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健署分析:6歲以下死亡幼童 41%因家長

作者: alwang (暱稱回來吧)   2022-12-19 10:06:50
1.媒體來源:
LTN
2.記者署名:
邱芷柔
3.完整新聞標題:
國健署分析:6歲以下死亡幼童 41%因家長粗心喪命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12/19/166.jpg
讓每名寶寶健康長大!國健署首度進行「六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CDR)」,報告指
出超過四成六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以預防的,家長應引以為戒,不要因粗心讓寶貝喪命。
這份報告挑選新北、桃園、台中市、嘉義市、台南、高雄、屏東及台東等八縣市,研究二
○二○至二○二一年間九十例六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依現場情境、情節可預防程度分類
,高度可預防性十九案、占廿一%; 中度十八案、占廿%;低度四十八案、占五十三%
,另資訊不足者占六%。換言之,超過四成屬於中度、高度可預防的死亡。
高度可預防 車禍26%最多
高度可預防性個案中,多數為非自然死亡,並以「車禍」占比廿六%最高,包括酒駕車撞
、穿越道路遭撞、家長騎機車載小孩自撞等,其次窒息、兒虐分別占廿一%,情節包括嬰
兒滑至床緣、睡在大人間遭棉被覆蓋,還有滾至汽車副駕駛座與行李箱間縫隙遭夾壓窒息
,家長卻渾然不知,導致寶寶喪命。
中度可預防 嗆奶、窒息56%
中度可預防性個案中則有五十六%為嗆奶、窒息或呼吸道阻塞,其次有卅三%為嬰兒猝死
症候群。低度可預防性個案多有明確醫療疾病,或已固定產檢仍無法預防,包括四十九%
先天性疾病、卅五%早產及八%終止妊娠等。
國健署指出,報告可歸納出事故傷害、突然非預期嬰兒死亡及周產期照護服務與早產等三
大原因。以事故傷害來說,絕大多數是可避免的危險情境。突然非預期嬰兒死亡則以睡眠
安全為主,是衛教宣導可加強之處。衛福部醫事司推動「周產期照護網絡計畫」,致力改
善周產期照護服務與早產可控制風險因子。
國健署監測組研究員陳龍生說明,二○一九年我國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明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應進行六歲以下兒童CDR並定期公布結果。國健署參考先進國家
作法,由縣市政府召集相關局處代表組成工作小組,選擇可預防性高且紀錄資料較多個案
進行討論,同時排除縣市政府檢討過重大兒虐個案,嘗試勾勒出導致兒童死亡的脈絡情境
,再邀專家評估兒童死亡的可預防性並提出改善建議,盼透過經驗累積與傳遞,逐漸形成
因地制宜的防制策略。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57892
6.備註:
完整報告: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680
各縣市的新生兒24hr死亡率差好幾倍 而且看起來跟醫療資源完全沒關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