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日本政府去年八月就動起來了

作者: carotyao (汐止吳慷仁)   2022-12-11 10:08:18
看到有人心累
我想分享兩篇文章節錄
讓大家看看什麼是真的心累
文章有點長 盼大家可以耐著性子慢慢看
這對你我漁民都很重要
這是一篇2018的文章
沒錯
是2018
這個漁業老哥實在太狠了
當初我是在在午仔魚的文章看到的
這是2020的文章 當成前菜吧
始===========================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2363/
·2020 年 05 月 11 日
徐承堉/台灣如何成為全球午魚產業龍頭?從野生午魚成長潛力,看養殖午魚未來
(2)需要更有技術的養殖,而非投藥低價競爭
台灣午魚由於多採用高密度方式養殖,因此無法擺脫對用藥的依賴。高密度的關鍵在於市
場自主性不足及缺乏長期發展策略,使產業走向低價競爭。但是大家普遍認為中國沒有適
合的養殖環境,因此沒有重視中國潛在的威脅。在產量的競爭上,台灣不是中國的對手,
中國近來也已經大量投入午魚養殖,因此午魚養成雖然重要,但不會是台灣的優勢。
(3)停止干預市場,開發真正的市場
台灣培養行銷能力最大的阻礙,是政府無止盡的市場干預以及對單一市場無上限的依賴,
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行銷能力。內需市場是支撐產業的首選,但是在台灣的農業外銷品項
上,內需市場永遠是救急時才派上用場的備胎,新冠肺炎期間只是再一次驗證這個現象。
而台灣的水產品出口,從政府到民間皆採用短視的手段經營市場,包含養殖午魚以假冒野
生捕撈的方式在中國銷售 ,一旦無法假冒為野生魚種時,台灣午魚會瞬間失去市場。
午魚是一個國際性的魚種,是台灣水產養殖另一個機會之門,我們起步雖較早,但是領先
並不多,隨時可以被超越。台灣也有大量天然的野生午魚資源,卻沒有好好管理,上天賜
予台灣的機會,台灣能珍惜嗎?
完===========================完
2020年這大哥就點破了現狀
午仔魚的困境 養殖不該只是一昧投藥 去發展 會進入培育困境
用養殖午仔魚/投藥午仔魚騙中國人
現實至此
是否全發生了,我相信各位自有公斷,
最後那段「上天賜予台灣的機會,台灣能珍惜嗎?」
只有辛酸
接著是重頭戲了,我再次強調
這是2018的文章
這是2018的文章
這是2018的文章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我節錄了幾項重點,
有幸運麻煩去看原文更好。
始========================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4163/
2018 年 01 月 02 日
徐承堉/失落十年的水產養殖王國如何再起?台灣養殖漁業的永續之路
二、養殖漁業產業能力分項探討
台灣陸上養殖起步較早,加上早年受到日本養殖技術的助益,因此台灣曾經號稱水產養殖
王國。但是隨著投入養殖的國家大幅增加,以及台灣養殖成本逐年提高,近年來台灣養殖
業國際競爭力快速衰退。養殖產業的能力大致分項討論如下:
(6)水產加工:
台灣已經近15年沒有大型水產加工廠的投資了,不管在效率或品質上,現有的加工水準已
經落後世界一流廠至少10年。要發展世界先進的水產加工廠就要深化電腦化、自動化的技
術,並且以整廠輸出的產業發展作為目標。
(7)運銷:
台灣水產運銷長期為漁會所把持受到不當的保護,至少30年沒有重要的進步,與當今市場
供需結構已經脫節。新興的水產運銷體系又在台灣市場秩序混亂的情況下應運而生,非但
沒有提升品質,反而大量採取低品質低價競爭策略。台灣水產品的運銷體系已經到了一個
需要整個打掉重練的時刻了
三、養殖漁業市場分析
(3)台灣養殖漁業內銷價格波動,來自不穩定的「政治導向外銷」
不論是全球或台灣,養殖漁業都有七成為「地產地消」,策略上應以內銷市場需求優先,
然而台灣原本穩定的內銷供應練,卻屢屢被「政治外銷」波動影響,導致國內價格不穩定
,甚至發生崩盤現象。
例如台灣的石斑魚養殖,因為生產成本原不具外銷競爭力,但是在政治介入情形下,導致
國內養殖業大量養殖石斑魚,賺取當時的兩岸紅利,待政治情勢轉變,過量生產無法順利
外銷,只有回銷台灣,衝擊國內市場。
又例如鱸魚也是典型的外銷物種,訂單來時追養,等養出來後訂單不見了,於是又崩盤,
台灣鯛也為了外銷多出3成產量,最後全體崩盤。台灣養殖價格波動,都是外銷拖累內銷

無論政府喊出西進、南進,都是政策動機驅動,但當產品本身不適合外銷市場時,這些都
只服務了政策,苦了老百姓,看似創造效應,其實不穩定。
回顧台灣過去在養殖水產品的出口表現,以及評估台灣相較於世界的生產效率,台灣未來
在食用養殖水產品出口的競爭優勢不足,因此如何鞏固國內市場才是首要之務。而在出口
的考量上,是否有機會利用台灣優良的基礎發展出技術輸出的另一片天空則是重大挑戰。
四、法規制度應有大幅度加強
台灣水產養殖相關法規相對於漁業先進國家較為不足,當大家習慣不受約束的生產時,發
展出來的技能及產品不但不利於產品的輸出,更不利於技術的輸出。台灣養殖漁業要走向
永續之路時需要加強的有:
(3)環境管理:
不論是養殖用地、地下水使用及養殖用水的排放,台灣徒有法令確執行不力,導致產業不
當競爭,對培養有競爭力的生產者及產業發展模式極為不利。
(4)產銷履歷、環保標章等制度:
由政府主辦的產銷履歷等制度存在根本的結構錯誤,政府應作為制度的規範及監督者反而
介入制度的建構及執行,權責錯亂終究難有成就。
(5)產業結構:
台灣當前水產養殖面臨最嚴重且迫切的問題,在於人才的缺乏使得產業無法進行世代交替
。過度的政治操控導致產業缺乏政策,漁會、協會、基金會林立卻多不務正業,都嚴重破
壞產業合作的機會,導致不當競爭使得優良的業者面臨傳承的困境,這一點將會是台灣養
殖業發展最深沈的問題。
完========================完
看完了是不是很震驚?
基本這篇2018的文章大概點開當下漁業所有的困境,
也把中國這次立新規範下台灣處境有多糟糕、現行制度跟產業遲緩化有多明顯,
都清清楚楚的曬在陽光下,對比日本更是。
這是毫無爭議的事實,
有些人卻以「你只是抹黑台灣 唱衰台灣 攻擊政府」這樣的話想要胭脂粉抹過去,
唯有看清現狀才有辦法改革,
漁農皆然,
蔡英文扶持了那些農陣的人上來,
目標的小農經濟的確是搞得還可以,
可是這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小農經濟吧,
我看不見他們展現的其他專業,
農委會更是我國歷史至今被拿出來檯面檢討最多次的一屆,
近期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竟然是雞蛋亞洲最貴,
還有人家數年前聯合第三方幫你做產銷履歷,
忽然變城你"農委會"攻擊政敵的手段,什麼時候連農委會也變成選舉部門了?
上來世代交替後,不是採用更科技的方向,
而是用更古板的方式來處理事情,確實令人乍舌。
回到漁業部分,
相信今天大家看到更多相關新聞了,
如同我昨日所說,
更多人放棄了對吧?
過不了關的東西,你怎麼補都過不了關的,除非用騙的啦...
但從昨天我就有表達立場,
基本我還是堅信台灣還是有真的有料且能過關的漁業,
請你們花錢找顧問解決這個問題吧,
顧問是貴,但至少有效率,對你們是負責的,
如果版友身邊有這樣的親戚,請告訴他們錢不能省。
對中國的貿易方式,
不知道大家昨天有沒有讀到一篇夾手珍的新聞,
他用了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精確的字形容了我國與中國二十年來的貿易關係,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表示,按過去兩岸協議,
「創造性模糊」空間消失,現在一切「照章辦事」,才導致如今的發展。""""
連夾手珍都懂,你民進黨政府不懂?
我是不信啦,
那個「創造性模糊」充分表達這二十年來,
中國需要貨物,有品質、低價的貨物,
而我國需要把東西給賣出去,
在一邊不想要符合一大堆國際檢驗
,一邊想買有一定水準又便宜的東西時,
這種不健康的交易就誕生了,現在對方不想不健康了,你能怎麼辦?
炮友跟你講開後,你還哭鼻子問對方怎麼忽然就想當個好人來的嗎?
莫當暈船仔。
水產系列這篇是最後一篇了,
真心希望大家可以看看上面那些文章,
裡面有許多熱愛我國漁農畜牧且優秀的人,
在第一線為了這個國家打拼,這些人值得尊敬。
這幾天洗了不少版面很抱歉,
希望大家多擔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