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在不同家庭與機構流轉的浮萍──如何跨

作者: qazsedcft ( 蛋包飯 )   2022-12-25 02:16:57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文字/曹馥年;攝影/陳曉威;設計/黃禹禛;核稿/張子午;責任編輯/張
詩芸
3.完整新聞標題:在不同家庭與機構流轉的浮萍──如何跨界組隊為「難置兒」修整港灣?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rNP41AI.jpg
(設計/黃禹禛;攝影/陳曉威)
日趨複雜的安置兒少身心狀況,已是相關領域工作者的共同煩惱。衛福部統計,2成家外安
置兒少有身心障礙、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此外還有類型多變的行為議題,反覆挑戰照顧者
的照顧能量。
安置兒少激烈的外顯行為,可能源自過往的成長傷痕,光憑耐心關愛已無法滿足需求;然而
專業知能仍在追趕,兒少的親屬未必有能力照顧,逐年老化的寄養家庭亦然。無處可去也回
不了原生家庭的孩子來到機構,當機構能量過載,便又轉換到下一個。有3成的安置兒少,
就如浮萍般在不同家庭或安置處所之間流轉;轉換3次以上的兒少,實務上認定為「難置兒
」,他們感到不斷被拋棄,也漸漸磨去對人的信任 。
自從服務的安置機構在2個月前承接國一個案阿致(化名),生活輔導員小萬(化名)每天
都感到身心俱疲。從小被疏忽照顧的阿致,情緒障礙與偷竊行為隨著年齡增長日趨嚴重,寄
養家庭無法負荷,社工將他轉往安置機構。無法適應團體生活的阿致,跟小家的室友頻繁衝
突,摔東西、咆哮是常態,還曾半夜逃出機構,小萬只得請其他生輔員暫時照顧其他的安置
兒少,他去報警找人。
雖然阿致已在身心科就醫,但改變有限。來到機構第二個月,他與室友大吵後到頂樓作勢跳
下,小萬拉住他時被打傷。剛到機構服務一年半的小萬,雖感到機構的兒少普遍帶著多重身
心議題,卻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高張力的個案。現在機構考慮將阿致轉出,心力交瘁的小萬也
在思考能在這行撐多久。
差點被母親帶離世界,創傷讓他成為難置兒
https://i.imgur.com/u90aDJo.jpg
過往承受的創傷、先天或後天的疾病,化為兒少種種高張力的外顯行為,若照顧者無能為力
,這群孩子就得如浮萍般在安置處所間流轉。(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攝影/陳曉威)
衛福部統計,2020年在安置系統的孩子,有2成有身心障礙證明及發展遲緩議題;台灣全國
兒少安置機構聯盟2021年的調查則顯示,民間機構收容個案中,情緒障礙、智能邊緣、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需要特教資源,但沒有身障手冊的比例至少為五分之一。當中許多
病症,來自原生家庭留下的傷痕。
7年前,正在臨床心理師實習的鄭品芳,接到一個心理衡鑑的緊急個案:一位母親帶著國小
的兒子輕生,所幸雙雙被救回。她對這男孩小風(化名)的第一印象,是個非常躁動的孩子
──跟ADHD的躁不同,小風坐不住,卻對環境與聲音的變化非常警覺,突然響起的冷氣滴水
聲,會讓他瞬間凝固不動。「真的是教科書裡面提到的,創傷反應引起的躁。」
小風從幼兒園起,就因目睹重度憂鬱母親輕生被通報。社工曾為媽媽轉介醫療資源,但悲劇
差點發生後,小風就此被安置,踏上「難置兒」的旅程。
來到新環境,小風會先乖一陣子,幾個月後開始激怒照顧者,用意在測試對方是不是真的會
對他好。但他無法拿捏測試力度,照顧者無法消受,換過幾個寄養家庭,小風開始在機構間
輾轉,且開始浮現高強度的自傷、傷人議題。對他來說,他在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任何可以相
信的人,畢竟他這麼信任、這麼愛的母親,差點帶他結束生命;而那些承諾要照顧他、愛他
的大人都是會變的,先跟他要好幾個月,之後就把他踢走,或直接崩潰。
能如何形容複雜性創傷兒少的陪伴工作?鄭品芳的回答只有一個字:難。後來她取得臨床心
理師執照,先在高雄醫學大學兒少保護團隊服務,之後加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團隊,進入安
置機構與社區協助受虐兒:
「在社區工作愈久,愈發現這些(複雜性創傷)的孩子像在走旋轉門,你會在各種不同場合
遇到他,例如在轉換機構的環境銜接、出狀況時的密集心理治療 他們會一直出現。」
現在小風升上高中,由於母親未明顯好轉,有很大的機率會被安置到成年。雖然醫療與心理
資源長期介入,仍無法彌補他心中的傷口,衍伸出眾多行為議題。小風在社會局的主責社工
陪著他非常久,連調組也不願放下他,因為一放手,小風的生命裡,就再也沒有一路了解他
的大人。
這些伴隨偏差行為、情緒障礙或特殊疾病的兒少,原本就不容易找安置處所,安置一段時間
後,還有很高的機率因照顧困難被轉換,被轉換3次以上的「難置兒」,比率從2018年的0.3
%,提高至2020年的1.8%。
浮萍兒少日增,實務現場照顧量能需增強
兒少問題複雜性與日俱增,除了反映社會環境變遷,也代表社會對身心疾病的認知逐漸健全
。鄭品芳舉例,很多創傷的孩子,以前會被誤會是過動或自閉症,有些就直接被帶到兒童精
神科開藥;近年創傷知情的概念被帶進台灣,工作者有了知能,孩子的需求被看見得更準確
,也能做出更合適的處遇。
歷經童年逆境的孩子原本就需細膩照顧,但實務現場的量能卻明顯不足。
以2020年為例,家外安置兒少之中,約有四分之一的寄養家庭兒少至少會被轉換一次;35.3
%的機構安置兒少有被轉換安置的經驗;親屬安置轉換比率最高,突破6成。
在安置體系裡,安置機構能容納的人數最多,因此時常成為兒少轉換安置的終點,尤其是公
立機構。頻繁轉換安置處所、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讓兒少過往承受的傷害,以注意力
不足、嚴重對立反抗、人際問題、自傷或自殘等外顯行為爆發,並在機構的團體生活中互相
影響。
https://infogram.com/1p061n6egn5w1vtemzexryw9veinqy9mj53
早期的育幼院協助失依兒與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手段以慈善救濟為主。1980年代,隨著兒
童保護觀念發展,受虐孩子進入機構,安置機構人員已不只是單純的生活照顧者,還須成為
具備專業知能的「替代父母」。但有特殊需求的兒少,在家照顧就很困難,何況集體生活的
機構?對需要日夜與孩子共處的生輔員或保育員來說,高強度、需日夜輪班的工作與偏低的
薪資,原本就很難維持穩定人力,人力流動率高,自然很難累積知能。
為扭轉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困境,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從2019年起開
辦 「家外安置兒少替代性照顧資源強化計畫」,輔導14縣市建置涵蓋早療、特教、精神醫
療、物理及職能治療、醫療照護、心理諮商等專業人員的跨專業評估小組,增強寄養家庭及
安置機構照顧量能。鄭品芳與高雄大同醫院的夥伴,因此更深入地走進安置機構兒少的生命

為了看見「因果」的真實模樣,跨專業團隊走進機構
https://i.imgur.com/O29zNSB.jpg
繼續閱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