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積電美國設廠:鳳凰城裏搬來了「台積

作者: rkk36198685 (浩呆)   2022-12-19 12:26:31
1.媒體來源:
BBC 中文
2.記者署名:
李澄欣
3.完整新聞標題:
台積電美國設廠:鳳凰城裏搬來了「台積村」村民,台灣晶片工程師為何「降薪」去美國
4.完整新聞內文:
被奉為台灣「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設廠,外派數百高階工程師
到當地支持,合約為期三年,有台媒形容為「台灣半導體史上最大人才遷移」。 這些台灣
的科技頂尖人才為何願意舉家遷移? 他們離開台灣後還會回流嗎? BBC中文訪問三位年輕
工程師,了解他們各自的盤算。
「我目標很清晰啊,去美國就是為了生小孩。」31歲工程師李先生對BBC中文說。
他在台積電工作了7年,一直在台南18廠負責5納米芯片(晶片)的研發和生產,明年1月初
將帶同新婚妻子乘坐公司安排的包機,從桃園國際機場直飛到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他
說:「一開始是我老婆想去,我不想去。 在台灣好好的,幹嘛要跑去美國? 但我很快就被
她說服了。」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向立法院透露,台積電赴美工程師人數約在500左右,該公司在台灣的
工程師總數則是5萬。雖然赴美者佔台積電員工總數比例並不高,但11月初開始,他們拖家
帶口乘坐包機離台赴美的畫面以及細節,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熱議的話題。
為下一代避險
李先生被說服的主因是政治,他和太太2020年初結婚,此前隔岸見證了2019年香港反修例抗
議示威運動,曾在香港讀研究生的太太對局勢尤其憂心,恐怕「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李
先生於是在2020年底答應赴美。
李先生說:「中共沒有打香港就已經可以摧毀跟控制你,他們沒有法治人權的概念,想幹嘛
就幹嘛,你看到習近平的野心。 我們的想法是,台灣也總有一天會被中共吃下,不管是用
武力還是不用武力,所以要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做好凖備。」
台積電外派美國工廠三年,不會有綠卡或國籍,但美國法律規定任何人在美國領土出生就是
美國公民,李先生夫婦計劃在外派的三年間生育,讓下一代擁有美國籍的「保險」。 「小
孩以後可以選擇在台灣或者美國接受教育。如果中共打過來,他也可以回美國,會有選擇權
。」
李先生說,原來從事企劃營銷工作的太太到美國後會在當地找工作。他說,以往無論是台灣
還是中國大陸,很多人千山萬水、冒著非法的風險都要闖關去美國生小孩,現在跟台積電去
美國,讓他們正當合法地在當地生育,他形容是蠻誘人的工作邀請。
事實上,兩人婚前共識是不生小孩,這次赴美的機會改變了家庭計劃,「趁著這個工作機會
生小孩,蠻值得考慮的。」家人也非常贊成他們的決定,「他們想抱孫子,而且長輩比我更
早就有『要有美國籍』的觀念。」
赴美結婚、計劃三年生兩個
兩個月前才剛訂婚的工程師情侶、不願具名的J先生與C小姐已經抵達美國,他們同樣計劃在
美國生小孩。 「最好是可以三年內生兩個啦,」C小姐對BBC中文記者打趣道,「假設我們
住在台灣想去美國生,也是要花一筆錢,因為生一個起碼要在當地住兩三個月,現在我們住
在美國直接在這邊生,就省了生小孩的費用啦。」
未婚夫J先生說:「當然不是說生就有,但會有這個想法。 如果有小孩,這邊的環境跟教育
都比台灣好吧。」
「大部分沒小孩的夫妻都計劃去生小孩,非常普遍。」J先生和C小姐說。
他們兩人已先後抵達鳳凰城,目前仍住在旅館,明年1月將正式搬進公司與當地建商合作發
展、有「台積村」之稱的小區,入住兩室兩衛的公寓住宅,展開同居的新生活。房租是2000
美金左右,大部分由公司補貼。
倒帶至兩年前,這對90後情侶答應赴美的初衷並不是家庭考量,那時候他們還沒開始交往,
但都嚮往海外工作的體驗。
J先生在台積電年資有6年多,恰好掌握美國新廠所需技術,屬於最符合資格、獲優先挑選的
工程師。他說主管詢問大家意願時,他是極少數二話不說就答應的人,「因為我本身就很憧
憬去國外,主管應該很開心不用花時間說服我吧,你要說服本來沒有意願的人是很難的。

C小姐原本在台中科技園區的廠區工作。 她說求學時期曾到歐洲交換,喜歡國外的生活,主
管兩年前詢問她意願時她很積極考慮,惟當時還是單身的她遭到家人反對。「父母覺得我一
個女生去美國不安全,也覺得我年紀差不多了,希望我結婚。」
她沒有理會家人反對,還是默默申請了調派海外,經過兩關面試後獲取錄,繼而轉到台南母
廠受訓一年,在那裏與同廠的J先生相識相戀,二人趕在赴美前訂婚。 她笑道:「現在家人
就很放心,因為有未婚夫陪我去,也不用擔心我結婚的事情了,我們會在美國登記。」
https://i.imgur.com/jxk2r9T.jpg
包括台積電所在的鳳凰城,幾大晶片公司的選址都並不在繁華的美國中心城市。
「降薪去美國」
他們即將入住的「台積村」與新廠距離約15分鐘車程,公司為他們配備一人一台車方便通勤
,同時也提供醫療保險、教育津貼等福利。 但他們說「從經濟角度考慮,來美國不是很理
想」,外派薪水多一倍,跟台灣一樣有分紅,惟當地消費水平約是台灣的三倍,還有額外的
稅務成本,「如果按兩地物價來比較,是降薪去美國。」
C小姐透露,當初公司在招募說明會「講得很模糊」,「以為補助是足夠的,但原來有些錢
還是要自己繳,例如房租不是完全補貼,稅也是要兩地一起繳,公司只補貼一部分。」 J先
生坦言現在要降低生活品質,「以前想到什麼就買,常常去餐廳吃飯,現在都要省著吃、自
己煮。」
升遷機會方面,J先生說「升官一定是台灣更好」,台灣不停擴張,像高雄會有新廠,職缺
很多,相反美國廠區的工作機會長遠會優先考慮在地人。
儘管如此,兩人都表示不太介意,認為「人生體驗才是最重要」,相信跨文化工作經驗有助
拓寬視野和訓練新思維,「有挑戰才有成長,對自己發展一定有好處,事業上會有加分。」
為跳槽做凖備?
台積電工程師向來以刻苦耐勞、「賣肝」著稱,由於研發和生產時間壓力緊迫,加班是常態
,不少人每天工時長達13、14小時,甚至輪班、夜班必須隨時待命。
J先生與C小姐估計,這種過勞的工作文化初期會移植到美國新廠,畢竟六成員工都台灣來的
,都有賣肝的DNA。 但隨著廠區在地化,J先生相信公司會慢慢調整工作節奏,越來越融合
美國的企業文化,他希望三年外派合約結束後,申請做本地員工(local hire),到時候公
司可協助申請綠卡,讓他落地生根。
C小姐則說,過去數年在台積電工作壓力太大,健康已響起警號,加上若計劃生兒育女,就
必須平衡工作與家庭,「凖時下班很重要,現在這種工時,對自己、對小孩都很不好。」
她長遠計劃離開台資企業,視外派這三年為跳板,累積到足夠的美國經驗,三年後可跳槽到
超微(AMD)、蘋果、英特爾(Intel)、三星等科技公司,「待遇更好,也應該更能夠兼顧
生活。」
但如果小孩有了美國籍,他們一家都會有保障,他半開玩笑道:「萬一20年後中共來,我到
時候搞不好可以依親入籍美國。」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bit.ly/3BHjDW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