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交通要怎樣才會改善?

作者: scuderia ( )   2022-12-05 22:35:03
※ 引述《alexott (無語問蒼天)》之銘言:
我想先談一個觀念,
現實上會去停路邊停車格的,並不是喜歡停在路邊,而是需要停在路邊,
如果小孩感冒要載去看醫生,診所外面就有個停車格,我當然希望讓小孩少吹點風,
最好停在診所門口直接抱進去就好不是嗎?
臺灣的法規很多時候都是試圖用簡單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問題,
或者是一昧地用「禁止」去掩蓋問題,
用「禁止」去壓抑「需求」,並不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大禹治水的故事記得吧?
: 本人不才想了幾個方案
: 1. 主要幹道全線裁撤停車格
: →路是拿來走的不是用來停車的,
: 增加道路容納量可以增加車流量,
: 讓車輛行駛更順暢,
: (例如違規車輛開車門)
臺灣住商合一的房子太多,也因此有太多需要路邊停車的狀況,
除非你在每條主幹的旁邊支線都蓋大型停車場,讓需要停車的人可以使用,
不然就是讓主線幹道的商家失去很多客人。
: 2. 主要幹道全線紅線禁止停車及臨時停車
: →一台違規停車擋整條路,
: 最直接造成交通壅塞的原因,
: 而且常常造成車禍,以及機車騎士受傷。
: (例如違規車輛開車門、為了閃車變換車道...等)
駕駛習慣不好跟開門習慣不好的問題。
違規車塞整路是因為道路設計無法停車,
但如果像你下面所提的把停車格設在避車灣,那似乎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不是?
但是一旦你為了停車空間往外擴,那麼人行道又被吃掉了不是?
另外如果是在停車格合法停車,但是開門沒有先看後面,那一樣會出事。
這一點我會建議車廠把內側開門把手往椅背方向移,跟外側開門把手位置相對,
這樣可以迫使駕駛或乘客下車時轉身開門,自然比較會去注意後方來車狀況。
: 3. AI智慧科技執法
: →以台灣的科技應該很容易辦到,
: 全線都設置攝錄影機以AI初判違規態樣,
: 再送給警方人工審查後開單。
我覺得很多違規是在於道路設計不佳和用路人習慣不好,
個人倒希望臺灣是對道路設計進行通盤的改善,
用路人方面應該要每五年十年更換一次駕照,
可能是五年筆試一次、十年路考一次之類的,
並且要玩真的,不要那種原地考照看記號打方向盤這種玩假的,
職業駕駛甚至要三年更新一次都不為過。
像國道五號轉國道三號那個 S 彎道,之前蝶戀花遊覽車車速過快在那邊翻車,
https://goo.gl/maps/dTN4UkXr45SdzLyn9
因此高公局現在在彎道前 200M 左右插了一支 40km/h 的測速照相,
變成出隧道之前就要開始慢慢減速去躲那個測速,
再加速到 60 左右通過一個小客車時速 80 都可以輕鬆通過的彎道,
過了交流道之後則要馬上從 40-60km/h 提速到時速 100km/h 左右進入國三。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滿吊詭的事情,
首先,造成事故的是開特殊車輛(遊覽車)的的職業駕駛,
結果變成職業駕駛的鍋要全體用路人承擔?
理想上插一支警告寫「大角度彎道請大型車輛減速」都比插測速好吧?
其次,如果那個彎道危險性這麼高,居然不是重新建造一個更安全的交流道?
而是要求所有用路人減速→提高發生塞車的機率去通過那個彎道,
這是高速公路耶~
: 4. 加重違規處罰
同前述,優化道路設計和更新駕照,長遠來看可以排除更多不適任駕駛,
讓有用路素養的人才能擁照上路,自然違規和車輛數都可以下降。
: 5. 主要幹道全面行人專用時相
: →保護行人路權之外,還能避免右轉車與行人衝突,
: 讓右轉車流更順暢,看起來會增加路口等待時間,
: 實際上會加速車流行進。
車撞行人大多是道路設計問題,請 google「Z 字行穿線」參考。
: 6. 全面購車需備停車位
: →台灣車太多,有車位才能買車應該是勢在必行?
現實中很難執行,有些老公寓可能20戶,地下只有10個車位,那沒車位的就該死?
也有人原本住的房子有車位但是搬家以後沒車位,附近也沒有停車場,
那他就要被剝奪用車的權利嗎?這違憲吧?
這樣就認定為無車位的話?車子就應該沒入或銷毀嗎?
另外房價已經夠高了,非六都都市區新華廈建案的停車位賣到一個位置100多萬,
如果此案通過,可以想像的是一個車位再易手就 30-50 萬起跳,
你確定吃虧的不會是以後的年輕人?
: 7. 全面開放違規檢舉
: →人民互相監督,才能有效遏制違規。
只同意這一點,oppo 廢除影像檢舉的理由是太多無效檢舉消耗警力,
但是現在變成只能打電話叫派出所來現場開單,不是更磨死基層警力?
應該是警政署開發一個 app,把拍照檢舉的格式設定好給民眾去用吧,
這樣才能達到有效遏止的作用啊!oppo 根本白痴!
: 8. 廣設計程車停靠站 並與公車站共用停靠站
: →搭配AI科技執法 以及加重違規臨停罰則,
: 挖設避車彎方式讓公車停靠避免影響車流。
首先這一點跟上面主要幹道禁止任何臨停相衝突,
另外計程車載客跟公車載客市場/模式/靈活度不太一樣,
如果只限於公車停靠站停靠,計程車就失去停靠的靈活性了。
另外如果可以以避車灣的方式設停靠站,那麼以同樣概念設停車格似乎也無妨?
: 9. 商家卸貨車位強制申請制
: →有申請的商家才能在店門口設置貨車臨時停車格,
: 並且以避車彎方式處理避免影響車流,
: 搭配AI科技執法及加重違規臨停罰則。
臺灣的臨路房子大多是住商混合型,所以到處都有可能有臨停需求,
一樣,如果這個商家設在主要幹道,那就跟您的第一點相牴觸了。
最簡單的想法,您去看看您家裡附近的便利商店,這些店家都有頻繁卸貨需求,
他們有可能在臨路上任何一家房子營業,那所以有營業的話就幫他做一個避車灣,
以後不營業了就把避車灣打掉這樣嗎?
: 以上是小弟自己整理出目前一些主流的方式,
: 不知道大家覺得哪個或哪些最有效?
: 或是最有可能實現呢?
: 有沒有八卦?
回到文章最初談的,我還是認為交通問題應該是以疏導、解決需求的思維處理,
而不是以一昧禁止的方式去回應,不然不管用什麼 AI、全民監控都一樣。
我認為全世界的交通亂象大概就只能期待未來智慧自駕電動車問世吧?
理想上以後可以不用買車,路上跑的都是智慧自駕電動車,
要出門的話就手機按一按,車子自動到門口接人送到目的地,
抵達之後車輛就離開,去接下一個客人,
基本上所有的車子都在路上跑,不太需要停車的空間,
頂多在市區蓋幾個地下檢修基地讓沒電的車可以回去充電、檢修。
大概就是大家都不用買車,出門都搭計程車,只是沒司機都是自動駕駛而已。
自動駕駛也可以省去很多人為操作的問題,通常人為操作才會是交通壅塞的主因,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影片: https://youtu.be/iHzzSao6ypE
裡面介紹了紅燈起步、市區塞車、高速公路塞車....的原因,
都不會是「故意造成」的狀況,而是人沒有辦法像機器一樣精準,
交通阻塞就是「無法精準」造成的結果,車輛多寡反而是次要原因。
雪山隧道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很常有「雪隧塞車但一出隧道就順暢」的狀況,
主因都是有些駕駛害怕隧道內的科技執法,為避免超速而故意減速,
限速 90 可以開到 100,很多都只開 80,就把隊伍拉長了,
到最後這個隊伍的尾端就被迫以 20-30 公里慢慢前進,
一路塞到雪隧出口卻發現一路順暢,可以踩到 140km/h 都沒問題。
也有聽過開到裡面才發現自己隧道恐懼症的,只好慢慢開,
你他X不會開車就去坐客運啦幹!
  以上,大概是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