的,是第三階段:
改編出一個適合於歌詞的情節,然後填完。
為了給「說你在離開我的時候 是怎樣的心情」作鋪墊,林秋離拈出了「寫信
」這個在90年代也已比較少見的行為。為什麼說希望對方「寫信告訴我今天海是什
麼顏色」?海的靈感來源很簡單,我們知道了林秋離當時正和取材對象們在海邊玩
,放在歌裡也可以想像說是主人公正在看海,而觸景生情。想到已經離開的對方,
還想再知道人家現在的情況,但又不想他真的回來,也不想打電話,那麼,「寫信
」這樣一種保持距離,又能留下手跡(當年電子郵件尚未普及,寫信通常就是手寫
)與心跡的方式,就是最能承載那茫然和矛盾情感的上選。
而在揣摩女性心緒的同時,本性豁達的林秋離,卻也保持著一個「玩味」的距
離:他不會讓自己陷進那些悲傷,也會盡量不讓歌手把自己唱傷。除了〈聽海〉,
同樣寫給張惠妹的〈剪愛〉、〈我無所謂〉,還有1990年給黃鶯鶯寫的〈哭砂〉,
還有許多許多其他作品,大抵也都秉持著這個的原則,即便是悲劇,也盡量給予開
解、寬慰,設定在「知道應該走出來,只是還不能完全放下」或「已經意識到幻滅
,只是還會留戀」之類的狀態。這是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全盛時期的風格:既能扶有
問題的人一把,也能讓沒問題的人唱來過過戲癮;既與現代都會男女已然覺醒的自
我意識同步,也未忘「哀而不傷」的傳統詩教。用林秋離自己的話來說:「我耐著
性子寫那些深情之外後的無情,無情之外後的絕情,絕情之外後的濫情。」(「外
」和「後」之間似宜加頓號或分隔符號,不過不加也不妨)然而或許因為傳統薰習
,或許因為他自己家庭美滿,即便要描寫那些「無情、絕情、濫情」,林秋離總也
有所節制,而不流於狗血。
罕見的例外,有寫給張國榮的〈全世界只想你來愛我〉。說來奇怪,不少詞人
在2003年張國榮自殺後,都懊悔之前寫給他的歌太過一往情深,一至於鑽牛角尖;
不知如果不那麼寫,張國榮能不能走上不同的路。林秋離倒沒有這麼懊悔,只是慨
嘆。書中說:「坦白說我跟他不熟,事實上我跟很多我幫他或她寫過歌的歌手都不
熟。因為,我怕跟他們太熟,太瞭解對方就沒了想像空間。」或許,應該說是張國
榮的「魔性」太強,以致林秋離等詞人在為之量身打造的時候,也失了平素的豁達
,而寧願耽溺個那麼一陣子。然而誰又能想到張國榮會輕生呢。
讀《偷你的心情寫情歌》,最能感受到的作者性格,是他不裝深沉,不追求講
什麼大道理或什麼大格局的生意經,相反,他在很多事情上,並不憚於表露簡單的
感想,如在〈曹操〉這首歌後記裡寫了對網路和線上遊戲的看法,大約只像是「劉
姥姥初進大觀園」的程度,於今看來都很淺,然而這也是他們那一輩才比較會留下
的時代印記。〈曹操〉歌詞寫於2006年,並沒有很特出的洞見或描寫,這種比較需
要有一套思想或「史觀」的題材是林秋離的弱項。或者是寫得早了,當時網路小說
雖然已經開始流行,三國尤為大宗,但各路作者的水平還沒到十幾年後普遍吸收、
消化了眾多學術研究和名家見解的程度;林秋離書中有用到「YY」(「意淫」的
拼音縮寫,2003年前後開始流行於大陸網文界的術語)等語,他應該是有在看網路
小說的。如果多看它幾十部再來寫歷史題材,或許能找到不一樣的切入點,然而現
在畢竟沒法再有新作了。
回到他擅長的領域,能夠難得地搞笑一下,展現其幽默感的歌詞,有給陶晶瑩
寫的〈Mac & Jack〉-「Mac是一隻狗,Jack是一個男人。推敲女人與寵物、男人之
間的三角習題。」此曲非常俏皮有趣,值得一聽。然而,在此之上,還有一首境界
更高、更為抵死的,南方二重唱〈當兵前的男朋友〉:
如果妳也有 快要當兵的朋友 女孩子們不要讓他愛太多
二十歲以前 心裡總有許多愁 愁天愁地愁沒女朋友
他有時無情又溫柔 不小心又惹妳難過 他對自己沒有妳瞭解的多
當兵之前 什麼事都能承諾 一日不見 好幾個秋
當兵之前 心情在崩潰的邊緣 愛與現實之間 找不到任何平衡點
他總是握痛妳的手 催促妳的點頭 不會知道妳的心中淚在流
南方二重唱是在校園民歌已過氣的1990年代出道,而延續著校園民歌「純樸」
風格的組合。現在的人心早就不純樸了,但給她們寫歌還得純樸,那要怎樣才能出
彩?這是個難題。對此,林秋離找到了「兵變」這個不會過時的絕妙題材;而且不
同於一般男性視角的吐苦水,他選擇從女性視角來寫給女性,作出一派諄諄同情、
溫柔慰解的憐憫語調──這正是南方二重唱的音色。這首先在選題上就有了新意,
具體呈現起來,更有一種「綿裡藏針」的絕殺之效──讓我們從男性的立場來聽吧
!你會聽到什麼?用這麼溫柔的語調,陳述殘酷的事實──難逃兵役,是不可抗力
的事實;不成熟、沒來由的愁、自己都不夠瞭解自己,是咎由自取的事實。這就扎
心了。而扎心就意味著,如果你自己無此問題,又是幸災樂禍之徒,那麼,點這首
歌給苦難中的阿兵哥聽,將會極度好笑。至少我聽著它,想像那種情境,便從頭笑
到尾。
書中沒具體披露〈當兵前的男朋友〉的寫作思路,只回憶了一下他當兵的事情
:看同班菜鳥收到女朋友分手信嚎啕大哭,暗自竊喜還好我沒女朋友;被操到住院
,在病床上寫作,廣受小護士歡迎,然後有一天被幾個大漢押到角落,正想著認命
挨揍,孰料大漢們是低聲下氣請他幫忙寫情書。大概是這些閱歷,才讓他能把這首
「兵變論」寫得這麼抵死、這麼通透。
就流行程度而言,〈當兵前的男朋友〉遠不如〈聽海〉等金曲K歌,我之前就
沒聽過,這回重讀《偷你的心情寫情歌》,才找來聽,發現它真可說是滄海遺珠。
林秋離在書中說自己「寫過700多首歌曲,200首是情歌」;該書出版於2014年,八
年過去,應該又有增加。這裡面還有多少值得我們介紹、紀念、觀摩的呢?期待有
心人能夠一同來挖掘、整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